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中国小说发展,自"五四"新变以来,已近百年,而当下诸多迹象表明,中国现代小说传统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向,正应"百年中变"之数。作为当代小说诸家的一方重镇,贾平凹正是这一重大文学史转折点上的标志性人物。从《太白山记》到《老生》,贾平凹以睥睨百代的文学野心在"中国小说时空""中国变形意象""笔记、话本语体"等方向上,对古老中国想象世界的方式进行了当代转化并以体量惊人的文学长度清晰地勾画出这一文学史转向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现代小说的回忆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忆性主题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重要主题,它缘于中国现代作家在中国现代历史中的心路历程,并在整体上表现出回忆童年和回忆故园两个形态。而在深层上,回忆性主题也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现代作家的孤独与漂泊心态,并昭示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品格生成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3.
以《金瓶梅》等为代表的明清家族小说代表了古代家族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们对现代家族小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后者对前者也并不只是简单地继承,而是结合自身的现代元素,吸纳熔铸古典元素,在现代语境下做了更深远的探索,从时间和进化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上充分展示了家族小说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把现代小说研究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中,在文化学视域进行审视和研究时,通常会出现"失语"症状,因为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现代小说是"欧风美雨"孕育的新文学式样。这样一来,现代小说的文化根基就完全站在了西土之上,传统文化失去了应有的言说空间,这显然与现代小说发生发展的事实不相符合。那么,中国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传统究竟给现代小说提供了什么样的养分?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把《红楼梦》与现代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回答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新亮 《兰州学刊》2010,(10):146-149
现代小说与传统小说的重大区别是更加关注小说形式的探索。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成为现代小说形式实验的重要手段。音乐作为与文学相邻的艺术形式,这就给小说与音乐的联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现代小说主要通过借鉴音乐节奏、音乐曲式和音乐旋律来实现小说文本的音乐性,具体地说,音乐节奏体现在小说语言的声音层面,音乐曲式体现在小说的结构安排上,音乐旋律则主要体现在小说的意境营造上。现代小说的音乐性是小说文体形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它扭转了长期以来小说作为散文体仅注重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而轻视语音层面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小说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小说中多次出现圆圈意象,同时,《狂人日记》、《故乡》、《在酒楼上》等小说中呈现出一种潜在的循环结构,对这些圆圈意象和循环结构的分析可以探究鲁迅内心深处的时间观和对当时民众心目中的“革命”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现代小说 ,的角度看《抉择》这部小说 ,可以使其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更加彰显 ,其中也包括其艺术上的一些不足。由此可以加深对一切伟大作品之共性的认识 ,加深对张平的《抉择》这部杰出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现代文学学科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种类型的新文学史著的编撰得到了重视,其中小说史的编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小说史的编撰在这次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中,表现出了调整与拓展。其不仅对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事件的评价作出了调整,更反映在小说史体例的变化上,专题史受到青睐,人物史、流派史、文体史、思潮史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小说史体例上的变化直接变现出小说编撰学术化的倾向,体现出了小说观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和陈平原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体例的变化,透析小说史编撰模式的转变和小说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外来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发展进程 ,伴随着外来文化、外国文学的积极影响。在现代小说创作的各个时期 ,外来影响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与意义 ,并日益与小说民族传统的影响形成合力。经过三十年的吸纳和消融 ,中国现代小说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根本转变 ,以成熟的形态成为世界文学有独立价值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世情与言情——张爱玲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精神缘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 ,是充分汲取传统小说丰富营养并籍以形成独自个性的作家。她深受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 ,尤其欣赏《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等写实作品。她的小说创作 ,便是在世情小说的基础上 ,形成对惨烈现实的如实描绘 ;在言情小说的传统上 ,形成对情爱世界的冷峻审视。因严酷的“世情”而寻求温馨的“言情” ,又由颓唐的“言情”返归无奈的“世情” ,构成张爱玲创作的基本路径 ,由此 ,她也激活了现实主义的小说传统。  相似文献   

11.
谷宇 《兰州学刊》2012,(6):210-212
张爱玲和白先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小说的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二人都擅长人物描写,并通过景物、衣饰、生活用具来设置时代背景,表现人物身份、地位以及个性特点,都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艺术,受《红楼梦》影响很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死亡叙事文本中如铁屋子、家、旷野等特殊意象与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些文化场景包含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信仰和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沉淀着现代作家特定的心理感受,体现出对生命敬畏的历史性内涵,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死亡叙事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杨厚均 《学术论坛》2003,(1):99-102
尽管中国现代乡村小说是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品格 ,但是 ,由于乡村传统的巨大惯性 ,其反现代性倾向也非常的强烈 ,在乡土问题小说中表现为对乡村的理性批判的不彻底性 ,在乡土抒情小说中则表现为创作上的鲜明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和谐性和经验性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幽默与西方现代幽默各具特色。林译小说因其含有数量不菲、质量较高、影响颇大的西方幽默文学译作而值得关注。除对西方幽默文学多有译介外,林纾还在这类小说的序跋中分析介绍西方幽默写作的特点和手法,并以“译”作则,影响后世作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幽默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叙事模式,也是中外小说"异构同质"的叙事传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在中外交汇、古今争斗背景下发生、形成,从晚清到"五四"的整体发端,始终没有摆脱传奇叙事传统的背景影响,既"承袭"中国小说传奇叙事的传统,又与西方小说传奇叙事模式相整合,在"传统与发展"的意义上完成了"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入手,管窥其与京派小说中现代意识内在的多角度联系和京派小说现代意识独特的深层蕴意。他们的现代意识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美学理论,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和运用,从审美角度反思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抒情化小说艺术境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以后的中国小说,产生了一种悖离传统小说情节叙事模式、结构“散文化”的小说审美潮流。这种小说潮流,虽远不能说是现代小说的主流,但在五·四以来的小说创作界,确也算得上蔚成风气。这些小说普遍地缺乏对情节的用心设制,即兴遣怀的痕迹相当重,以致引得当时读者抱怨:“以为他才开头,却已完了!”即使名重一时的浪漫派作家郁达夫。庐隐等的小说,今天读来,仍感“小说性”丢失过多。鲁迅的小说,在现代小说中,其艺术水准是属于先锋位置的,但他的不少小说却不像小说,如《孔乙己》、《故乡》、《社戏》、《伤逝》、《在酒楼上》、《鸭的喜剧》、《兔和猫》等,读起来更像散文或诗,作品直接打动读者的,不是情节或人物性格,而是叙述者悠远的情绪与深挚的情怀。现代小说史上的不少大家,如废名、沈从文、萧红、孙犁、等芜、师陀、汪曾祺,他们的成名作或主要的小说,都更像散文而不像小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现代小说观萌生于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语境中,晚清留学生对此有筚路蓝缕之功。在域外的学习过程中,留学生的文学观念受到来自异邦的冲击与影响,中国的现代小说观即率先在他们中萌生并得以初步成型。由于受到政治因素、传统小说观的惯性影响以及对域外小说观的接受程度等诸种条件的限制,留学生对中国现代小说观的早期建构呈现出新旧杂陈与多样化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云梦学刊》2014,(2):F0002-F0002
20l3年l2月6日-8日,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义艺学研究巾心为刘恪举办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暨刘恪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的主题是同绕刘恪最新两本小说理论专著《中国现代小说语言史》、《现代小说语言美学》展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义学馆、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作协创研:部、沈阳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与《中国图书出版》、《当代文坛》、《社会科学辑刊》、《创作与评论》等杂志社的譬家学者20余人,及河南大学文学院的领导、老师和部分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早期小说受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影响。《边城》的产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不是突兀的现象,同样得到《迟桂花》的深刻启迪,沈从文始终关注着郁达夫的创作,并抱着不变的钦服之情。郁达夫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嬗变,也具有着某种相似的面貌。另外,《边城》人物的塑造,也有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的影响。但是,《边城》依然是一部超拔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