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物理学科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大学生心理有共通之处。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外界压力与自我调节能力相互平衡的结果。从力学的视角,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各方面因素,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校园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美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起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利用好"美育"这块沃土,充分发挥美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构成的重要方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这里特指非智力因素。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他们具有鲜明的学习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如何合理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构建长效的培育体系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了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内涵及现状的基础上,试图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一定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及其所创造的物质环境所构成的总和.它对确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塑造高尚的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行为习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关键.针对当前影响女大学生成才的心理障碍,进行多方面教育,以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精神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的严峻课题,它不仅依赖于知识的传授,而强调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适应、表现和自我调适.校园环境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创设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与心理环境能够消除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自信心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大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与提高可以在评价、交往和集体活动、作决定、难题训练、发展特长、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自我暗示中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9.
自我超越是对自身能力或素质的突破,美好的心灵都必须经过自我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遗传、环境与自我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健全人格理论与大学生社会性实践需要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诸因子;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素质自我超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品质的不断完善,保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培养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仍存在问题,需要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中不良心理素质存在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大学生如何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建议,结论是大学生能够通过修养锻炼使自己的心灵更完美.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紧迫性。深入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 方法与措施,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造就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现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大学生心理保健工作,应从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广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幸福感与德育实效性关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幸福感与德育的实效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它为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德育的生活化开辟了基本路径,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注重从更新法律教育基本理念开始,积极运用案例教学,大力拓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环境,并辅之以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使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行,多管齐下,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追求生活质量,需要良好心理素质的时代。然而一项以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0%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稳定乐观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跨世纪课题已提上我国教育工作者的议事日程。研究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心理,其实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素质,通俗地说就是人对客观世界主观映象的一种承受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将会使人在经常地从客观世界中体验压力的同时积极地去适应和改造环境,从而维持最佳动力水平。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实行收费以及全面推行学分制等一系列改革,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之相适应。我认为,高等学校在大力发挥心理咨询的教育功能的同时,更要在循序渐进中使每一位大学生不断处于适应、调节,再适应、再调节的过程中,不断在量的积累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段利 《人力资源管理》2010,(10):111-112
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21世纪全面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高职生成才和高职院校做好学生教育的需要。高职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培养,而且重在培养,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可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提高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把握个性内涵入手,论证实现个性化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创造潜能的 重大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实施个性化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解释结构模型原理,把影响女大学生创业成败的20项因素构建为层级递阶结构图,从而明晰了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带来3点启示: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创业环境是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前提;②完善政府政策有效供给、搭建创业教育及服务平台是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保障;③培养女大学生自我实现、追求独立和良好心理素质等优秀品质,提高女大学生个体及团队的专业技能、决断能力、创新意识、资源整合水平等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