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颖 《社会科学论坛》2008,(16):149-153
在世界文学史上,西方诸国以叙事文体最为发达,而东方的中国却以擅长抒情文学著称.中国人奕世不废的言志抒情载体则是诗.前人常说:"诗莫备于唐,诗莫盛于唐."唐诗正是从诗歌音律美的总结性创造,到中国古典诗歌体裁之集大成,以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段及风格流派等方方面面,使中国古典诗歌进入了巅峰时期.本文以唐代诗歌艺术对于日本汉诗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选取在唐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竹"为研究角度,深入探究以白居易诗词为代表的唐代文学对于日本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诗文化的裂变与认同——兼论传统诗词与现代新诗的辩证关系陈良运中国是有丰富诗文化的泱泱大国,“诗言志”和“抒情”等重要的诗歌观念自先秦发明以来,作为抒情文学的诗词曲赋,一直在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诗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提高...  相似文献   

3.
感兴诗歌的创作模式和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兴是中国古典美学、诗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中国古典诗歌发生模式的一种,以审美主客体相触瞬间达到和谐交融、物我同一,进而产生创作灵感,形成以文学意象为特征而区别于哲理诗、叙事诗的抒情模式,它的创作分审美感知及审美兴发两个阶段,感兴诗歌以追求形神兼备、含蓄...  相似文献   

4.
论唐代诗歌美学中的贵淡取向李祥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鲁迅先生就曾有诗到唐已做完之说。唐代又是标志华夏审美意识嬗变的一大转折点:中国古典美学以唐代为分水岭,前半期基本尚“浓”,这从两汉辞赋“采滥忽真”(刘勰语)和六朝诗歌“采丽竞繁”(陈子...  相似文献   

5.
论唐诗苍茫迷蒙的意象董贵杰唐代诗人,随着艺术思维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和诗歌创作技巧的提高,在前代诗歌艺术积累的基础上,更加着力追求以诗中能够写出的有限的具体情景,蕴含不能写出的无尽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唐诗的这种艺术境界,往往是靠创造虚远浑涵的...  相似文献   

6.
论唐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手段比较单一 ,因此 ,唐人常常借助诗歌进行小说的传播 ,或文因诗作 ,或诗缘文起 ,既使小说随着诗歌走近了读者 ,也使诗歌扩大了自身的影响 ,标志着唐代诗人文学观念的通脱豁达 ,显现了他们对于提高小说地位的努力 ,充分体现了唐代文言小说与诗歌之密切关联及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周淑芳 《船山学刊》2001,(3):100-102
诗以抒情言志为主,最忌枯燥抽象的议论,但古典诗歌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情、景、人、物融为一体,阐发出一种闪烁智慧的人生哲理。这种特有的哲理阐发形式是我国古代诗人的创造,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特产”,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堪称古典诗歌的精华。(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积极人生阐发弘扬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是积极进取的,把追求高标人生作为其人生价值的主导取向。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诗中,通过登楼所见之景与由景所悟之理,把这一心态阐发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写登楼所见之景,西有白…  相似文献   

8.
刘顺 《江淮论坛》2007,(5):174-178
《周易正义》作为官方指定教材的身份为孔疏在唐代的流传提供了制度保障,孔疏关于“象”论的创新对唐诗的创作以及唐代诗歌批评理论中的“意境”学说提出具有直接的理论刺激作用。但是这一点在文学史的研究上并没有受到应有自争关注。此外孔氏对于“易”之基本内涵为变易的强调以及对于“易简”本体论层次的提升,对于唐代诗学同样具有不可忽袒的影响力。《周易正义》的推行恰好与唐初史学的兴盛合拍,易史结合,是唐代文学文化精神逐步确立的两大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9.
从1917年到1921年间,中国文学最终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的历史过渡,表现在诗歌领域,则是旧体诗的迅速衰微和白话新诗对诗坛的垄断。“五四”白话诗作为中国诗歌转型的开端,乃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历史联结点。中国诗歌发展到近代,已经“陈陈相因”,失掉了创造活力,对于民气国运已没有积极影响。于是,在清末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代表梁启超等首倡“诗界革命”,提出诗歌“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①。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旗帜,长期的外交活动使他的文学观念发生深刻变化,他把域外的思想文化、奇异风物大量…  相似文献   

10.
<正> 诗人是时代的产儿,诗歌是诗人心灵的羽化。150年前,伴随着中英鸦片战争在中国古老大地上的战幕拉开,中国近代诗坛涌动起第一个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诗歌创作高潮。然而,学术界对鸦片战争诗歌以及整个中国近代80年的诗歌创作的成就评价不高。究其原因,大概在于中国原本就就是一个“诗国”。不要说“诗二百”早已被奉为“经”,汉魏诗以“骨力”特健被千古以下奉为楷模,单单是那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几乎把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推向了极致,令多少后代的诗擘硕子发出“盛唐之下无好诗”的叹谓。其次,中国古代主宰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情感在文学作品,尤其在诗歌中,是占有至关重要地位的。它是诗歌艺术成败的关键。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别林斯基曾经指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①。郭沫若同志也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②由此可见情感确...  相似文献   

12.
一、诗歌的抒情美 诗的本质是抒情,诗歌是抒情的艺术。 最早的诗歌的孕育和产生就来自人类表达和抒发感情的需要。鲁迅指出,诗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因劳动时,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却劳苦,所以从单纯的呼叫发展开去,直到发挥自己的心意和感情,并偕有自然的韵调”这远古时代人们在劳动中一声声“杭育杭育”的呼喊,就是最早的诗,鲁迅称之为“杭育杭育派”诗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和“杭育杭育”的呼叫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3.
卞之琳在翻译中对照、回望古典诗传统,发现魏尔伦与象征主义诗歌中的“亲切”与“暗示”这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正是中国旧诗词的长处,是卞之琳对传统中“亲切”、“暗示”这两种优秀质素的重新发现,这是一种独属于卞之琳话语系统的个人“发现”,形成了他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同时,卞之琳将这两种优秀质素用于自己的诗歌建设,形成独特的诗歌特点,亦成为对新诗自身传统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宋湘绮 《船山学刊》2010,(2):213-216
在新诗民族性和旧诗现代性百年纠结、双双陷入困境的今天,重新分析中国诗歌的特质是必要和必须的。以"本体性否定"的哲学理论为当代诗词创作导航,突破抒情言志的传统视野,解剖灵魂,求生存之真,挖掘诗词艺术的认识价值,将弥补中国传统诗词一个功能性的缺失。诗词艺术体制的哲学突围,引爆创作观念中"载"与"道"的双重革命,必将开创现代民族诗形建设的美学路径,民族诗歌由此将获得时代新生。  相似文献   

15.
杨雨 《云梦学刊》2002,23(5):59-61
温庭筠的诗词创作实践清晰地展示了晚唐由诗入词的线索与途径 ;作为唐代第一个“专力于词”的文人 ,温庭筠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畛域 ,不仅是晚唐艳情诗坛的重要诗人 ,更以他的艳词创作直接开启了晚唐五代香艳的词风 ,并且奠定了词以婉约为正宗、词为艳科的正统地位。温庭筠的功绩就在于将中国文人诗歌的接力棒从诗传递给了词 ,开启了宋朝一代文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歇源远流长,艺术生命历久不衰,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一个方面——通过“诗境”的历史性考察,揭示出古典诗歌从题材到艺术境界的更新和拓展,都曾受到历史上形形色色的超世之想的启发,说明哲学和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7.
穆旦诗歌对抗“古典”的背后,依然有“古典”传统因子的强劲渗透和内在传承。它执着于“此岸”关怀,以别样的姿态“拥抱人民”,充满典型的中国情感和中国经验;它从未放弃对抒情性的坚守,并确立了知性化的“新的抒情”模式;它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形式感”的先在自觉,注重形式和语感,承继了传统诗歌的意象抒情方式,追求语言的含蓄凝练。  相似文献   

18.
诗歌作为心灵的艺术 ,在几千年的古代中国 ,一直倍受重视 ,在诸种文体中 ,诗是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个文体。中国传统文体历来以诗为中心 ,诗是最显赫的文体 ,诗的显赫 ,甚至于使白话小说和戏曲等文体长期处于不被认可的卑微地位。诗的显赫 ,也使一切非诗文体无不被诗所笼罩 ,无不透射出诗性的光辉。诗在古代之所以如此发达 ,一直居于文学的正宗地位 ,是因为在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古代社会 ,经济的落后 ,物质的匮乏 ,使人们注重从精神上求生存 ,注重修身养性 ,所以“不学诗 ,无以言”、“以诗名世” ,等等 ,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加之诗歌以抒情…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坛,绚烂斑驳,琳琅满目,“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李白:《古风》)唐代诗歌,题材包罗万象,历贯古今;形式继往开来,多方开拓;风格千姿百态,各放异彩;手法斗巧逞奇,别出心裁。一大群诗歌改革家,驰骋在诗歌的高原上,用他们生花的妙笔装点了祖国艺术园地,把古代诗歌推向了高峰。唐诗,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能呈现如此空前繁荣的景象,是诗歌自身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唐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和折光。它以唐代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为客观基础,以唐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创作条件,以广大诗人的革新创造为原动力。其中,我们也不能否定和低估唐代统治者对诗歌发展所起的作用。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它的许多措施都比较开明,都有利于文化,特别是诗歌的发展。整个唐代,文禁比较松弛,没有文字狱,就是开明政治的一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20.
以往学界对荷马史诗等作品的研究,多立足于书面文学的立场,相对忽视对它本身“口头性”的分析.帕里、洛德师徒长期致力于研究口头文学传统,并创造性地提出“口头程式理论”来理解口头诗歌的构造法则.以此观照中国古典诗歌,发现它与口头传统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中国早期诗歌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重著”现象,正如西方史诗中的“程式”,是诗歌口头传统向书面创作过渡的鲜明遗痕;其次,主题作为一种固定的套语创作方式与观念群,需要从听众那里得到本能的反应与期待,所以起到了导引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中关于人物服饰装扮的主题,程式化铺衍的特征异常鲜明,但在中国文学强大的抒情传统中,它却往往被视为一种描绘技巧.若以西方文学为参照,我们毋宁将其当作一种叙述方式,是对主叙事的补充或辅助.这些重复性、稳定性的程式和主题,大大帮助歌手在现场表演的压力下快速流畅地叙事,这为中国文学存在抒情叙事两大传统的共生景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