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共气象服务是基础性公共事业,在为国家战略、民生决策提供保障与支撑的同时,还要贴近民众,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适时的服务,树立气象事业"决策国计、服务民生"的理念。中国和日本同属东亚国家,两国在气象服务对象、气象的公益性等方面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差异在于体制不同,业务内容不完全一样。日本现代科学技术起步早、发展快,气象事业也是如此。应当借鉴日本在气象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公共气象服务方面深入开展多样化、细致化服务,为经济科学发展、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构建法治下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气候变化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气象服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构建法治框架下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以提高气象服务能力,进而维护公众利益,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焦冶 《社科纵横》2008,23(7):61-62
要使应对气侯变化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气象事业为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特别是在防灾、减灾的服务方面更需要法律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中气象法制建设发挥良好的作用,完善气象立法,加强气象执法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公共气象服务分类方法存在理念过时、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差等缺陷。从有效供给角度对公共气象服务进行分类,能够准确反映公共气象服务的核心矛盾,持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效益,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更好地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从有效供给角度对公共气象服务进行分类时,应遵循底线原则、动态原则和效率原则。改进公共气象服务分类,应当建立与国家主流一致的分类标准,动态调整公共气象服务的分类及内容,逐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的市场供给机制,发挥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责任主体职能。  相似文献   

5.
在气象利益分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多元利益诉求,气象服务也正逐步从单一的公益气象服务向多样化的气象服务转变。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之间是互补基础上的竞争关系,且公益气象服务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缺乏竞争力。正在逐步形成的气象服务市场要求气象法必须及时做出回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来协调各种气象利益诉求,为实现气象资源利用公平、提高气象服务绩效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应着重从气象公益与私益的明确界定、专业气象服务与商业气象服务的合法化设计、气象公益倾斜保护机制的构筑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论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公共事务,涉及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之一,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着地方气象部门对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领域不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不高等问题。公众参与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在于:保障公众的气象权,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提供服务信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最终目标;维护公共利益,有效防止气象部门的权力垄断;增进理解互信,共同面对气象预报风险;扩展均等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核心地位增强,业务范畴跨部门合作特征明显。公共气象服务新发展对从业人才提出了新挑战,知识复合性人才、应用性人才、创新团队是未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关键。基于前瞻性与可行性原则,气象部门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跨部门交流、国际合作、学习型组织文化再造等四种途径构建适应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8.
依据公共经济学原理和公共产品的特征,气象服务产品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资源及私人产品等类型。气象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合一,也可以分离。我国气象服务领域存在着气象信息和气象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气象行业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气象信息产品由于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并且具有规模经济和极低的边际成本,因而是一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特殊的准公共产品。气象信息产品具有特殊的信息性特征。由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并不是严格界定而不能转化的,因此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气象信息产品在技术水平、市场范围、需求弹性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向私人产品转化。  相似文献   

10.
重大活动决策气象保障服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我国重大活动日益增多,活动规模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重大活动社会关注度高、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因此,做好气象保障工作已经成为重大活动能够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气象保障工作的制作计划多来自决策层的直接要求,领导的阅读率较高,关注度和重要性不可小觑。结合业务实践,总结、分析和探讨国家级气象部门在重大活动中的决策气象保障服务,可以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质量,展现气象行业的重要性,更好地服务政府,为重大活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台风、雪灾、地震、海啸等公共危机促使我们从伦理的层面反思公共气象信息知情权问题。公共气象信息知情权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因为公共气象信息知情权是个人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延伸。因此,对公共气象信息知情权的保护,体现了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尊重。公共气象信息知情权在人权观念方面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公共气象信息知情权也是生存权,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获得公共气象信息才能维持生存,了解公共气象信息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公共气象信息误导就是对生命的误导。可见,公共气象信息知情权是保护健康权利和生命权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天气预报产品的制作必须在服务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天气预报产品的服务理念不同于专门的气象服务产品的服务理念。对于天气预报产品来说,服务并不靠附加单独的具体化的提示和建议来实现,其服务理念要着眼于天气、着手于预报,增加对天气的分析、判断和评估。以国家级天气预报产品《天气公报》为例,天气预报类产品存在服务功能不足的缺陷。因此,在描述介绍未来天气的同时,应加大分析解读的比重,将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独立描述与关联分析相结合,以便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陶恒 《阅江学刊》2012,4(3):28-34
气象新闻的演变涉及到各种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在顺应论的综合框架下,气象新闻的演变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解释。近三十年来,我国气象新闻报道在语境因素上顺应了物理世界、受众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变化,以促进气象信息的传达。气象新闻报道最重要的部分是语言客体顺应,体现为气象新闻语言通俗化,借鉴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提高新闻语言的审美意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