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运用中充满着辩证法。许多修辞手段都有它特有的修辞效果,但用得过多,就会走向反面,使人感觉不到它美在哪里。语言运用中有些规范化的对象,运用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却能获得好的表达效果。也有时候,两种对立的修辞现象,各有自己适用的场合,我们不能以肯定一方来否定另一方。一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常常喜欢把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格式排列在一起使用,叫人有整齐感。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变化统一,这是社会公认的形式美的主要法则。朱光潜先生说:“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都含有  相似文献   

2.
蒙古语族中土族、东乡、保安、东部裕固等语言的假定式附加成分与同语族的蒙古语相比,显示出较大的差异。但是这些形式却与突厥语族语言表现非常得一致。属于不同语族的数种语言在假定式或条件式上显示出明显、整齐的一致关系,是这些语言早期区域接触的结果蒙古语族;甘...  相似文献   

3.
诗歌的语言是自成体系的,自有其独特的语言逻辑与结构意义。杜甫的律诗,其语言本身便是一个自足的本体,可以通过遵循诗歌语言规律的阅读使诗歌的结构意义达到自明的显现。对杜甫为代表的格律体古典诗歌来说,其与日常语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非惯常性的规整、非逻辑意义的整齐与和谐,由此可领略到独特的伟大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汉代镜铭集录》收录了汉代1981面铜镜铭文,近两千五百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汉代镜铭概貌。汉代镜铭在语言上明显继承了《诗经》、《楚辞》等先秦文学的艺术手法,且与同一时期的汉代其他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汉代镜铭亦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整齐简短的句式、古朴通俗的语言、广用修辞的韵文、真挚情感的抒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修辞学的格位上,参以语法学理论,深入探讨词类活用问题,指出在特有的语境中,语辞为达意传情而临时地由甲类词用为乙类词。在譬喻格中,名词作为喻体比譬被喻体时,该名词被活用。在转类格中,因上下文的拈连而带出活用的名词。而在对偶和排比格中,出于句式整齐的要求,使得名词活用。这些现象表明,语言中某类词用为另一类词,有时完全是出于调整语辞的需要,因而追求修辞效果是词类活用的原因之一。而且,活用使得语言内容的表达更形象、具体,形式更趋于凝重、整齐。因之,词类活用又使语辞有了较高的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民谣的创造与传播是近年来中国文坛上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当代民谣与传统民谣相比,具有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构成当代中国与官方语言同时存在的另一种历史言说。当代民谣在继承传统民谣伸缩自如、整齐活泼、押韵和谐、易诵易记等特点的基础上,更注重典型形象的捕捉描绘,情节的构思设计,语言的提炼加工,达到了前所未有艺术水准,以它独有的机智与幽默,令人感受着寓深于浅、寄怒于乐的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交际中 ,说话人再进行编码时总是试图以尽可能少的载体来负载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容 ,而在实际操作上 ,出于某种需要 ,又会出现语义结构上的重叠成分。老舍《茶馆》中“人物简介”里 ,为了结构上的整齐出现了大量的语义重叠 ,本文就作家在人物性别的标注方式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8.
时尚短信在内容、形式上独具特色,集简洁性、通俗性、诙谐性、讽刺性、创新性等特征于 一身,修辞手法独具特色,和谐的音韵、超常的配词、整齐的句式、多变的辞格,使短信语言极富艺术性和 感染力。时尚短信带动了大众文化流行,已形成一个巨大的精神消费市场,其文化价值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语言的词汇是否丰富优美,不仅要看它的词的数量多少,主要的还要看它的词义是否能够精确地形象地反映被人们已经认识了的事物,是否能够用来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词的语音形式是否协调整齐、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在这方面,汉语词汇深能赢得世人赞誉。正如苏联著名汉学家康拉德所评价的:“这种非常发达的词汇和语法构造使汉语能够表达出达到最高阶段的人民的任何意思。”正因为汉语词汇有这样的表现力,所以它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尔基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词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本文拟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对汉语词  相似文献   

10.
排比是一种格式整齐、表意酣畅的修辞手法,当代作家毕飞宇以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在其作品中建构了许多典范的排比文本。这些排比文本以它们形式的多样、内蕴的深厚和语词的丰美提升了读者的认知,凸显了作家的语言风格,展示了汉语绚烂多姿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对仗是我国诗文中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段。 对仗,它的原意,可追溯到,古代仪仗队的出现,由于仪仗队排列整齐,两两相对,气势壮观,故取做比喻。应用在辞赋、骈文、诗、词、曲等文体,句式上采用对仗这一修辞表达的方式,使之读来琅琅上口,听时铿锵悦耳,看上去整齐醒目。  相似文献   

12.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种形式。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诗。由于格律的要求,近体诗的语言比古体诗更为凝炼,它的句子整齐,字数有限,讲求平仄押韵。为了在有限的字句中充分地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就常常采取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而紧缩句的运用,正是诗人们为增加语言的密度、扩大诗的容量所采取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许多人对近代的语言形式缺乏科学的了解,尤其是对大量出现的紧缩句的结构特点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在阅读、鉴赏、研究近体诗时就遇到了许多困难,出现了不少问题,甚至造成一些错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试将近体诗中的紧缩句进行一下分析、探讨,有不当之处,望  相似文献   

13.
彝族尔比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洗炼而生动的谚语。这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 ,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彝族尔比 (音译为 :尔比。意为 :谚语、格言 )是彝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它形象生动、想象丰富、词句精炼、短小精悍、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句式整齐、吟咏上口、易于理解、又易于记诵 ,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 ,一直广泛流传在彝族人民之中。本文对彝族尔比的思想性、艺术性等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语言转向”发源于20世纪初的逻辑分析学派,它的发生基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数学史上的罗素悖论与物理学史上相对论的提出;而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都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因而“语言转向”在逻辑上是对哲学传统的继续。在方法上它一反传统的归纳演绎代之以逻辑分析;在思路上抛弃了近代哲学的理性标准而关注问题的根本———语言,因而它又是对哲学传统的反叛。但纯科学主义立场的缺陷也决定了它必然走向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法律关系的本体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法律本体论在终极存在上寻求法律语言事实的统一性,在终极解释上寻求法律语言知识的统一性,在终极价值上寻求法律语言意义的统一性。语言法律本体论在蕴含着真理的同时,也闪耀着价值的光芒,它构筑了法律语言学大厦的理论基础,是法学研究中语言分析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实现法治国家的理论准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汉藏语系语言普遍具有四音格词。汉语中四音格联绵词也极其丰富,但学界多将研究集中在双音节联绵词上,对语音造词方式产生的四音格联绵词却关注较少。我们以汉赋作为关注点,发现在汉赋中存在丰富的四音格联绵词,通过对这些四音格联绵词语音的分析,发现它们在语音上存在着整齐的语音模式,对其语音模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与归纳。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诗意也有赖于语言的优美动人。深刻的思想,独到的感悟,优美的意境,都要依赖语言来传达。梁衡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其散文语言具有独特鲜明的风格,具有美的多方面的质素。梁衡散文的语言美在《秋思》中主要体现为语言的整齐美、精炼传神美和华丽美。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交际的重要工具。广告语言以其独特、新颖的特点向人们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广告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价值着重落在广告语言上。而广告中所使用的模糊修辞手法对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模糊修辞在广告语言中也得到了很广泛、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课堂上不断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地得到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能力仍然是教学上的概念,它是以课堂语言和对课堂语言进行理解为基础的,为使学生能通过英语教学获得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就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意图和由此产生的语言行为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移就在汉英语言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就是汉英语言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修辞方法 ,它具有生动、形象、用词简练、出人意外、引人入胜的效果 ,且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语言的表现力很强。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有效的语言手段。文章从形态上分析了移就修辞格在汉英语言中的运用 ,并比较了该辞格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