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魏胜 《社会科学家》2005,(3):189-191
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理念内涵的阐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人本教育理念的意义,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误区,提出高校思想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稳定、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培养过程出发,将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结合起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能够从创新性、目标性、针对性和自律性四个方面取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从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把“以人为本”体现在认知教育对象的过程之中,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热情服务学生,可以把“以人为本”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之中,科学引导学生把“以人为本”落实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培养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启发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一种“无差异教育”的趋向,忽视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特别是忽视性别差异进行无性化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引导教育对象正确定位自身性别角色,规划自我,从而实现个体的和谐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深刻的理论创新。其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最为重要。党中央号召全国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精神统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积极培养“以人为本”的观念和有效运用“以人为本”的方法。笔者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涵义、培养“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及实施“以人为本”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研究生招生专业与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考验。笔者认为只有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出发,才能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准确把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重视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文章重点探讨了当前高校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措施,以期为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忽视大学生个体价值,割裂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和实效性差的认识论根源.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人文价值.只有确立和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肩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做好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志远 《南方论刊》2009,(1):66-66,65
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论述既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是公路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就一定能够开创公路行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就一定能够凝聚人心、稳定队伍,推动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的讲话中指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话一针见血指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性。的确,一个时期来我们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削弱了,尤其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削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抓四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独立自  相似文献   

14.
按照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个性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过程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理论联系,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工作理念,科学、有效地完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教育引导是“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创新活动载体是“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注重实践养成是“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黄韶 《南方论刊》2009,(6):72-73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群众的工作,我们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必须“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应该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通过办实事、办好事,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在办实事当中穿插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都要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从西方舶来的社会思潮,已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消费主义开展有效批判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二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担当;三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一持万、以行证道的批判逻辑,帮助大学生破除消费主义导致的“伪丰盛、真破坏”的生态伦理困境、“伪优越、真分化”的社会伦理困境、“伪自由、真物化”的个体伦理困境,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新时代可持续的理性消费原则、公平共享的正义消费观念、“以人为本”的发展消费方式,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低效表征在于:在价值论上,偏好工具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泛政治化、泛知识化,轻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在教育主客体关系上,强化教师权威,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育方法上,偏重理论说教,偏离实践体验.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中汲取营养,以“人”为基础,以“生活世界”为中心,使教育和人的幸福、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关注并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性别差异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是相背离的。高等学校女生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有着与男生不同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正视性别差异,重视性别差异规律的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构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系,切实增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