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西方社会质量理论综合考量了社会发展的建构性因素、条件性因素与规范性因素,整全性地揭示了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与社会赋权等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凸显了社会信任、社会团结、社会参与等非经济因素的功能与价值。在现时代背景下,借鉴西方社会质量理论,有助于推进和谐发展、内涵式发展、包容性发展等理念的生长,有助于全面、深刻地揭示当前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找寻到相应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变化和现实的需求,以及社会理论的发展,促成了社会语言学整合发展趋势,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整合,形成了变异社会语言学、交往社会语言学、交际民族志、会话分析、符号交往、语言社会学等分支的发展,在语言结构、社会交往和文化意识等领域的研究得到了深入。整合受到当代社会理论的影响,也对当代社会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起着承接政府职能、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服务、配置社会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协同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从大庆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看,其在独立性、发展规模、资金筹措、专业化水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分析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如何突破体制阈限,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方是社会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社会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发展观对社会发展进程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它们都要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具体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特定的时空背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具有社会性.由于社会的动态发展,各种变动不居的社会因素推动着人的思想不断变化与发展,这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面向社会,通过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服务社会大众、融入社会生活、契合社会心理以及依靠社会力量等途径实现自身的社会化,以跟上社会发展以及主体人思想变化的步伐,实现与社会的不断相容.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整体性与全面性等特征。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内在地包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并以新的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凸显了人是社会发展主体的人本理念、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动因的人力思想、人是社会发展目的的人本观念、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等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8.
未来一个时期,将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我国社会体育将呈现多触角发展趋势.文章从社会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法制化发展、产业化发展、科学化发展、生活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体育将呈现的多触角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社会组织渐趋兴起,但还面临着发展缺少必要的法律制度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和能力偏弱、社会公信力欠缺、独立性较弱等问题.推动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要求政府转变观念,改革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构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加强公民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祁程 《南方论刊》2008,46(2):18-1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是从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形态等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化作为中国的传统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包括管理领域,在其管理思想中。儒家以“治人”为自己的管理对象,以“为政以德、礼为用”作为管理手段,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目标。纵观儒家管理思想,其中所蕴涵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与“权变”管理观念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日趋多样化,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多方面的挑战,我们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便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主体,和谐校园的构建有利于引领社会,发挥”示范区”和”辐射源”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分析,取其精华,将其引入高校管理工作,就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谐高校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试论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长达14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殖民当局采取的自由放任和自由移民的政策,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社会。1959年新加坡获得内部自治后,人民行动党面对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的矛盾与冲突,采取谨慎的态度,通过形成共同价值观的方法,促进新加坡国民意识的产生。新加坡国民意识的形成对新加坡各种族的和谐以及在短期内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黎阳 《河北学刊》2012,32(1):104-109
在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特定的意识形态相当重要。1990年代开始,俄罗斯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整个社会一直在找寻一种反映民众共同利益、为绝大多数公民所接受的意识形态。只有结合了诸如人权、公正、自由、团结、民主、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在内的意识形态才是符合当代俄罗斯发展特性的;只有找到了这样的意识形态,俄罗斯社会才能够更加平稳快速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多元文化社会,在现代潮流语境下高校除需注重学生知识、技术教学以外,也需时刻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科技及高校发展情况,探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老子》哲学,是我国奴隶制时代哲学发展圆圈的一个逻辑的终结,它合乎规律地出现在春秋末战国初,历史地承担了对行将崩溃的奴隶社会进行自我批判的任务,因而有可能对奴隶社会及其日渐崩溃的哲学矛盾运动进行理论总结。特别是其辩证法思想所达到的理论高度,在哲学思维发展的逻辑进程上以比较完整的形态殿居孔、墨之后而总其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最早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二者相争、相抗又相互融合于每一历史阶段的治国方略中.在西方,法治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以达法律道德、正义平衡.通过对中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简要比较,法治与德治在逻辑上的互补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在认识论的层面,对理解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君 《兰州学刊》2007,4(5):67-70
优化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我国意识形态现代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意识形态建设要主动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体现科学性、包容性、适众性,增强创新力、吸纳力、亲合力,以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社会化,充分发挥其政治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龚培 《兰州学刊》2009,(7):30-33
法家是中国传统帝政专制的建立者与捍卫者,在实际上完成了中国传统国家政治制度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传统中国专制社会的君王权术和官僚体制、整体主义以及帝政经济体制都直接来源于法家。中国传统帝政专制社会下的“法令”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恰好与法律发生学是一个逆向的过程,它是以帝政专制统治为基本出发点的社会生活群体性行为规范,以道德伦理和刑罚手段为制度保障,实现传统专制社会整体秩序。因此法家的本有理论和现实制度并非是本土法制的理论基础,相反是中国现代本土法治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