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 ,认真剖析和科学评价罗素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批判 ,有助于消除其不良影响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文章从三个方面评述了罗素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批判 ,即 :1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的批判。2 罗素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念“含糊不清”。3 罗素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责难。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新宪法序言还特别指出:“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问题,说明二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而在非实质方面则有某些区别。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毛泽东同志在这个学说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有必要分专题加以探讨和研究。本文仅从民主和专政的相互关系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分析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直接关系着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阶段前景的认识,并且对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起着定向性的作用.因此,重新认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阶段的几个基本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无产阶级专政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吗?现在,有些人越来越明显地把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包括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内的观点,强加在革命导师身上.他们淡化《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是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4.
面对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社会的动荡,弗兰克力图为俄罗斯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理论路径。在对俄罗斯出路的理论探索中,弗兰克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发现了真理,认为在当时的俄国,唯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危难中的俄罗斯。弗兰克认为马克思世界观根源于人道主义,而社会主义则是人道主义的最有影响力的实践形态,由此他提出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体系建构。这种"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一方面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有机吸收,另一方面则强调以东正教神学为底色的人道主义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近年来理论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新港》1981年第1期上发表的《关于人道主义》的文章,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人道主义学说,宣扬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这篇文章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根本原则,需要认真加以辨明。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和国家学说的精髓,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则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把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实践中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邓小平所设计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中,包含着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这一理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形势,总结了  相似文献   

7.
裴德海 《学术界》2006,1(1):137-143
1980年代人道主义争论已近四分之一世纪,但留下诸多理论疑难至今仍未清理。本文旨在调整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读眼光,消弭传统认识中的“断裂”现象,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分离为截然对立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以期还原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初状态。其论证途径是从历时性维度论证人道主义并非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从共时性维度论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8.
李达同志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家,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了不少贡献。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宣传、阐述,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早在建党前夕的1920年开始,李达同志就主编《共产党》月刊并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号召“举行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建党后不久,1921年9月,他主持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马克思的另一部关于国家学说的重要著作《哥达纲领批判》早期的中译本:《德国劳动党纲领栏外批评》,也是他翻译的。直至三十年代,他编写了《社会学大纲》,进一步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综观李达论著,他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介绍,突出的有三个方面,即:①重视和强调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科学性;②系统地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③突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列宁一生著述甚多,思想极为丰富,如他关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关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等等。这些思想理论富有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的瑰宝,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学习和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发现,他的新贡献是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是赋予特定的无产阶级专政含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坚持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才配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年的斗争历程中,从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直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不断丰富、发展,形成毛泽东思想关于阶级斗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建树了丰功伟绩,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积累了可鉴的经验。本文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基础上不断趋向成熟的。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人道主义,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化则表征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践路径的廓清。  相似文献   

12.
李龙强 《理论界》2009,(4):33-35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而出现的,是为当时无产阶级国家服务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科学地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产物,是根据中国自己的特点,发展和完善了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就已经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尽管这个时期的论述,远不如他们后期著作中的论述成熟完备,但毕竟是后期系统学说的起点。因此,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理论,是大有稗益的。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坚持还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焦点和分水岭。一切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者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他们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叛徒。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作了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指示,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在毛主席光辉指示的鼓舞和指引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掀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晚年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内含的国家演进规律的思想内容,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在论述现代国家问题时秉持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实践原则的方法论,由此形成的现代国家的理论范畴,包括国家的职能领域、国家的价值内核、国家的演进趋势、国家的制度形态、国家的存在方式等,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国家定型实践阶段不可或缺的理论观照来源,从而不仅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依据,更为坚守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提供思想认知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池忠军 《学术论坛》2003,1(5):11-15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不同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了科学的人道主义。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人道主义或视为反人道主义的都是错误的。当代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之生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注重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是七十年来建党经验的科学总结,党自身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1921年7月党的“一大”制定的第一个纲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体现了列宁的建党  相似文献   

18.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国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观察分析中国问题,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和道路。针对当时思想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们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根本原则,深刻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确定了中国革命的总体方向和长远目标。虽然早期共产主义者关于国家问题的论述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但由他们确立的观察国家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所提出的全新的国家理念,以及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识和解决国家问题的进程,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思想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19.
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中国特色宋才发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我国(陈台湾省外)就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而创建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0.
享利·列菲弗尔(Henri LefeBvre),是法国当代“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企图按两条主线来“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这两条主线就是异化理论和国家理论。异化理论是他的哲学观点和社会政治观点的根本出发点,国家问题是他进行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他的国家思想集中体现在1976年发表的《论国家》一文中,他重新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重新规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和职能。本文拟就他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重构”作些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