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太太自幼丧父,在灾难面前,她一次次流泪。可是,太太告诉我,对于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的孩子来说,现在还不是最为痛苦的时候。我问她,什么时候最痛苦?  相似文献   

2.
生日卡片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14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豆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  相似文献   

3.
小木棍儿     
国庆放长假,小外孙女回来了。我问她:“每个星期还去奶奶家吗?”她冷着脸说:“不去了。”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咬着牙说:“我不喜欢她,我恨她!”“啥?!”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惊讶。过去孩子每次回来提到奶奶,都赞不绝口地夸奶奶好,说奶奶和  相似文献   

4.
偕母亲逛街     
今天是双休日,见天气不错,便去外面租了一辆车,对母亲说:“娘,今天我们带你出去逛逛。”母亲穿戴好,却犹豫了:“唉,我一个老婆子逛啥?还是呆在家里看门吧。”我和妻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硬是把她拥上了车。母亲这辈子真不容易,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人,给我和哥哥成了家,供姐姐读完了大学,并伺候着丧妻多年的叔叔,直到他去世。母亲得知我们要雇保姆看孩子,又执意随我们进了城。她说,“找人看孩子要花钱,我是孩子的奶奶,照看孩子是我份内的事。”母亲来到城里三年有余,从没踏出家门半步,也从不去左邻右舍串门。每日为我们洗衣…  相似文献   

5.
刘姿含 《社区》2012,(12):35-36
吴女士最近相当头疼,自从她去年生了娃娃以来,半年时间,已经换了五六个保姆了。“不是我挑剔,找个好保姆真是太难了!”刚刚生完孩子的吴女士,为了让孩子得到好的照顾,在家政中心找了一个星级月嫂,每月支付她3300元。有个周末,吴女士一家带着月嫂去公园玩,晚上回来后,月嫂对吴女士说:“我一个月有4天的休假,这个周末我们出去玩,算是加班呢,还是调休?”  相似文献   

6.
你有凉茶吗     
蓝天下,经常有被阳光遗忘的角落,看看我们的周围,是否有缺失爱的人。我的班级就曾有这么一个孩子。她叫Q。我不喜欢她,现在的女孩子没一个像她这么懒的。头发没有幸福孩子的光泽,衣服也没有其他孩子的鲜洁,更重要的是,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她经常一个字都不写,今天早上告诉你忘了带,好吧,给次机会,下午带来,隔天早上,还是不见踪影,再问之下,说是丢了,满腔的怒火  相似文献   

7.
赵倩 《社区》2005,(9):50-51
王莲香与年长她10岁的老刘结婚时,对方已有一男三女四个孩子。夫妇俩含辛茹苦撑持一个家,把孩子培养成人。如今,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对王莲香也很孝顺,十多岁的孙子和外孙子也围在她身旁,奶奶、姥姥叫个不停。可王莲香却心事重重,常常在老伴面前流泪……“后妈”成了她的心病前几天,王莲香的老邻居去世了,她跟着去开追悼会,回来后就在老伴跟前哭。老伴问她为什么哭?她说,要是哪天你先走了,我怎么办?孩子不是亲生的,他们能管我吗?这使老刘想起了半年前邻家张老太太病故了,她也是后妈,办葬礼时,王莲香见到她养育的孩子们都没哭,回家就闷闷不乐。…  相似文献   

8.
孩子希望自己的老爸、老妈是最好的老爸、老妈,老爸、老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孩子。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是老爸、老妈心中的好孩子呢?什么样的老爸、老妈是孩子心目中的好老爸、好老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吧!讨论刚刚开始,欢迎更多的好孩子、好老爸、好老妈参加到我们的讨论中来。孩子眼中的好老爸、好老妈王小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只要能和我们成为朋友就最好了。但我一看到我老爸的时候就觉得他太威(wēi)严,不敢和他说话,我也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其实他对我也挺好的。饶冬阳:给我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在家里人人平等,家里…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真理     
《北方人》2008,(4)
凑合还是分手?一个婚姻不和谐的朋友在这个哈姆雷特似的问题中拖了5年之后,终于和丈夫离了婚。她告诉我为什么能够下定决心。"因为孩子。"她说。"以前不离你不是也说为了孩子吗?""但事实并不是我认为的那样。"她说。她找出一封信,浅绿色的信笺上印着可爱的小狗卡通图案。"上个月15号是我们结婚16年纪念日。这封信是孩子送给我们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
我女儿已考进交通大学,在高考期间的那段日子真是令人难忘。孩子紧张,父母也紧张,一家人的生活似乎都在围着她转:她要看书了,我们就不能看电视;她要背英语了,我们就不能说话;她要翻试卷复习了,邻居、朋友们不敢来串门。虽然这样,女儿的心境还是不好,学习效果不大,我们非常着急,不知父母该如何做好孩子们的后勤工作。记得临考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我就和单位曾也是“家有考生”的同事谈起,结果大家七嘴八舌,互相交流,互相启示,倒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回家一试,果然不错,现把所谓的经验整理一下,供参考,想必能起到一点作用。高考期间,考生一定要做到三要: 要吃得好!要睡得好!要动得好!  相似文献   

11.
张垣 《百姓生活》2008,(11):20-20
在我们学校,乃至我们这个小镇,能拥有专门理发师者,非我莫属。这个理发师就是孩子他妈,我的她。我和她,本是银河边的"牛郎织女",分在两地工作。直到孩子6岁时,我才踩着"鹊桥",从遥远的地方调到了她工作的学校。那时时兴勤工俭学,她用带的班级学生拾的"三残花"(田边、路边、枝上残留的棉花)的  相似文献   

12.
青涩岁月     
斗心眼或许有益,因为它伤不了心,也伤不了眼,还活动了脑子。虹虹爱看小人书。她看小人书时入迷的模样好俊。我攒着零花钱,买了一本《小李飞刀》,故意在虹虹面前显摆。虹虹来借我的小人书了。我要求她就在学校的小河边看。她听话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是成年人,那么,你是否让孩子知道你的收入是多少?你是否对孩子讲述过“金钱观”?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要买高档衣服时,吃喝要讲排场时,你若不满足他(她),他(她)便会哭闹不休? 许多人在孩子面前,往往“谈钱色变”,他们不愿让孩子过早地沾上“铜臭”味。可是,本溪市明山区联丰小学少先大队,却偏偏要让队员沾一沾这种“铜臭”。来到联丰小学,大队辅导员高老师对我谈了这样一席话:“翻开美国的《财富》杂志,我们能从其中找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6,(1)
我想,我一生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妈妈。她给了我生命,也教我怎样做人。妈妈的一生非常坎坷,可她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一丝软弱。妈妈16岁从女中参加革命,因为是地主出身,到了革命队伍里也要背负政治压力。比如入团、入党等等,都不能和出身好的同志相比。可妈妈从不自卑,她说自己的路要自  相似文献   

15.
正在美国给表姐带小孩的姨妈回国了。她讲了一件因给小孩子穿开裆裤上街被抓的事,说至今还心有余悸。姨妈说:在中国,小孩子哪有不穿开裆裤的?把屎把尿也方便。所以我想也没想,把外孙的封裆裤全拆开了。有一天,我带孩子去公园玩,孩子玩累了,我们坐在路边休息,孩子说要小便,我就叫他撤在花坛里。没想到让一名路过的白人女子看见了,她惊讶极了,哇啦哇啦地冲我说个不停。我听不懂她说什么,便没理会她。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她和一名警察走过来,他们  相似文献   

16.
今天,笔者接到朋友一个电话,她似乎是用颤抖的声音在告诉我:我被选为单位的工会副主席了,我们见见面好吗?我一听,一下子眼睛有点湿润,像她这样的能先上一个大单位的工会干部,真不容易啊。她个性很强,工作能力也很强,特别肯吃苦。但不知为什么在单位里的人际关系较糟糕,她似乎没有朋友,她甚至感到自己在这个单位里已不能生存下去了。她好几次在我面前默默地流泪:“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我老是拼命的干,但上司不见得喜欢我,连老百姓也和我合不来,我该怎么做呢?”说着说着,泪又无声地流了下来。我当时的确不知如何安慰她,分析来分析去也分析不出一个名堂来,你说,她有错吗?工作那么努力又能吃苦,什么  相似文献   

17.
老妻     
洪昉 《老友》2012,(9):42-42
那天,老妻端着小板凳,拿着剪刀坐到我面前,把我的一只脚搁在了她的腿上,要给我修剪脚趾甲呢。我说:“我自己剪。这种小事也要你来做,那不得把你累坏呀?”她瞪了我一眼:“你会剪?等会儿剪到肉,会疼得你几天不能走路呢!”温暖的责问使我语塞,我只能嘿嘿地笑一笑,然后孩子般地听凭她摆布。  相似文献   

18.
那时候,我一直对苏芽耿耿于怀!当初,妈妈病重的时候,在我们一家人莫大的痛苦面前,她冷静得近乎冷漠。她摸着我乱糟糟的头发说,要是妈妈不在了,给我当女儿吧。  相似文献   

19.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8,(Z1)
妞妞走后,我们都陷在丧女的悲痛中,家里的空气异常沉郁。我们都无法重新开始,最后,我和小雨分手了。这时,命运之神把红送到了我面前。一个柔柔亮亮的声音在电话里说,受某报的委托,想对我做一个采访。我答应了,因为她是我们所的研究生,算得上是我的师妹,何况她的声音真好听。见到她,我吃了一惊,一个女博士生,竟这么年轻,像个还在读本科的漂亮女生。她开始采访,我认真不起来,同她开着玩笑,使得她常常忘记要采访的问题,一再去看准备好的小纸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