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守儿童"——时代的产物,当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时,作为在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我,自然也投身到这个队伍中。我班共有49名学生,其中留守孩子就有37名,我对这些孩子进行问卷调查,37名孩子都回答"十分想念父母",在对"你感到孤独吗?"的回答中有28名的回答是"是!"。面  相似文献   

2.
一、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期考试后,我对我校八年级74名留守儿童的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的考试成绩做了统计汇总,对该年级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期中考试成绩平均分分别进行统计和比较,以确定留守儿童的学习水平. 从以上统计,我们清楚地看到,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不论是各学科的平均成绩,还是各学科的及格率都低于非留守儿童.而且,从留守儿童所在班级的学习成绩排名显示,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优良水平的15人,占问卷总数的20.5%,中间水平的37人,占50.68%,较差的21人,占28.7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确处于劣势,学习成绩较低.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去年感恩节前,老师布置了一次作文——《亲情的重量》。班里的娟娟同学在文中写道:“在我两三岁的时候,父母为了外出打工,把我交给外公外婆。每当看到同学的父母为孩子送衣送伞,我既是羡慕,更是难受。我知道,出门在外的父母过得也不容易,我没有理由强求他们给我关爱,但我的内心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娟娟今年14岁,是一名农村留守女童。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社会问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打工潮席卷我国中西部地区。据统计,全国外出农民工约有一亿人。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孩子不能随父母外出,只能留在家中或寄居在亲戚朋友那里,成为留守儿童。全国约有2600多万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十多年的教师来说,我感受颇深。现在的农村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心理都有一定的问题,他们有的性格怪异、孤僻,有的内心封闭,不愿与人交流。因而,很多孩子的厌学情绪高涨,进而不愿完成学业就放弃了读书,走向社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看管,使得大批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我校现有475名在校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85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托管人,只注重其吃、穿、住、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忽视情感交流与沟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不同,大多数溺爱孩子,所以许多孩子在家根本就不做家务,或不会做家务。许多事情都是祖辈代劳,而孩子则认为祖辈为他们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不懂得尊老敬老,且缺乏爱心。还有一部分托管人,他们根本不管这些留守儿童,使得这些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对学习极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或根本不完成作业,每天总是贪玩好耍,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而夜不归家的现象,更有甚者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由于隔代教养,亲朋好友搭帮教养,从而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日渐凸现。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水平滑坡,心理不健康,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家长在外务工,心中时常有孩子教育问题这一心病未了,不能安心工作。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成为了摆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校是一所新兴的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来自县城周边农村或者偏远乡村,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942多名,占全校人数的48%,这些留守儿童中31%住在出租屋里,86%的孩子接受隔代监护,26%系单亲监护,2.3%系寄养监护。学校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也通过代理家长等方式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但是,留守孩子中呈现出来的孤僻、自卑等消极情绪,对学习的被动、厌恶,甚至恐惧等心理,以及叛逆、偷窃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调查,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留守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中间有不少孩子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加入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他们只能留守在老家,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有效监护的孩子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孩子的状况如何呢? 镜头一:生活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方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中间有不少孩子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因外出打工,无法履行父母教育监护权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我校学生762人中,现有留守儿童426人,占学生总数56%,其中有三个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由于这些孩子在  相似文献   

11.
我校是一所新兴的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来自县城周边农村或者偏远乡村,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942多名,占全校人数的48%,这些留守儿童中31%住在出租屋里,86%的孩子接受隔代监护,26%系单亲监护,2.3%系寄养监护。学校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也通过代理家长等  相似文献   

12.
正"五四"青年节前夕,万州法院工会、团委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青春走基层,给留守老人和儿童一个温暖的家"为主题,组织法官看望山区留守儿童和老人。30名青年法官来到海拔1050米的万州区白土镇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五四"青年节,走访慰问了2名孤寡老人和2名留守儿童,并与他们长期对接帮扶。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 包家学校是一二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32.5亩有教职工88人,学生1400余名.学校有留守儿童676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6.3%,已入托管家园628名,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2.8%.为了让这些孩子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近三年来,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办起了全市首个留守儿童托管家园,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得到家长、社会、上级的一致肯定.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孩子却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成了孤单寂寞的留守儿童,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我们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更是责无旁贷.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我们该怎么去做呢?该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我校区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了解2014年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状况,我校召集全校2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文即是对本次调研结果进行的综述,望对我校课题组成员及广大留守儿童工作者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6.
"妈妈,快回来吧,我想你帮我梳辫子,爸爸妈妈快回来吧,我实在撑不住了,只要有你们在身边,就算家里再穷再苦,我也感到幸福。"这,是一个10岁小女孩最想说给外出打工父母听的话。女孩叫曹娟,是梁平县蟠龙镇完全小学224名留守儿童中的一名。一份沉甸甸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向大中城市转移,从而必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呈扩大之势。在我校组织的调查中,被调查家庭中98.5%的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只有1.5%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可见,“留守”是外出民工子女的主要生存形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完善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里。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18.
让爱永驻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外出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男女日趋增多,一个新型的群体"孤儿"--"留守儿童"便应运而生.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九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约百分之九十的人将孩子留在家里,让他们成为"留守子女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约有七千万这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显示,重庆目前有235万名留守儿童,其中,一小时经济圈占18%,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地区占82%,有9个区县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10万人以上.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决策探索》2014,(11):50-53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东升村,有一群特殊的留守儿童。他们出生后不久,由于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妈妈离开了家庭,爸爸又常年外出打工,因此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成为单亲留守儿童。东升村小学校长杨艳三告诉记者,东升村地处偏远,经济条件差,单亲家庭数量有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孩子母亲觉得家庭太穷,在生完孩子之后离家出走,不再回来。"他们父母基本上都是在外打工时认识并结合在一起的,母亲是外地人,来到这里看到生活条件艰苦,就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