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论辑要     
我曾与基辛格博士作过一次“东西对话”。我说:“你们美国和欧洲就像油画一样,而我们则如同中国、日本的水墨画一般。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06,(2):46-46
遗嘱一名德国工人向公证员口述遗嘱。“我死后,尸体要火化。”“骨灰怎么办?”“您把它们送到税务局,在标签上写:现在他全归你们了!”麻烦乔治一大早打电话给科长:“科长,今天我要晚点才能来上班,我家里有点小麻烦。”“是什么麻烦啊?”“我妻子丢了100块钱,她正在找呢。”“那你为什么必须要呆在那儿呢?”“因为我正踩在这钱上呢。”多子女家庭火车包厢里进来一位太太和六个孩子。孩子又叫又闹,又推又打。坐同一个包厢的一名旅客挺不高兴地说:“出门旅行的时候,起码要把一半子女留在家里……”“我正是这样做的。”太太叹了口气说。人才难…  相似文献   

3.
一群女孩子,春游野餐,回家时迷了路,直到深夜还在山里转悠。寒冷、潮湿、饥饿、害怕,有人绝望了;“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11岁的琳达站了出来。“听人说小溪会流向大河,然后就能找到村镇。我要沿着刚才看见的溪流走,如果你们愿意就跟着我。” 5个小时后,她们看到了一条大溪流,然后听到了人声…… “天生的领导。”人们这样称赞琳达。而其他孩子则注定是跟随者。  相似文献   

4.
三次谈判     
美国某公司与日本某公司围绕贸易许可证的问题举行了数次谈判。谈判是由美方公司发起的日方公司代表仔细地倾听美方公司代表的发言。美方代表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把美方的立场、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盘托出。日方代表并不急于插话,只是埋头记录。美方代表发言结束后等待日方代表表态,可是,几位日方代表你望我,我望你,没有一个人开口。美方代表奇怪地问:“你们为什么不发言?”日方代表说:“我们没听明白。”美方代表问:“是哪些地方没听明白?”日方代表说:“全不明白。”于是,美方代表把他们所讲的内容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可日方代表还是说…  相似文献   

5.
杨程 《领导文萃》2005,(3):141-143
在上海流传着一个怎样让猴子吃辣椒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个人向他的两个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猴子吃辣椒?”朋友一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猴子,把辣椒塞进猴子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对于这种解决方法,这领导个人摆了摆手说:“每件事应当自觉自愿的。”朋友二回答说:“我首先让猴子饿三天,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猴子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地全吞下去。”这个人同样不赞成这种手法。那么,他自己的策略是什么呢?这个人笑着说:“其实这很容易,你可以把辣椒擦在猴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  相似文献   

6.
李敖  林正茂 《领导文萃》2006,(2):114-118
我写的书有九十六本被查禁了,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论是古今中外,我写的书是被查禁最多的一个人,直到写呀写呀写,把国民党写垮了为止,他们对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当年查禁我书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宋楚瑜,那次参加所谓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他作为“副总统”落选了。他查禁我的书的时候是新闻局的局长。查禁我的单位不只新闻局,还有很多单位,不过,新闻局是个重要的单位。他有一次来看我,我跟他笑,我说:楚瑜兄啊,你们打不过我们。虽然你是国民党的文公会主任,虽然你是新闻局的局长,可是,搞宣传你们打不过我们。怎么样打不过我们?我说:我李敖可以把…  相似文献   

7.
郭平的名片上印着一行字,表明她是“百万美元圆桌协会”(MDRT)的会员。在美国,这是某种身份地位的象征。郭平地她的同事们说:“我要把你们也带入百万美元圆桌。”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1,(13):54-54
一文不值甲乙两人招来一辆出租车。甲问司机:“去市中心广场多少钱?”司机:“十元。”甲又问司机:“同我朋友一起去呢?”司机:“也是十元。”甲对乙说:“我早就对你说过.你一文不值!”热情服务与女朋友相识了两年之后.双方家长终于认可了我们的恋情。于是,我们决定去领结婚证。为我们颁证的是一个很热情的小伙子.他谦虚地对我们说:“今天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请你们对我的工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临时工     
张三以收购废报纸为生,收入很低。这天,张三到某局收废报纸,被一副局长拉进了办公室。副局长说:"刚才我局一把手开车撞伤了人,虽然没有撞出大问题,但若上面追查起来,会很麻烦。因此,我们想重金雇你担这个责,你就说车是你开的。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怎么样?"张三一脸纳闷:"我又不是你们单位的司机,怎么担责?谁相信呀?"  相似文献   

10.
站起来     
在一个促销会上,美国某公司的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看看自已的座椅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座椅下发现了钱,最少的拣到5分硬币,最多的拿到100美元。这位经理说:“这些钱都归你们了,但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有人能猜出这是为什么。最后经理一字一顿地道出了个中原由。他说,我只不过想告诉你们一个最容易被大家  相似文献   

11.
马其顿同胞们:现在我想对你们说的,并不是要阻 挡你们回 家的愿望。就我个人说,你们愿意上哪儿去都可以。但是,你们应当想想,假如你们就这样走掉,那你们究竟是怎样对待寡人的呢? 而寡人又是怎 样 对 待 你 们 的 呢 ?因此,我打算先从我父亲腓力说起,这是应该的,也是适当的。腓力起初看到你们的时候,你们不过是些走投无路的流浪汉,大多数人只穿着一张老羊皮,在小山坡上放几只羊。为了这几只羊,还常常和边 界上的伊 利瑞亚人、特利巴利人和色雷斯人打个不休,而且往往吃败仗。后来,是腓力叫你们脱 下 老羊皮,给 你们穿上大 衣,把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外国     
正经常收到一类留言,句式是:你说得很好,可是在中国行不通。"我们"与"你们",中国与外国,似乎有两套规则、两种人性。在某些特殊技能上,一类人与另一类是不同的,比如,非洲人跑步厉害,主要就是赢在基因上。但在人性上,没有区别,"我们"与"你们"一样,中国与外国一样,在外国行得通的,在中国也行得通;中国人做得到的,外国人也能够做到。说到日本,中国人无论好恶,可能对人家的发达程度、卫生程度、敬业精神都是佩服的。可佩服之余,惯用的句式又会出现:  相似文献   

13.
很多年以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旅馆的大厅要求订房。“很抱歉”,柜台里一位年轻的服务生说,“我们这里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看到老夫妇一脸的遗憾,服务生赶紧说:“先生、太太,这样的夜晚,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那里虽然不是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我今天晚上要在这里加班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的时候,那位服务生婉言谢绝了老先生,说:“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的,我昨天晚上在这里已经得到了额外的钟点费,房间的费用…  相似文献   

14.
有个美国青年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应聘的3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他们面试失败之后,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但他想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弯腰捡了起来,原来是一张沾有油污的废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你好,我是来应聘的。”董事长说:“很好,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年轻人很惊讶:“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呢?”董事长说:“前面3位的确学历比你高,而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的眼睛似乎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常读到关于“洋垃圾”问题的报道,有两则特别引人注目:一则是说某市有的女青年因不识外语,身穿标有“精神病患者”、“吻我”洋文字样的旧货服装招摇过市,引来围观甚至非礼之麻烦却不得其解;一则是说某市街上出售“洋垃圾”的商贩,居然还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法护照”。 街市“洋垃圾”者,并非我们日常所见的杂什粪便,也不是那些有明显的放射性物质,而是一些款式新潮却为  相似文献   

16.
熊钢 《领导文萃》2006,(7):52-56
中学时代,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玩。吃饭时他父亲指着我告诉大家:“他爸爸真行,在胡宗南那里潜伏了那么久。张治中刚听说他爸爸是共产党的时候,可吓了一大跳。”这话我当时听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到70年代,我才听到父亲亲口述说那一段往事。他说张治中在周总理的酒宴上看见父亲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啊”了一声楞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总理笑笑说:“怎么,你们不认识?”张治中这才回过神来,说:“认识,认识。想不到熊老弟也起义了。”总理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然后介绍了父亲的潜伏经历。父亲说张治中当天晚上就给蒋介石写了封信,大意是:…  相似文献   

17.
李汉 《决策导刊》2010,(7):47-48
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民警是监狱事业的希望。作为一名年长的老同志,我想把我多年来的一些人生感悟、工作经验与青年民警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18.
延安马列学院为了提高学员的政治水平,经常请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1947年的一天上午,学院领导派校务处长等4人步行去接毛泽东来学院做报告。从马列学院到杨家岭,少说也有四五公里远,中间横着延水河。当他们跨上桥头时,迎面正碰上匆匆走来的毛泽东,未等他们四人开口问好,毛泽东却抢先问:“你们四个风风火火的,要干么子去?”他们回答:“学校领导派我们来接主席。”毛泽东笑了笑,。幽默地说:“接我?嗯,我晓得的,是怕忘了今天有报告会。你们放心好了,学院  相似文献   

19.
<正> 芬克斯酒吧地处中东,是一位叫罗斯恰尔斯的犹太人开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和10个随从将前往你酒吧,你能谢绝其他顾客吗?”罗斯恰尔斯答:“你们可以来,但要谢绝其他顾客不可能。”第二天对方又打来电话:“我是出访中东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罗斯恰尔斯仍礼貌地回答:“您能来本店我深感荣幸,但因您的缘故而将其他人拒之门外,我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基辛格最终未能如愿。罗斯恰尔斯就因为坚守“不得例外”这一原则,生意越来越红火,使之成为全球15个最佳酒吧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1996年6月10日,是马得槽正式离休的日子。上午10点,马得槽到县老干部局领取了大红颜色的光荣离休证。这天中饭,县委书记耿继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威在一家豪华酒店设宴为马得槽和另外两名离休干部饯行。席间,肖威即席讲话,并作了四句诗:“领导干部退二线,革命进入新阶段;别看黄昏夕阳落,敢与朝霞比鲜艳。”耿继德也端起酒杯致祝酒辞:“老干部不是麻烦是模范,不是包袱是财富。没有你们昨天的拼搏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虽然离休了,但革命的步子要永远不停地走下去,这叫二次革命。”县里两位主要领导说得一套一套的,马得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