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前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海新 《学术论坛》2006,(12):60-63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热点,文章通过展现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一些基本成果,揭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关于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价值的生成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价值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文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客体的公共效用、主体的公共表达和具有公益导向的普遍规范。公共价值的凸显以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危机、合法性危机和全球化危机为背景;公共价值的生成以物的公共性为客观基础,以公共理性为主观条件,以公共领域为社会前提;公共价值的实现以公共治理为理想途径,以心性修养为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公共领域往往使公共讨论流于形式,而网络媒体作为公共领域的新机制,特别是Web2.0媒体为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理想的论辩环境。有关热点事件的微博讨论展示出网络讨论的公共性、开放性、批判性和理性色彩,这表明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已初具形态。相对传统的传媒公共领域而言,这一公共领域在地域空间和议题范围上都有所扩展。尽管如此,这一公共领域仍然是局部性的,它对于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作用仍然有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中国学者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当前我国传媒与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脉络,从传媒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构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前景以及路径选择等几方面勾勒出当前我国学术界研究此问题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5.
汉娜·阿伦特是政治哲学史上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不论是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提出,还是她的理论建构及其对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都表现出了阿伦特作为20世纪杰出思想家理论创造活动的卓越之处,并以此奠定了她在公共领域思想发展史上的开创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指界于公共权利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社会批判空间,其典型的历史形态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随着公共领域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现代转型,其批判的公共性逐渐被操纵的公共性所排挤,在这样情况下需要在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式和现代格局之间进行双向调整,以化解其内部的紧张关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引起了对公共领域研究的热潮,也造成了对其理论褒贬不一的各种评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社会条件,使中国的价值论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潮流,人们在一系列问题上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甚至形成相互对立的观点。然而,全球化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价值认同主体的共生时代,使得人们极有可能会形成共同认识。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的推进,中国公共领域也获得了空前发展和延伸,对公共领域中价值认同的研究必将成为中国学者开展价值问题研究以推动价值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8.
刘力红 《理论界》2005,(9):57-58
哈贝马斯早期公共领域思想从规范与事实两个层面阐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式,以往人们的研究多集中于哈贝马斯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事实层面的描述,本文则试图立足规范视角对哈贝马斯这一思想进行解读。在规范层面,哈贝马斯一方面分析了影响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产生的前资本主义时代公共领域的规范潜能;另一方面,他又着力挖掘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本身的规范潜能,进而以此为契机批判现代社会,以之为基础构建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9.
李山  吴理财 《兰州学刊》2014,(10):74-80
公共领域是“行动者”造就的公共空间;公共性则是“行动者”生产的公共理性。这些公共领域内的“行动者”可称之为“公共人”,公共领域也就成为公共人的行动场域,公共性成为公共人的核心价值。治理是指就公共议题而采取集体行动的合作网络。现代国家治理则是实现国家政权与公共领域协同合作,在公共人供给国家政权合法性基础上,保障国家追求公共善的有效性。由此可见,现代国家治理需要由公共人建构的公共领域与生产的公共性,更需要建构公共领域与生产公共性的公共人。因此,公共人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婷  王健 《理论界》2009,(6):37-39
公共领域作为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国家之间的公共交往场所,为公众自由发表言论、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一个民主化的平台.有效发挥公共领域的民主政治功能,关键是要抛弃自我中心的意识哲学范式,重新建立交往理性.19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模式已经逐渐瓦解,而20世纪后期出现的网络空间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是公共领域的又一次转型.在网络公共领域中构建主体性,使网络交往行为更加合理化,是现代社会值得人们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介于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之间的一种社会批判空间,公共领域的现代转型主要体现为操纵的公共性正在逐渐排挤批判的公共性。我们需要塑造普遍的交往行为以在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式和现代格局之间进行双向调整,从而缓解公共领域内部的紧张关系,并充分发挥公共领域对现代政治运行的规范作用。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们对现代政治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领域理论是学术界分析公共舆论现象的常用工具。网络反腐中的公众意愿、诉求等,实质是公共舆论,因而网络反腐是公共领域的一种形式,并且是公权力合法性基础的重要源泉。从公共领域角度看,近些年来网络反腐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制约和监督了公权力。但当前网络反腐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以规范。规范网络反腐参与者言行、重建网络反腐公共舆论领域、完善"上传"和"下达"机制以及推进预防与惩治腐败体制改革等,是推动网络反腐规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舆论监督与公共知识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是有别于政治、经济和私人生活的一个领域 ,公众可以在这一领域表达对于社会及国家事务的看法。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我国的公共领域非常有限。舆论监督也只是限于媒介监督 ,而且由于观念的偏差 ,目前的媒介监督仍存在两个观念误区 :一是仅仅把媒体视为传达政策的传声筒 ,二是仅仅把媒体视为赚钱的产业。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 ,必须有公共知识分子的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公共生活视角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切入点。公共生活哲学认为公共领域乃是私人领域中关注公共事务的自主性行动,主要是通过不同语言形式的交往沟通进行的;当代资本主义统治的合法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方面是传统的公共生活被不断蚕食和解体,另一方面是公共领域不断介入传统的私人领域,从而使公共生活的基本品质——个体的主体性逐渐丧失。公共生活中的个体主体品质是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质素。  相似文献   

15.
新闻公共领域是指以新闻媒体为主要栽体,进行传递信息、整合意见,形成和传播公共舆论,以增强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沟通、交流,达成谅解,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公共领域.新闻公共领域集中彰显了现代公共领域的监督和批判功能,并在传播思想文化,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执政党重要的执政资源之一.科学、有效地引导、整合和运用新闻公共领域是现代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培育、发展和完善现代新闻公共领域,充分发挥新闻公共领域的“喉舌”作用,通过它来传播党声、体现民意,加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舆论监督,建立执政党与新闻公共领域构建的有效互动机制,这对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实的体制下,大众传媒对公共领域的建构只能是在某些关系到全社会利益的特殊领域逐步拓展的过程。环境问题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特征的问题,环保NGO与大众传媒在环境传播过程中,使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中典型的公共议题,提高我国公众环保意识,带动了公众的广泛参与、自由交流与民主监督,对政府决策进行了系统的批判的检验,环境公共领域也因此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共领域历经了混沌萌芽、昙花一现、挤压殆尽和喜忧交织的发展历程;呈现明晰化与再封建化并存、生活化与世俗化并存、私密化与公共化并存的现实表征。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驱动国家与社会的亲和性分离;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对国家与社会的正确领导;强化公共领域发展的政府主导功能,促进其现代生长;扩大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激活社会组织对其的建构力量等,是公共领域发展的中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汉娜·阿伦特与尤根·哈贝马斯之所以能联系起来,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事实阿伦特全部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政治主线是对"公共领域"式微的强烈关注,而这无疑是哈贝马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思想最为直接的、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公共领域"概念原型在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阐释和理解,但对工业化的恐惧和憎恶促使阿伦特与哈贝马斯都到"公共领域"中去寻求解脱,"公共领域"理论可以说是对政治极权和科技工具理性的一个反动.  相似文献   

19.
陶庆 《文史哲》2005,19(2):141-149
学界对于“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之概念工具存在理解歧义与混用,“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两者均超越了中国化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特殊国情,“资产者公共领域”可能是更实际的学理研究路径。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领域中间,是一个广泛、深邃的市民社会转型地带,并呈递进式状态,朝着市民社会的终极方向演进。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理研究角度应是民间商会基础上的“资产者公共领域”,而非公共领域甚至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公共意识及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多元主体共生、共存、共享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现代公共意识.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的现代公共意识并不尽如人意,并且给社会造成了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提升社会的现代公共意识.基于此,本文考察了现代公共意识的定义、内容和特征,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提升现代公共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个人自身的和谐;有利于人际之间的和谐;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