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是矫治大学生网瘾的关键环节.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的网癌动态跟踪反馈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网络技术反馈系统、群体自律反馈系统与人机反馈联动系统.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高效运行能够突破大学生网癌时间难掌控、网瘾对象难发现、网瘾行为难把握等瓶颈问题.网络自动跟踪反馈的网瘾警示教育制度、群体自律跟踪反馈的自我教育制度与人机反馈联动的疏导教育制度为大学生网瘾矫治跟踪反馈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浅析“网瘾”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瘾”是对网络的一种特殊的依赖和喜好,是由网络引起的人们心理上的变形,对在校大学生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瘾”,要因势利导,发挥“网瘾”学生的一技之长;要智者假物,引导“网瘾”学生网络成才;要加强“网瘾”学生的“网德”教育;要加大管理力度;要了解“网瘾”学生的思想问题,对症下药,做好心理疏导以及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自身心理发展规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形成网瘾的成因,并提出了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思想教育、给予家庭扶助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之一。但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对手机过于依赖,逐渐产生了手机网瘾,阻碍了其后期的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从大学生的手机上网时间、大学生的上网地点和工具使用情况、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大学生的网络体验情况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网瘾现状,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大学生手机网瘾的预防、心理治疗的策略及措施,希望以此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手机网瘾的戒断。  相似文献   

5.
建立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给自身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必须从治本入手,建立心理、学习、就业援助体系及运用现代“脱瘾”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从而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网瘾问题相当严重,而网瘾防治方法却呈现治理主体单一、协作性差、效率低等诸多不足,难以有效治理网瘾.社会协同治理倡导多元主体协同行动,优化网瘾防治机制,有效整合治理资源,进而高效防治大学生网瘾.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贫困生网瘾这一特殊现象的成因,主要从贫困生家庭层面、教育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了相关分析,这为进一步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开始步入网络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因之受到影响,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的负面效应有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当前网络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来说,当首推大学生上网成瘾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原因,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几方面入手,对大学生戒除网瘾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普遍化 ,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试作弊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成因及社会成因。针对其成因 ,要从大学生自身、教学体制及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几方面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障碍是当代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目前,社会、学校,家庭各种因素的冲击,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加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从七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从五方面探讨矫治措施,以消除他们的困惑和矛盾,培养健康心理,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阈中的青少年网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极其复杂。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本文认为网络工具使用特性、网络心理需求无法满足、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及网络传播异化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要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就需要切实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努力实现高校、家庭和社会有机联动,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既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给大学生道德带来了一些消极的负面影响。探寻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成因,是积极利用网络、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既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又有它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一些身心问题与网瘾有关.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不能忽视,应尽快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止身心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们将大量时间耗费在手机上,大学生移动网瘾的泛滥对高校基础课教学构成严峻挑战。为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应当千方百计确保到课率,教学内容紧接"地气"、注重师生互动与翻转课堂,合理安排实践教学,适时利用手机辅助教学,并将网瘾防治教育渗透于基础课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以北京5所高校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信息时代,人们开始借助网络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意愿、维护自身利益,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参与政治活动的新方式。大学生文化水平高、网络知识丰富、民族意识强、参与政治热情度高,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对北京5所高校469名学生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基于此,探索性地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并从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角度,提出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失业日益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从现象入手,通过与前两次大规模失业的对比,从宏观经济状况、教育管理者、及大学生自身等角度全面分析了目前以高学历、年轻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失业的主要成因及其特点,并从传播学角度提出加强全社会媒介素养,从源头上分流高校大学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分析价值判断的内涵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并从切实建立新型校园网络文化表达形式、创建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提高大学生在网络浪潮中的判断力三个方面探讨引导大学生明确网络价值判断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探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旷勇  李建军 《云梦学刊》2005,26(4):103-104
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给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大学生存在道德感弱化、情感反应障碍、网络人格异常、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表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可从网络本身的特点、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等方面加以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应对措施可从优化大学生网络环境、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及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学习成绩后进生、网瘾学生及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出现偏差的机率更高,所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点对象,这部分学生统称为特殊学情学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与此同时,网络成瘾也正成为困扰教育和社会的一个难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成因及危害,实施行之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