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模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自1999年启动以来,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强力推进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不同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国家助学贷款基干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和基本要求具有三种模式.一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三是政府担保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自不同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财政贴息、商业银行出资并负责发放和回收,财政和高校风险分担的信用贷款。在个人信用系统日益完善、征信系统已经启动之时,贷款违约问题仍然制约着国家助学贷款的深入持续开展,本文就违约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政策、新机制下降低违约率,减少贷款风险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美 《云梦学刊》2008,29(4):57-59
国家助学贷款推行近十年以来,帮助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从金融机构反馈的数据来看,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风险问题.建议设立组合基金为商业银行减负.根本解决银行"惜贷"问题;从分析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入手,建议完善个人征信系统.设置灵活的还款机制.尽可能降低违约风险,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为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4.
制度分析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制度建设无疑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还款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及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可以促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作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主要包括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承办银行招标确定、财政贴息方式、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强化监督功能的设计等自身制度性局限等;全国、各省、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额度与人数等指标的范围过窄、数量偏少和指向集中等不平衡性日益暴露;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牵涉的政府、银行、高校等有关各方认同心理仍然缺乏。重视、梳理、破解这些现实困境是有关各方持续推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出台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展,但区域总量不足、贷款覆盖面过窄、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区域经济基础、教育资源、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助学贷款工作的历史状况等方面入手,利用公因子法对国家助学贷款区域性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试图找出影响助学贷款发放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开展以来,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此而受益,顺利完成了学业。但近年来,在还款上出现了一些学生不守诚信的违约现象。因而,探讨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与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展助学贷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目前助学贷款工作存在结构失衡、程序复杂、运作成本高、偿还机制与担保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多种模式交织的助学贷款体系,引入助学贷款保险制度,制定完善的还款监督机制,使助学贷款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敏 《理论界》2008,(2):90-91
学校是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借款学生、贷款银行和政府之间发挥着联系纽带作用。然而近年来,悄然出现的“学校慎贷”现象,表明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权利义务安排上赋予了学校较多的义务。本文重点分析了学校法律地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提出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政主体资格,理顺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学校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平均线的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很大比例。为了贯彻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时教育部提出的口号“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更好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不久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对1999年出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实施助学贷款己数年 ,意义重大 ,成效显著。然而随着还款高峰期的临近 ,贷款的违约率、逾期率升高 ,增大了风险 ,使助学贷款工作步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国家必须加快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同时 ,商业银行、学校和个人也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积极配合 ,使助学贷款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于今年发布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按照该意见,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既可以到家庭所在地的金融机构申请担保助学贷款,也可以等到学校后再申请信用助学贷款;既可以在家庭所在地申请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又可以到学校后申请国家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学生上学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突出性"民生"问题.浙江省在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拓展贫困生资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高校贫困生在身心健康、自主造血、诚信贷款等问题上也表现出了更为积极的一面.但政府、银行、高校以及贫困生本人在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等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方政府不作为是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结合国外政府在助学贷款中履行职能的一些经验,试图探讨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助学贷款中所应肩负的责任与履责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丽 《理论界》2005,(5):136-136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高等学校积极探索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并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得到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助学贷款参与主体中,国家处于核心地位,是助学贷款政策的倡导者、制定者,也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保障者。银行和学生之间是借贷关系,高校是银行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主体相互关系的角度入手探索和分析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子勇 《理论界》2005,(7):124-126
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现状,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规范助学贷款秩序,建立政府、高校、银行齐抓共管的助学贷款体制。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不容置疑,在高校助学贷款中也发生了不守信用,贷款不还等现象.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当前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的诚信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在相当程度上为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保证,也是金融部门拓展业务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从总体情况上看,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贷款推进非常艰难,如何化解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风险,有效提高贷款投放工作亟需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着基于非对称信息、低违约成本、固定利率和风险积聚的制度缺陷,应按照市场法则要求,运用金融工具,通过建立高校及学生信用评级查询子系统,违约风险分摊子系统和违约风险规避子系统,重新构建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在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国家财政、高等院校、借款学生、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各方之间实现对违约风险的均衡分摊、均匀分散和有效规避,纠正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