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雅虎这几年一直重新定义雅虎本身。雅虎历史很多人都知道,我于1997年加入雅虎以后.1999年开始关注移动公司,我当时认为移动要来了。  相似文献   

2.
“软件推广方式没有过错,而部分人把它做到极端,把市场搞坏之后,回头指责我,这并不公平。”周鸿祎一直坚持自己的软件推广方式是互联网的创新。9月29日,阿里巴巴旗下雅虎中国正式起诉奇虎网通过“360卫士软件”进行不正当竞争,此举无疑又将周鸿祎与雅虎中国以及马云之间的“恩怨”上升了一个层次,在双方都存对簿公堂之际,面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2010,(7):11-12
“企业管理2.0”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讲可能还比较模糊,这是从“网络2.0”借过来的一个用语。2.O跟1.0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人人都是内容的发布者,更加关注到具体的个人。今天是20全面超越10的时代。以雅虎为例,雅虎在顶峰时候的2000年,市值差不多1000亿美元,到去年微软收购雅虎失败导致股价大跌,前几天雅虎市值仅为240亿美元,从巅峰时期到现在跌了75%。而另外一家企业,从哈佛校园出来的小公司,2006年开始推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最早知道杨致远及其他所创建的“雅虎”公司,大概来自于1999年9月份在上海举办的“财富全球论坛上海年会”。因为在这个年会上,第一次来中国的杨致远,是挟着1999年9月5日《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美40岁以下40位首富排行榜”中惟一入选的美籍华人,并以30.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华人首富”的雄风出现在中国人面前的,这自然更能引起中国人的特别关注。 仅仅过了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即到2000年二三月份,杨致远又以“雅虎香港”、“雅虎日本”网络巨商的身份频频亮相香港。人们已经不难看出,杨致远及他的“雅虎”公司已经杀向亚洲了。  相似文献   

5.
韩笑 《国际公关》2009,(5):44-46
回顾中国的城市品牌营销历程.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7年之前的宣传时期;2007年之前的营销推广时期.以及目前正在全面进入的国际化品牌战略升级时期。1997年之前.国内鲜有城市品牌意识,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主要靠党政机关的宣传来实现,那时候的品牌意识仅仅停留在旅游目的地的“景点营销”,以开发更多景点来吸引和留住游客。自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云南园博会开始,中国城市开始自发进行“城市品牌推广”。1997年的”香港北京周”、  相似文献   

6.
7月28日,由雅虎(yahoo.com.cn)主办、世纪辰光商务网和中国泵阀网承办的“雅虎助力温州企业”大型研讨会在瓯北召开。会议邀请企业高级培训师金小平和资深网络行销专家世纪辰光商务网副总裁徐明到场授课,向现场200多位企业家做“如何突破企业发展瓶颈”讲座。专家指出,虽然网络营销在企业中的应用正逐步深入,但与国外相比,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11,(16):82-82
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1949年之前,南京的“红色活动”异常活跃,是个名符其实的“英雄之城”。除了梅园新村、雨花台这些尽人皆知的“红色建筑”.南京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地点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它们是南京宝贵的“红色遗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部分“红色旧址”,回忆当年发生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故事,追忆那些了不起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斯雄 《社区》2008,(14):36-37
历史就像个幽灵,要正确看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中国现代史上,阎锡山是个绕不开的人物。辛亥革命之后,至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前,阎锡山几乎总是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到从台湾“行政院长”卸任之后,终老台湾,国民党对其极尽褒扬之能事;至于共产党方面,虽然在1949年之前,与其有过分分合合的瓜葛,但随着阎锡山去台,  相似文献   

9.
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未来全球领袖。他是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大红的贺岁片《没完没了》中,阮大伟喝醉后,痴笑着把瓶口挂着哈喇子的酒瓶,紧贴着脸陶醉地说:“醉了也不吐……十三……路易的。”这部影片让许多中国人认识或记住了“昂贵”的路易十三。2005年之前,路易十三在中国人的眼中以“贵”著称,甚至一度被误贴上“暴发户”的标签。在此境况下,2005年,上海哲基公共关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接手路易十三中国区公关业务。作为哲基公关总经理、路易十三项目一直以来的负责人张洪亮介绍,  相似文献   

11.
自从70年代末毛泽东去世及“左”派“四人帮”垮台以来,中国领导人一直试图在意识形态与中国社会体制方面进行广泛的变革。至少在1989年6月事件之前,中国的经济及其法律制度是发生了最大变化的领域之一;确实,自1978年以来经济领域的改革也需要进行广泛的立法并且扩充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曹禺剧作与中国话剧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剧”究竟“怎是”,如何建构现代西方意义上的“话剧意识”,中国学界、演艺界在1930年之前一直昧而未明。曹禺在改译《争强》一剧时,从布局、行动、性格、对话和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他对现代西方话剧意识的极其敏锐的悟解。曹禺的话剧意识形成的机缘是多种的。《雷雨》产生前后曹禺的话剧意识已经很成熟,走在当时、乃至今日中国话剧界的最前沿。话剧剧作家写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以什么样的话剧意识引领写作,才是最为关键的。话剧进入中国已经百年,但如何补上话剧意识这一课,在今天仍显得急迫。  相似文献   

13.
王峰 《百姓生活》2014,(3):72-73
从2008年开始,截止到2012年7月1日,中国百岁老人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这上升的过程中,百岁老人性别结构、城乡比例和区域分布形成了一个“三多”趋势。特点一:女性占了80%。中国女性百岁老人38268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80.10%;中国男性百岁老人9505人,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19.90%。从生理学上分析,女性在长寿方面比男性占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4.
工程哲学兴起之后,工程史研究也开始兴起。虽然从通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但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却应以洋务运动为正式开端,这就出现了“二十年延误”。在洋务运动之前,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三场战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从军工产业和军事装备特征方面看,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近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与中国古代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的战争,而太平天国战争则涉及中国军工体系和军事装备体系“从古代形态向近现代形态的转型”问题。造成中国工程近代化开端“二十年延误”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封建意识形态和封建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阻碍和抗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二十年延误”的后果严重,教训沉痛。  相似文献   

15.
IT事纪     
雅虎中国更名5月16日,雅虎中国正式更名为"中国雅虎",中国雅虎也同步完成了新的业务体系,已成立社区及资讯、搜索和通讯三大事业部,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中国雅虎总裁曾鸣对外表示,此次的更名和架构的调整是阿里巴巴集团策略中的一个大的动作,也得到了雅虎总部的肯定,不过他  相似文献   

16.
张弘 《社区》2009,(29):9-11
对中国人而言.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中。其普及程度和民间影响,非任何其他著作所能比拟。人们在四大名著中洞察世情,通晓人情;发现哲理,体悟人生。由阅读四大名著所产生的衍生图书。一直是出版界的热点之一。最近就有十年砍柴的《闲话红楼》、刘亚洲的《水浒潜规则》等作品面世。在这些不同的“闲话”和品读中.不同的角度和迥异的出发点.总能让人们看到一些“旧瓶装新酒”的新视角.而这必将影响到新一代读者对四大名著的阅读。  相似文献   

17.
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初刻本问世。这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在所有译作中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信、达、雅的译事主张“在20世纪我国翻译理论中一直据有主流地位”①。一百年后的今天,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天演论》更多地具有了历...  相似文献   

18.
吴强 《市民》2006,(4):13-15
“在进入‘中国发展简报’之前,我在国家机关工作了11年。”若干年前,部委机关大举裁员分流、同事纷纷下海经商之际,原为公务员的付涛在政府和企业之外做出了“第三种选择”:加入“中国发展简报”,担任这家非政府组织的行政主任。当时,“非政府组织”还是个貌似“不安分”的词儿。  相似文献   

19.
王思睿 《金陵瞭望》2005,(22):22-22
“中国经验”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所谓“经验”,不仅指“成就”.也包括“教训”.包括走过的发展路程的一切特殊经历:二是“中国经验”不是无所不包、没有选择的发展经历.它特别是指一些具有独特性的新规则:三是“中国经验”.不同于“中国模式”、“中国奇迹”等概念.它是开放的、包容的、没有定型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经验,它尊重其他的经验选择,不是作为西方经验的对立面而存在.它也不强调自己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外交的“战略板块”之一,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这与中国经济总量上升趋势的“硬实力”相一致。但一直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发生动荡的近三年来,部分阿拉伯国家和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中国相关的外交政策等,还多有龃龉,从而表现出中国整体实力上升时“软实力”的差距。中国亟需加大对阿公共外交的力度以缩小这种差距,尽管中国在此方面已做出了较大努力和较多实践.但其效果同预设目标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尚有很大差距。今后中国对阿公共外交在机制建设、实务办理和技术提升等不同层面都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