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龚世学 《天府新论》2016,(3):137-144
文章探讨中国古代符瑞文化的释名、界定、表达范式、构成质素、本质属性、物象分类等本体论研究相关问题。认为: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拥有三种基本表达范式,包含天命、德行、王权、征兆等四个基本质素;符瑞具有奇异性、吉祥性与必然应验性,分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四个等次,动物瑞、植物瑞等九个类别。符瑞文化本体研究是全面、深入开展符瑞文化研究的基石,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图腾崇拜是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图腾崇拜自产生之后,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生巨大的影响,致使各种文化现象都带有浓厚的图腾色彩。人生仪礼也不例外。所谓人生议礼,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在保留图腾信仰和习俗的民族中,人生仪礼与图腾崇拜息息相关,自怀孕至死亡,都是一系列的图腾仪式。  相似文献   

3.
毛全周  李小光 《云梦学刊》2013,34(2):120-123
立足于图腾崇拜这一原始文化现象,以瓦当书法艺术的嬗变为例,探寻图腾意识在封建社会的传承与演变,以期对中国文化遗产所蕴含着的符合民族精神,具有永恒艺术生命力的精华加以深度的挖掘与借鉴,探寻包括图腾在内的原始艺术贴近内心的强烈震撼力,寻求充实当下文化产业领域内艺术创造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晁福林 《中国社会科学》2015,(2):183-201,206
先秦社会的最高权力起初以"神主"的面貌出现。夏商之"王"虽是社会最高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却受到神灵世界的束缚。周天子挟"天命"以令诸侯,王权虽然增强,但被牢笼于宗法与分封制度之下。随着宗法分封制度颓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手中的权力远胜于前,民众亦形成有影响的社会力量,"民本"理念成为当时先进思想家与有识之士的共识,各国君主亦以"民本"为君权张目。专制君权在战国后期方粗具规模。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由弱而强的演变之路,即渐次摆脱神权束缚、制度牢笼和民众舆论羁绊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壮族图腾崇拜的文化考析──读丘振声《壮族图腾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崇拜发生在极为久远的人类历史时期,并在长期的发展衍变过程中积淀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内蕴,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界乃至对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对图腾崇拜现象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我们将有可能破译人类历史文化中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进而可以把握住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遗憾的是,与图腾崇拜漫长的发生发展史相比较,我们对图腾崇拜的了解与研究却显然是十分的短暂与不足,直到1725年,“图腾”一词才首次出现在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的《新科学》一书中。维柯在《新科学》中指出:“…  相似文献   

6.
鸟图腾崇拜与吴越地区的崇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古时代,在中国长江下游的吴越地区曾广泛地存在着鸟图腾崇拜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鸟图腾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及抽象观念已经深深地积淀在吴越地区先民们的头脑之中,并持久地影响着吴越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因而,无论是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民族学材料,还是从考古发掘来看,鸟图腾崇拜及其崇鸟习俗一直是古代吴越地区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本文试即就鸟图腾崇拜和吴越地区的崇鸟文化作一论述,不对之处,敬祈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都铎王朝是近代早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王权至尊的形成则是英国近代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政治表现。王权至尊是亨利八世通过宗教改革来逐步实现的。国王突破中世纪的二元权力体系,成了英国教俗两界的至高权威。亨利八世一方面大力复兴罗马法,宣扬罗马法中加强君主权力的精神和原则。同时利用王在议会的立法权,向通过议会制定的法律寻求至尊王权的法律保障。在这个过程中,英国的王权与议会共同发展起来,王在议会取得了英国最高立法权。  相似文献   

8.
玄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秦的图腾,其它关于秦图腾的说法,都不否认玄鸟是秦图腾,或从玄鸟说加以衍生。但图腾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首先是一种标记,用于一个氏族区别于其他氏族。在我国先秦时期,对鸟的喜爱与重视是一种普遍现象,不能认为它就是秦族独有的标记。与此相关的是,和图腾相关的思想观念在秦文化中也不见踪影。从秦族的形成时间来说,距图腾的兴盛期已很遥远了。所以,玄鸟不应该是秦图腾。本文认为玄鸟等传说的目的在于说明君主统治权力的合理性、合法性是天命神受,这是巫术思维的结果。秦在发展过程中,巫术文化因素融入了历史传说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王权主义可分解为四个面相的思想主题,即君主至"上"论、君主至"圣"论、君主至"尊"论和君主至"贵"论。西方近代立宪主义以保障"私自治"为其规范意蕴,同时也强调国家和权力的工具性价值。作为两种不同取向的政制安排,中国王权主义与近代立宪主义的分野主要体现在建构式思维与解构式思维、秩序与自由、整体与个体及"人情"与"法意"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西欧原始文化巫术图腾及其所表现的人的哲学赵天成,李娟芬酉方原始文化包括巫术、宗教、艺术、道德等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中宗教却是整个原始文化的核心,具有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原始宗教发端于巫术,中间经过图腾崇拜而过渡到多神教。其中巫术和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11.
龚世学 《天府新论》2012,(5):133-138
祥瑞(或称符瑞、祯祥等)是中国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吉祥征兆。祥瑞文化的产生客观上需要王权、天命、德行等因素的出现并与征兆信仰相互配合。周代初期,周人在反思殷亡的历史教训中摒弃了殷人极端的宗教观念,将王权与天命联系起来,以"德行"因素作为政治评判准则,进而形成了崭新的天道观念。新的天道观念的形成为祥瑞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并最终促成了祥瑞文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之比较研究苏开华龙究竟是何物?在以往关于龙文化的林林总总的各种解释之中,最权威、也即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便是“图腾说”。图腾学说是个舶来品,这种学说在多大程度上能与中国的历史实际契合起来大可怀疑。本文试图对图腾崇拜与龙崇拜作一比较,来...  相似文献   

13.
"文化认同"是道教与中国封建王权的关系从原始道教时期的"对抗"转向神仙道教时期的"融合"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寇谦之"以礼度为首"清整北天师道、陆修静以"斋仪"改造南天师道、葛洪主张"外儒内道"以及陶弘景倡导"三教合一"主张等,为道教与王权达成"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通过"夷夏之争"的磨合,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文化认同",由此双方渐渐走向了"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4.
古蜀人为何崇拜蟾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蟾蜍崇拜与蛙崇拜在形成与发展中,经历了独特的分合过程。古蜀地区有关蟾蜍的图腾崇拜是最具代表性的。蟾蜍成为蜀王蚕丛的图腾,是原始宗教由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向图腾崇拜发展的必然结果,既受月亮和月神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制约,也有古蜀人使用的历法等科学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女书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体系,在这种独特的文字符号体系中还隐含了各种图腾崇拜的迹象,其中颇为突出的便是鸟图腾崇拜.女书字符中的抽象之"鸟"与现实图形中的具象之"鸟"构成女书文化特有的视觉艺术形态,显现出一种独有的鸟图腾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中古英国王权的性质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财政是透视中古英国王权性质的重要视角。中古英国财政经历了一个由王室财政向国家财政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在赋税形态及财政机构的演变方面。它从法理上揭示了中古英国王权由私权性质较强向公权性质不断扩大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很多描写关于婚恋及爱情的题材,而人与妖相恋的故事,则是其中一个独具风采的分支,人妖之恋这一母题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古典小说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这类神话故事中,没有一种动物能像狐这样被充分赋予意味深长的文化含义.基于此,通过对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和符命化,汉魏晋六朝时期的巫术化,唐宋时期的世俗化以及明清时期的艳情化、性爱化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发展历程的分析,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狐意象文化的嬗变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传统人伦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礼崩乐坏后的西汉王朝,将孝文化作为国家体制建构的基础。随着佛教的传入,孝道思想逐渐深入民间,成为魏晋隋唐时期底层社会的核心理念。宋元时期,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融合,使孝道思想成为一般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国家政治体制与儒家理念互为依据与支撑,形成一个整体,孝文化成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来源,而清朝的国家体制与儒家伦理并不呈现完全合一的状态,儒家孝道伦理也并不是整个国家全民的行为规范,呈现一种多元复合型局面。"五四"时期,在传统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界对作为传统国体基础的孝道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腾文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的图腾文化,国外学者持怀疑态度,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一鳞半爪或阐释史料。本文全面地介绍了从远古至现今中国各民族的图腾文化及其残余形式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向人们展示了源远流长、丰富独特的中国图腾文化之概貌。  相似文献   

20.
韦兵 《文史哲》2005,15(4):27-34
乾德五年五星聚奎是宋初发生的一次真实天文现象。对此天象的星占解读却在宋代的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它始终处于被构建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解释各时期某些重大政治文化事件的天命理由,宋代王朝受命、文运昌盛、理学兴起皆与之相附会。这一天象从最初纯粹的政治性符瑞转变为后来的文化性符瑞,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宋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