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論戰前的中國社會概況,孫中山、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政治思想和組織活動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開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民族危機漸漸嚴重。在十九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中,世界資本主義已向帝國主義過渡,改良主義思想及運動迅速高漲,這時中國資本主義雖然才漸次發生起來,但是,也即刻興起了與它相適應的改良主義思想。一八九四——一八九五年的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後,民族危機非常嚴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又在開始初步發展,因而改良主義思想迅速向高峰發展,至一八九八年形成為一個變法運動。 孫中山於一八六六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中。但他到十二歲以後,所過的生活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所受的教育也是資本主義性質的。這種生活和教育,使他產生了一些資本主義的民主思想。然而由於他在十二歲以前及十二歲以後,仍受了些封建主義的教育;十二歲以後在檀香山、廣州及香港所受的資本主義教育中,含有大量的改良主義思想,此外,他又還受到中國社會中的改良主義思潮的影響,所以,他在一八九四年秋的上李鴻章書中所表現的,是改良思想。至一八九四年底他在檀香出成立興中會,制定山“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綱領,並於  相似文献   

2.
一、辛亥革命時期參加反滿革命運動的光復會究竟是一個什麼性質的組織?這個問題在史學界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它是地主階級反滿派的政治代表,也有人認為它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但這兩種意見過去都沒有深入闡述,近年來漸漸為人注意,筆者曾發表《光復會性質探討》一文參加討論,同意光復會是地主階級反滿的革命組織不是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我的根據主要有下列幾點: 一.光復會是在清朝政府徹底投降帝國主義,民族危機嚴重的情況下產生的。當時中國人民要反對帝國主義的掠奪,首先就要推翻清朝政府,漢族各階級愛國人民都以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地位參加了反滿的革命鬥爭。漢族地主階級中的愛國士紳也參加了反滿的革命鬥爭。二.光復會領導層的顯著人物多是出身地主階級,光復會的其他會員以及與光復會有密切關係的群眾也有不少是地主紳商。光復會在革命活動中經常得到地主士紳的援助。固然我們不能單憑階級成份來判斷政黨性質,但未嘗不可作為我們參考的依據。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18日是巴黎公社85周年,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歷史上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是資本主义从上昇走向衰落的開始。1871年巴黎無產階級革命及共所建立的公社給資本主义以沉重的打搫,它証明:無產階級不僅有力量推翻資產階級政权,而且有能力管理國家。巴黎公社丰富了馬克思主义学說,並留給我們宝貴的經驗教訓。巴黎無產階級在同反革命势力斗爭中所表現的英勇果敢、坚貞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美國資產階級史学工作者拼命歪曲第一次國內革命战爭時期美帝國主义侵略中國的史实,企圖把美國強盜裝飾成为中國的友人。他們吹噓“门戶开放政策……期望着中國在國內能建立秩序的一天”,吹噓“一直从最初起國务卿(凱洛格)就希望拟定計划,在尽可能短的時間中直接給予中國以充分的民族独立。”这完全是  相似文献   

5.
晚清白話文運動發生於東南沿海地區不是偶然的,是有它的社會經濟的必然性。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明末南方地區已有資本主義性質工業萌芽。(一)鴉片戰爭後,中國的階級關係發生新的變化,就是中國工人階級伴隨着帝國主義在中國直接經營企業的建立而產生,清朝末年中國的資本主義跟着歷史的必然首先產生  相似文献   

6.
一、民族独立运动是資本主义的一个历史范疇列宁指出,“馬克思主义理論底絕对要求,就是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問題时都要把問题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那末,民族独立运动究竟应該属于怎样的歷史范疇呢?答:民族独立运动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歷史范疇。“近代”民族的形成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了。它是在資本主义生產关系發展起來的同时逐漸形成的。因此,民族从它的形成开始。就打上了階級的烙印,更确切地說,打上了資産階級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在17世紀歐洲諸国中間,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上走在最前面。在英國農村中資本主義關係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改造了的農業不但不落後於工業,而且大大地超過了它;農業财產,根據英國當時有名的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統計,構成國家全部財富的五分之四。正因為當時英國國家經濟重心在農業,所以革命前英國最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在土地關係中隱藏着的,而這種矛盾是17世紀中葉發生的革命的基本推動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這一法則,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發現,而斯大林更將它向前發展了,把它具體化和深刻化了,這對於我們研究中國封建經濟史有極其重大的指導意義和啟發作用。在斯大林的天才著作“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题”尚未發表以前,不少的學者,認為只有在社會主义和共產主義制度下,才能使生產關係完全適合生產力的性质。但是,這個論點是錯誤的,斯大林明白指示我們說:“無疑地曾經有過一個時期,资产階級的生产關係是完全適合生產力的性質的。否則,資本主義就不會像它在资產階級革命之后那樣迅速地發展了”。[註一]這个具有極大啟發性  相似文献   

9.
我寫这篇論文是企圖说明紅樓夢的時代背景。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出現在中国十八世紀上半期的一部最傑出的現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大家也知道这部傑出的作品,一直到最近以前,从來沒有得到正確的科学的分析,而是長期地遭受地主、资產階級的所謂新舊“紅学家”的歪曲,特別是胡適派資產階級唯心論的歪曲。胡適在他的红楼梦考证一文中对红楼梦作出荒謬絕倫的結論。他说紅樓夢一書是与作者当時的現实生活毫無關係的“空中樓閣”,又说是“隨手  相似文献   

10.
一苏維埃的產生人們永远不会忘記,正是俄國成了苏維埃政权的故鄉。 19世紀末20世紀初,当资本主义走上帝國主义階段,沙皇俄國也成为帝國主义国家了。而且是帝國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因此列寧指出,世界革命运动的中心已从欧洲轉到了俄國,俄國无产階級已成为國际革命无產階級的先鋒隊了。沙皇專制是“軍事封建帝國主义”。它集中了帝國主义各地最坏的因素,使俄国成为最野蛮、最惨无人道的压榨的策源地。沙皇制度在俄國建立起統治人民的沉重的金字塔。沙皇宝座高踞于金字塔的頂端,其下逐層就是官僚、地主、軍警、资本家以及外国  相似文献   

11.
(一)荷蘭殖民者侵略澎湖和东南沿海十七世紀上半叶,是荷蘭称垻东方殖民地的时代。由于在鎮压尼德蘭民族独立和东方人民起义的战爭中耗尽了自己的資源和力量,西、葡兩國在东方的殖民地独占已不能繼續下去了。法國正为其內部的斗爭所削弱,德國則由于三十年战爭而陷于破產和分裂,英國國內革命的危机日益成熟,只有新兴的、“十七世紀的資本主义的典型國”(馬克思語)的荷蘭,得以因緣时会,从西、葡  相似文献   

12.
在一八四八——一八四九年革命中,馬克思恩格斯对各斯拉夫民族解放斗爭始終寄予以極大的注意,他們把它看成是整个欧洲資産階級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馬克思和恩格斯又根据各斯拉夫民族运动的經驗,提出并論證了民族自决权和直到國家分立的思想。因此这兩位偉大的科学共產主义締造者,在一八四八年革命進程中和革命失敗以后,一面强調同各种民族压迫進行无情斗争的必要,一面又教導各國无産階級应当热情地支持那些作为群众革命斗爭后备軍的民族运动。  相似文献   

13.
一、英國古典學派財政思想的時代背景和國家思想英國古典學派經濟學家,以亞當·斯密為先導,以李嘉圖為後繼,不僅在資產階級經濟學說的成就上有相當的貢獻,而且在資產階級財政理論的形成上,就其促進並維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看,就其理論影響的深遠看,就其把財政理論與經濟理論熔於一爐看,自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紀的最後十年,世界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帝國主義在許多國家里漸次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始狂熱地向外扩張,掀起了奪取殖民地的巨大高潮。“最終地分割世界,便是這個時期底特點。”(列寧) 在中國的土地上,也展開了帝國主義列强間空前尖銳、緊張的爭奪戰。英國和沙俄,成為這場爭奪戰中的主要對手。一自從1840年鸦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一步一步地變成西方资本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種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在六十至八十年代,進展得格外迅速。從經濟  相似文献   

15.
政治經济学是一門認識社会客观發展進程的極其重要的社会科学。在階級社会中,各个階級有着它自己的政治經济学:資產階級政治经济学,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济学,无產階級政治經济学也即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只有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提出來的研究对象才是科学的,那就是研究人們在物質生產过程中所結成的經济关系即生産关系、研究社会生産关系运动發展的規律、研究人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世紀前30幾年這一時期內日本中國學家到中國訪書為考察對象,通過讀析代表性人物的訪書回憶錄或訪購書目、學術考察報告等文獻,展現近代日本對於中國漢籍搜求研究的基本狀態及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的偉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家,一代的偉大的革命領袖。他所走过的道路是十九世紀下半叶和二十世紀前二十五年中先进的中国人所走的道路。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前,他一直是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他首先举起了对封建制度不屈的叛旗,正規地开始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資产阶級民主主义革命,并一直在理論上和实踐上充当了这个革命最偉大的领袖,为在中国建立一个資产阶級民主共和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試圖从盛宣怀資本的壟断活动,論証20世紀一十年代中國官僚資本的集中倾向和國家壟断資本主义的萌芽。这是对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國家壟断資本主义問題的初步探討。本文因为作者理論水平不够,論証不周和錯誤之处在所难免,謹特提出來就正于史学工作同志,并作为討論的參考。  相似文献   

19.
平等派运动是十七世紀英国資产阶級革命时期一次極为重要的小資产阶級民主派的运动。在它的直接推动下,英国資产阶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資产阶級民主阶段(1647—1649年)。平等派运动从它产生、發展,直到最后結束为止,共經历了十四年的时間(1647—166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平等派运动的产生及其与新模范軍相結合的时期(1647年);第二阶段,即平等派运动超出新模范軍的范圍并与广大群众相結合的时期(1648—1649年);第三阶段,即平等派运动轉入神秘主义及其最后瓦解的时期(1650—1660年)。本文仅拟就平等派运动第一阶段的几个問題,即(一) 平等派的第一个革命綱领;(二) 平等派与新模范軍的关系;(三) 帕特尼軍队代表会  相似文献   

20.
本學期來,歷史系認真貫澈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組織教師就當前史學界所關心的重大歷史問題進行熱烈的討論。 (1)關於古代史分期問題:中國古代史教研組葉國慶教授針對該組教師編寫的《中國古代史講義》關於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講義》認為中國奴隸社會萌芽于夏代,確立于商代,經西周到春秋戰國之交才向封建制過渡,所以西周仍然是奴隸社會。葉教授在題為《西周是奴隸社會?》一次學朮報告中認為:周族在克殷以前社會生產力已有一定發展,不低於商族,反之在農業生產知識,銅器應用都高於商族;武王克商是一個生產力較進步的周族,對落後的奴隸制商族統治的革命;周族在取得政權以後,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封建關係日益發展,“助”“籍”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