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史记》,是祖国文化遗产中一部不朽的优秀作品,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因为它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同时也是一部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本文仅就司马迁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谈几个问题。《史记》的人民性与现实性《史记》是我国古代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与现实性的传记散文。它反映了从黄帝到西  相似文献   

2.
宋嗣廉同志所著《史记艺术研究》是一部很有新意的著作。统计历代关于《史记》的研究,从史学角的研究远过于从文学角度的研究。将司马迁看作伟大的文学家,将《史记》看作不朽的传记文学作品,是近半世纪的事。从此文学史将司马迁列为专章叙述,也有不少著作、论文讨论《史记》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位文学巨匠,也是世界史学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但司马迁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贡献却不仅仅是《史记》,还有他忠于理想、忠于事业、百折不挠、忍辱负重、爱憎分明的魅力人格,成为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也是一部杰出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鲁迅曾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评价了它在史学和文学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实录”精神是《史记》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指出:“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就是说,司马迁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用毕生精力完成的《史记》,对我国的史学及文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古代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因此,《史记》自问世以来,历代研究和阅读它的人风起云蒸,几乎不可胜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对《史记》的评价分歧很大,毁之者认为《史记》是一部“谤书”,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不朽巨著《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探讨《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正是揭示它的文学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司马迁《史记》以前的历史著作 ,或系年记事 ,或分国记事 ,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 ,但一般都流于片断 ,不够集中 ,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 ,人物是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而出现的 ,目的只在记述某一时期发生了某事 ,在某个事件中某些人物在活动而已。因此 ,它们虽然也写到了一些人物 ,甚至某些篇章里也较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但总的说来 ,是分散而不完整的 ,给…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所记载的孙膑和撰写这篇历史人物传记的司马迁,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和文学家中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孙膑的兵法和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典籍”中的两部典型代表著作。因此,遵照毛主席关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著《史记》,虞、夏、商、周本《尚书》;春秋之世本《左传》、《国语》;战国时期所取材有的多同于今通行的《战国策》,所以班固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班固说的司马迁作《史记》时曾采《战国策》,为历代学者所公认,直到今天从没有人对这提出过疑义、异议。所以然者,战国时代的史料传于今者,惟有西汉元、成年间的刘向所编辑的《战国策》一书;《史记》中与现存《战国策》中内容相同的竟有九十三事之多,因而人们确信司马迁作《史记》写战国时代部分是采辑钞誊《战国策》原文的。其实这个问题颇有重新探讨研究一下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对史传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而司马迁的《史记》也正是在《诗经》的滋养中,成就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治史思想。《史记》对于《诗经》内容的化用,对《诗经》"微言大义"的发展,以及阐述司马迁记史观念,都体现了"借天道说人事"这一非因果论的天命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说《左传》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杰作。唐人刘知已《史通》对《左传》评论说:“著述罕闻,古今卓绝。”传说《左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的。但是,《左传》作者到底是谁?两千余年来,众说纷纭,到今天还是个悬案。《史记》作者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汉书》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而著,  相似文献   

11.
“受天下之瑰丽与泄天下之拗怒。”这是近代进步思想家袭自珍在《送徐铁孙序》中所标举的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司马迁的《史记》正是臻于这样境界的一部伟大著作,他的“发愤著书说”也是这种理论的先驱,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构成一个光辉的传统。《史记》是我国古代,特别是西汉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建立以后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激荡的时代强音;也是作者丰富的学识,卓越的才能,特殊的经历,坚强的意志,与广大被压抑、求进步的人们共呼吸、同命运的心血结晶。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总结前人的著作规律与自己写《史记》的经验道: (天汉三年[前九八年])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  相似文献   

12.
自从《史记》问世以来,就有人认为《史记》是一部谤书。卫宏认为“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班固认为司马迁著书,是“微文刺讥,贬损当世”。更有人认为《史记》以《伯夷列传》居列传之首,在《封禅书》中讽刺封禅求仙,是对汉武帝的微刺谤讪。还有人认为司马迁为项羽立本纪,序游侠,述货殖,也是在徽刺谤讪。凡此说法,值得商榷。 1 最早把《史记》说成谤书的,要推东汉的卫宏。卫宏在其《汉书旧仪注》中说: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卫宏的这段话,与历史事实不符。按卫  相似文献   

13.
<正> 司马迁的文和屈原的赋、杜甫的诗,被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在这三个方面的高峰。他的一百三十篇《史记》,不仅在史学上和散文上获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也表现出西汉帝国的强大向上精神和民族巨大的创造力量。但是,司马迁也同屈原、杜甫一样,遭受封建统治者的迫害,形成了生活上各有不同的悲剧。因而他“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一部《史记》,除了十篇“表”是记年代等的,八篇“书”是记典章制度等的之外,其他如“本纪”、  相似文献   

14.
自《史记》问世以来,历代研究者都注意到这部巨著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它虽然是一部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的通史,然而写汉高祖到汉武帝一百余年的历史,却用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班固在给司马迁作传时就指出:“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指《史记》)言秦汉,详矣”;著名史评家刘知几也说:“然迁虽叙三千年事,其间详备者,唯汉兴七十余载而已.”近些年,不少学者对《史记》这一特点作了种种分析.有的认为这是司马迁“贯注了详近略远的原则”,“继承了详今略古的传统”;有的认为这是司马迁“继承其父遗志,遵照其父的教诲而立意必行的”;还有的据此认为“司马迁是一个‘厚今薄古’的历史学家”,具有“‘厚今薄古’的思想”甚至有的把司马迁作为“厚今薄古”的榜样来指责我国史学界.其文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的内心是个不平静的世界,激荡着种种矛盾冲突,一部《史记》就是他心态矛盾交织而成的。因此,细究太史公之心,剖析他的心态矛盾,对于探寻《史记》的思想精神,把握司马迁的骚人之情,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试对这一问题作点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对于《史记》的文章风格,历代学者多有评价、概括,笔者在对《史记》文学语言特征的细致分析基础上,提出《史记》的文章风格,当概括为:俊逸、郁勃。  相似文献   

17.
子家司马迁与史家司马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 ,[14 ] (《荀子·正名》) 意谓只相信自己的感官所能感觉得到的事物。我们在对《史记》抱持遗憾的同时 ,另一方面却又不能不对司马迁恪守史家原则的做法给予理解。司马迁的这一做法 ,也体现在他对于先秦诸子所作的列传中 ,从而使得这部分列传同时兼有了子家与史家的两重身份。以老庄列传为例 ,司马迁总括老子的学说大旨 ,是“修道德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又说“李耳无为自化 ,清静自正”。[13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关于老子的思想旨趣 ,学界纷纭由来已久 ,但是司马迁的这两句概括则为千古不易之论。如果从史家的一面看待司马…  相似文献   

18.
《史记》是一部融悲剧与喜剧艺术于一炉的伟大著作。《史记》所以蕴含丰富的喜剧美 ,与其所记载的历史时代的喜剧色彩有关 ,也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关 ,还与司马迁本人的哲人气质和他所采用的“春秋笔法”有关。司马迁以幽默笔法塑造肯定性喜剧人物 ,记述了他们的风趣谈吐和诙谐故事 ,对“滑稽俳优”人物的描绘尤其精彩 ;他还用讽刺笔法塑造否定性喜剧人物 ,展示了一些贵族的丑恶面目。  相似文献   

19.
《左传》儒家经典之一。是《春秋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原名《左氏春秋》。它是一部给《春秋》作注作解释的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名著。它在我国史学、文学史上有着重要价值。该书成于何时?作者是谁?在汉朝认为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丘明,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表序》中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史记》卷十四,册二,第509—510页)。东汉班固在《史记·艺文志》也坚持此说。后来,  相似文献   

20.
叙事文学创作是钱钟书关注的文艺论题之一。他对叙事文学创作中复杂个性的塑造、叙事品格、及其美学效应等都有独到的论述。我们把这些论述拾摭观之,可以看出钱钟书的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之一斑。一、写人之辩证观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大型叙事文学创作之一,其中不少记叙人物、事件之章节已具小说笔法。钱钟书对司马迁《史记》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很称赏。尤其是对司马迁善于写出人物的复杂个性给予肯定,并分析了他写人的成功所在。他认为,司马迁记事详实,写人虽“确多‘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