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广西推行使用壮文的情况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总人口为3732.93万人。其中壮族人口为126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33.8%。主要聚居在南宁、河池、百色、柳州四个地区和南宁、柳州、桂林兰个市。壮族人口高度连片聚居,壮族聚居和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面积占全区面积60%以上,重要的资源也在这些地区。壮族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讲壮语,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千百年来,壮语一直是壮族人民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特别是县以下的壮族地区群众都是使用壮语进行交际,只有居住在县城的壮人才兼通一些汉语言。尽管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  相似文献   

2.
《中华魂》2007,(9)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部,与越南高平省接壤,居住着壮、汉、苗、瑶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为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民族文化悠久、浓郁、纯正。  相似文献   

3.
《百色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正靖西县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处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全县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总人口65万人,为广西边境人口大县,居住着壮、汉、苗、瑶、回、满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9.4%,为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靖西优美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4.
那坡黑衣壮     
《今日南国》2010,(5):44-45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占那坡县壮族人口的32%。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民族迁徒等原因,许多人躲入深山老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云南是壮族分布的重要地区。在全省 2 5个少数民族中 ,人口位居第四。就壮族居民分布而言 ,仅次于广西。杨宗亮所著《壮族文化史》,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之一 ,从宏观考察壮族历史文化出发 ,把论述重点集中于云南壮族 ,在西南众多民族之间纷繁复杂的文化关系中 ,理出云南壮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全面系统阐述了云南壮族文化的来源、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在壮学研究中是一部难得的新作。综观杨宗亮《壮族文化史》,在壮学研究中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对云南壮族分布格局之由来 ,作了系统的历史分析。云南壮族主要聚居于毗邻广西的文…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壮族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壮族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还有一部份分布在云南、广东等地。壮族有一千多万人口,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育自己的民族语言——壮语,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对这一系支的语言,也有叫汉藏语系汉台语群侗傣语族”①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壮侗语族诸语言和汉语的关系非常密切。过去曾经有人认  相似文献   

7.
云南曲靖地区共有壮族人口25355人(1988年),主要分布在南端南盘江流域的师宗、罗平县,其次分布在北端金沙江支流牛栏江两岸的会泽、宣威县。 壮族聚居的师宗县,又主要分布在五龙、高良、龙庆三个乡。位于曲靖地区的最南端,东接罗平县,并与广西的西林县隔江(即清水江)相望,南连文山州的邱北县,西邻红河州的泸西县,北靠本县的大同、彩云乡。全县共有壮族84个自然村,3466户,19792人。  相似文献   

8.
《百色学院学报》2013,(3):F0002-F0002,F0003
田林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的商品集散地,全县总面积5577平方公里,居广西第一位,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民风纯朴的田林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各族群众能歌善舞。壮族的北路壮剧的"乖呀咧"曲调沁人心脾,歌圩、三月三歌节,壮族纺织与蓝靛染布等传统手工技艺;瑶族的盘王节、铜鼓舞、扁担舞、敬酒歌,蓝靛瑶抛沙包、盘古瑶服饰等,汉族的山歌、唢呐、八仙、哭嫁歌,苗、  相似文献   

9.
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壮、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起来的、较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张云逸是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领导者和创建者,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韦拔群这位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在建立、巩固和发展这块革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经济侵入少数民族地区引起的变化广西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明清时期各民族居住的范围大抵上是汉族集中于桂北、桂中和桂东南一带,壮族主要聚居于桂西、桂西南和桂西北一带,广大山区则散住瑶苗等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清代广西的思恩府、庆远府、太平府和镇安府,居住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多石山丘陵,除一小部分台地之外,极少冲积平原,人烟稀少,地多荒芜,农业落后,有的地方甚至还停留  相似文献   

11.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尤其集中于桂西、桂南和桂西北,以及红水河流域地带。其余分布在滇、湘、粤、黔的部分地区,人口约1300万。 壮族是个勤劳、能歌善唱的民族。自古以来,壮族人民就在集体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对歌”的传统,壮族地区素有“歌海”之称。以壮族神话故事中的歌仙刘三姐为代表的壮族劳动人民,是壮族民歌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经过历代的不断传唱和发展,如今,  相似文献   

12.
1929年12月11日,在壮族聚居的广西右江地区,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同志领导壮、汉、瑶等族优秀儿女,举行了闻名中外的百色起义,宣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诞生,并建立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的工农民主政权——右江苏维埃政府。今年是百色起义五十六周年。  相似文献   

13.
略论《凤凰歌》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歌》是著名壮族诗人韦其麟继《百鸟衣》之后创作的又一首优美长篇叙事诗。这首长诗,最初发表在一九六四年第一期的《长江文艺》上;一九七九年九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一九八一年荣获解放后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凤凰歌》以真挚的感情,晓畅的语言,优美的民歌形式,叙述了一个普通的壮  相似文献   

14.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这是广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和睦相处的结果.由于居住在广西境内的人口多属壮族和汉族,因此广西民族关系主要表现在壮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上.从历史上看,壮族和汉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两民族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歌海。壮族聚居的地方,无处没有歌,无时没有歌。丰富优美的壮族歌谣与壮族人民的宗教活动是分不开的。宗教给壮族的风俗歌谣打下了烙印,对壮族歌谣起到了产生、保存、传播和丰富的作用。大家知道,劳动产生歌谣,而宗教不仅产生歌谣,而且发展了歌谣。  相似文献   

16.
李锦芳,男,壮族,1963年生于广西田林县,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兼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民族语文》等专业杂志编委、广西民族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  相似文献   

17.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壮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壮侗语支,但解放前却长期没有自己的文字。两宋时期虽曾借用汉字,创造了一种方块壮字,名叫“土俗字”,记录下了一些唱本,但使用不广,时间也不长。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曾于1955年为壮族人民创造了一种用拉丁文字母拼写的新壮文,但由于民间长期使用汉字,故新壮文尚属推广阶段。尽管如此,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仍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尤其是民歌和民间乐  相似文献   

18.
那坡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广西、云南、越南两国两省交汇处,总面积为2231平方公里,有207公里的国界线,是广西和云南两省区旅游及经济往来的过渡带和连接西南经济与东南亚区域经济的重要门户。这里聚居着壮、汉、瑶、苗、彝五个民族,总人口为22万人,那坡区位优势明显,自然风光绮丽,民族风情浓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那坡壮族的"同歌节"、"花炮节";彝族的"补年节"、"跳弓节"、"求雨节";瑶族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今年1月22-24日在南宁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覃宏裕同志以及袁少芬、陈驹等六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壮族是广西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开展壮学研究,对于从广西区情出发,加快广西改革开放步伐,促进广西四化建设,增进各民族  相似文献   

20.
试析道教巫教对桂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影响黄碧功桂西是广西发展较为缓慢的边远壮族聚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壮族先民为开辟桂西,发展桂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造了桂西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涌现出许多壮族歌手、故事员、民间艺人,他们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