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冬梅 《阴山学刊》2002,15(5):49-52
生产力内在矛盾是生产力矛盾的重要方面,它主要由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生产能力与生产物分离的矛盾以及实物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主体价值背离的矛盾构成独特的矛盾体系,其深层原因在于生产力主体的价值目标与其素质的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绿色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 ,其本质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绿色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它是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必然 ,也是在新的水平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刘道兴  沈庆怀 《中州学刊》2002,23(3):134-140
经典生产力理论无法回答什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本文借用牛顿力学和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提出了社会生产力包含“生产力大小、生产力方向、生产力结构”的新三要素论,分析了这三种要素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为认识现代杜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先进生产力界定标准及其发展要求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生产力是超越了传统生产力的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传统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人类的生存困境、发展困境和生态困境必然要求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先进的生产力形态.生态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生产资源的可再生性、生产过程的可循环性和生产产品的生态属性.生态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主要体现在生态生产力更有利于生产力科学技术属性的发展,更符合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更能够推动人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尤芬 《学术论坛》2008,31(3):5-8
伴随着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文化生产力吸引了人们更多的目光,成为学术界的前沿课题之一.通过对文化生产力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简单述评,进一步理解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文化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文化生产力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等问题,认为文化生产力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  相似文献   

6.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与人的才能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统一起来.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增强了人的创造性能力,使人的巨大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智慧和知识在生产力中越来越起着重大作用,形成了智慧生产力.科技进步客观上要求一个劳动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知识.发展生产力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条是发展个人生产力,充分发掘个人一般生产力即智慧生产力.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目标来看,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力,恰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是人借助于工具改造和影响自然的能力,它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谁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谁就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指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现代生产力,是智能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生产力。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其代表作用是通过无产阶级政党来实现的。这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包括对生产力要素的要求和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要求。而这一切都是由工人阶级作为生产力主体的要求和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知识生产力的产生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 ,同时也是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生产力的出现 ,意味着知识或人的智力成为生产力的主导方面。与以往的生产力相比 ,知识生产力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基础之上的 ,以信息化的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形态实现了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以及一般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精神生产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社会劳动生产力内涵着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两方面 ,离开了精神因素 ,物质的东西只是“死的生产力”。作为精神生产力的科学或科学力量内涵社会科学、内涵道德科学。科学的道德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并且作为精神生产力的科学道德在作用于物质生产力过程中又起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聚录 《北方论丛》2012,(5):99-103
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科恩,将马克思所认定的历史主体解释为类主体,将马克思所认定的生产力发展主体解释为类主体,并围绕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等问题,对马克思的生产力发展现予以解释.科恩的这种解释值得肯定,同时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不是对相对落后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否定 ;先进生产力不仅包括科学技术 ,而且还包括管理和教育 ;现实生产力应该是各种先进的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 ;科学技术的迅猛创新速度和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使其代替劳动工具而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贯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他的生产力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探索的成功与失误是并存的。探寻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祚庥 《齐鲁学刊》2006,3(1):49-64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是目前各项工作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其核心首先是尊重和依靠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和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规律;其具体规律包括:(1)生产力要最大限度地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2)生产力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3)生产力是不断地趋向社会化而变化发展的;(4)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综合地满足上述生产力发展的四个规律。为此,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要实现思维模式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的转变;要学会“生产力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越来越被人们承认和理解。然而,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是不是生产力,则被不少理论工作者所否定,为广大实际工作者所轻视。本文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系统的运动变化规律,通过对生产力概念的界定,阐述了马克思新哲学生产力的特征、功能,进而探讨了发展哲学生产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管理是将各种先进生产力要素“粘合”起来 ,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手段。教育能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能够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管理者队伍 ;能提高管理人才的素质 ,将经验型的管理人员变为科学型的管理人员 ;能提高生产者的管理艺术促成柔性管理 ,从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生产力的本质、发展形态的嬗变、发展规律及现代生产力特点的考察与揭示,阐明了劳动者的创造力是生产力的本质属性、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力的魂之所系。进而推导出“培育人的创造力是生产力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任务”的结论,以求对我国生产力的现代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蕴含了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命题: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运动;实现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由于这三大命题都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所谓国际生产力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分工与协作,国内生产要素与国际生产要素相结合所产生的生产力。国际生产力的特点是: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并随之而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与协作是其形成的重要方式;载体的全球性;资源全球配置的高效性;国际生产力决定国际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国际生产力系统的复杂性。国际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础命题。邓小平把生产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1)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2)准确地提炼和概括了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基本观念,深刻揭示了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3)他依据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全局的本质的联系,导出并全面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而发展生产力是贯穿这一理论的主线。  相似文献   

20.
文化生产力正在处于崭新的发展时期,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在客观认识文化生产力涵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态势与矛盾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影响文化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现实障碍,并据此探索积极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