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从作家主体的角度分析了王熙凤悲剧的必然性、深刻性和典型性。必然性的根源在社会历史.王熙凤的悲剧命运变化与王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变化相一致.王熙凤的毁灭.展示了一个社会制度的悲剧;深刻性集中体现在王熙凤的悲剧是其自身的“异化”和社会“异化”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典型性分析了王熙凤性格的问世,在悲剧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典型手法上也是一个重大突破。总之,作家正是在对王熙凤的性格侧面逐一撕毁之下,展示了人生价值的毁灭,敲响了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的丧钟,这正是塑造王熙凤的悲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在塑造王熙凤这一光彩夺目的形象时 ,表现出了炉火纯青的个性化语言艺术。概括“王熙凤式”的语言 ,可分为三大类型 ,即“甜语”、“辣语”、“毒语”。探讨“王熙凤式”语言的背景根源 ,可以使我们对其形象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人物王熙凤的生活真实及其暗示命运的诗画、判词、戏文、唱词及语等的全面分析,指出王熙风所以是“薄命司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原因,在于封建夫权伦理对妇女的统治,她是作为封建子嗣观统治下无后妇女的“类的样本”进入“十二钗”的。对王熙凤悲剧的表现体现了曹雪芹对封建生育观的鞭挞。  相似文献   

4.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作者通过兴儿的嘴,对王熙凤的性格作了淋漓尽致的概括:“‘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她最早的一场表演是“毒设相思局”。贾瑞这个衣冠禽兽,竟想入非非,向王熙凤  相似文献   

5.
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自振 《南都学坛》2002,22(5):34-39
王熙凤在《红楼梦》复杂的情节发展线索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在《红楼梦》的三重悲剧:宝、黛、钗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众女儿的悲剧,贾府衰亡的悲剧中,王熙凤都是一个起着关联作用的核心人物。研究王熙凤在《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作用,不仅能使我们看到《红楼梦》结构的复杂性和曹雪芹的艺术创新,而且能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6.
明清小说中的妒妇形象并非都属于简单的“妒悍”类型,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金云翘传》中的宦氏与后来《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笔者试从王熙凤和宦氏与以往妒妇的差异、嫉妒手段的差异、悲剧结局的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比较,考察出妒妇形象已经由传统概念中的“悍妒型”向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型”流变。由此不仅可以追寻小说史中妒妇形象动态发展的进程,也可以探知妒妇形象转变的小说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熙凤与斯佳丽婚姻悲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和《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的婚姻悲剧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个女主角性格相似,但由于二人所处社会生活背景不同,其爱情婚姻悲剧也各异。王熙凤的婚姻悲剧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夫权、族权造成的,是社会性的。而斯佳丽的婚姻悲剧是由她的骄傲自负,她强烈的虚荣心和自我中心决定的,是个人的。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通过“红楼二尤”的短暂的悲剧人生,揭示了封建贵族社会的冷酷与丑陋,强有力地控诉了荣宁贵族污浊男性的丑恶行径,鞭挞了王熙凤阴险狠毒的性格。尤氏姐妹的悲剧人生,虽然大不同于书中所描写的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但却是穿插在曹雪芹所描绘的封建社会大悲剧中的小悲剧,深刻而强烈地控诉了封建恶势力对这三位来自民间的女性从肉体到精神的残酷虐害,惨烈生动,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9.
王熙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恶女人”形象。她残酷阴险,欺上瞒下,借刀杀人,作恶多端。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有的丑恶与卑鄙。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小厮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王熙凤时曾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全占了。”兴儿之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王熙凤性格的重要方面:圆滑、狡诈、凶狠。有评论家曾说,《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黑暗的一出,黑暗掩盖着血腥的谋杀,悲剧中,麦克白的野心骤然而  相似文献   

10.
说刘老老“不会说话”,乍一看来,读者也许会有点奇怪。其实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王熙凤等人对她的评价。《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一进荣国府,向王熙凤求告贫困,话没说清楚反而骂孩子“只顾吃果子”,书中说凤姐“听他不会说话,因笑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此其一。等到王熙凤赏赐了二十两银子,刘老老千恩万谢,周瑞家的却说:“我的娘!你怎么见了他倒不会说话了呢?”此其二。可见,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刘老老确实是“不会说话”的。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人性善的杰作”,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也被看作是善的悲剧。但《边城》的悲剧不仅仅是由于“不凑巧”这一表层原因造成的,其内涵要丰富、复杂的多,既有人物主体意识的缺失,也有孤独寂寞基因的羁绊,还有碾房阴影的挤压。因此,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实质是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和社会悲剧。它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作者曹雪芹同情、怜悯的对象,尽管曹对她罪恶的一面多有揭示,却始终不忘她女性的苦衷,在堪爱、堪怜、堪恨的复杂感情中,刻画了这个女强人的悲剧。小说以此提醒我们:女强人尚且如此,其他人能幸免吗?王熙凤的悲剧因此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奋嘉 《南都学坛》2001,21(5):32-37
传统的观点认为王熙凤是反面典型。现在有必要对她进行社会历史的重新定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她有着A型男性的特征、个性行为模式、个性心理基质 ,又具备E型女性的特质 ,这些 ,构成了王熙凤人生悲剧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是《红楼梦》第五回十二支曲子中,描写王熙凤的那支曲《聪明累》的头一句话。作者用这支曲,概括了王熙凤的性格和命运;表明荣国府即使有象王熙凤这样“男人万不及一”的管家奶奶,也不能改变那“运数殆  相似文献   

15.
试论王熙凤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正式出场前,就有冷子兴介绍这位小说的重要人物:“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后来又有贾珍夸她从小儿“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越发历练老成了”。确实,对这个“脂粉队里的英雄”,曹雪芹并没有只把她作为一般的裙钗之辈来描写。把《红楼梦》看作只写家务事、儿女情的人,说王熙凤是什么“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品”,这完全歪曲了《红楼梦》和王熙凤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作为一部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在王熙凤这个维护贵族大家庭利益的贾府当家人身上,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反动本质的若干重要方面,通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刚刚进入荣国府,第一次见到外祖母,正在互相劝慰、叙谈家常的时候,异常的事情发生了:……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里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想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正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进来①.使林黛玉感到惊讶的这位“来者”,“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琏二奶奶王熙凤.主角出场,不同凡响,一下子便给人留下了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怪不得二百年前阅读《红楼梦》的早期读者,心情激动地称赞说:“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王熙凤一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造象至此否?”②这些读者认为.如此描写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为“写形造象”、成功地塑造王熙凤这个艺术典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正所谓“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  相似文献   

17.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是《红楼梦》第五回十二支曲子中,描写王熙凤的那支曲《聪明累》的头一句话,作者用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王熙凤残忍狠毒的欺诈性格;说破了她巧弄机关的政治骗术;揭示了她自取灭亡的可耻下场。 王熙凤是一定的阶级的代表,她的一生“机关算尽”,集中反映了一切走向腐朽没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具有审美魅力和艺术生命力,这是论者所公认的。但王熙凤这一人物究属何种性格,说法颇不一致。或说她是“大凶大恶之人”,或说她是“擦了脂粉的曹操”;或说她是“没落地主阶级的代表”等等。我们认为,王熙凤的性格是属于市民性格。“乾隆时代,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还是封建社会。”曹雪芹正是把握了这一时代市民属性的特征,把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一个有情的世界。在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演绎着他们的情感。王熙凤是个精明能干、呼风唤雨的狠角色。但是,从情感世界的角度来看,她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20.
王熙凤,“金陵十二衩”之一.同时也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