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享受孩子     
王晓 《女性天地》2008,(4):51-51
中国人有句老话:乖乖是自己的好。可现在的家长却总在强调:自家孩子怎么那么不如人呢? 看人家的孩子,八九岁的小人,中国话还说不周全呢,英语叽里咕噜鱼吐泡一样,一串一串。你心理有点失衡,是吗? 某某家的孩子书法获全国大奖,笔法老到,你后悔自己的孩子虚度光阴,对不对? 再看同事的孩子在台上大展小演讲家的风采,谈志向,谈竞争,你为你一无所长的孩子脸红了。对么?  相似文献   

2.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开启成功的钥匙,而对于父母来说更是一件省心的事,对于家庭那就是幸福的源泉了。孩子是父母未来的延续,家庭幸福的关键。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与不好,也便是某种意义上父母的成功;孩子的喜怒哀乐也是父母的喜怒哀乐。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让孩子安全     
传授基本的知识有些知识孩子须尽早知道。比如孩子的全名、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号码、邮编和父母的全名。父母应手把手地教会孩子拨打这些电话。告诉孩子独自在家要关好门,不要在电话中透露独自在家的消息。学会拒绝如果和某人的接触使孩子感到不安全,要让孩子知道脱离的办法。熟知街道情况无论何时,孩子和朋友一起结伴玩耍,应知道避免黑暗、偏僻地区,如空地或黑暗的建筑。如果有人停车说话或问路,告诉孩子离车门远一点儿。若遇搭话,告知孩子可说“不”并走开。公共汽车上,孩子应靠近司机而生并明白到何处下车。告诉孩子不要在车上埋…  相似文献   

4.
天气寒冷干燥,早晚温差大,各医院儿科门诊因感冒发烧来就诊的孩子明显增多,一些年轻的妈妈忧心忡忡。儿科医生表示,从临床观察看,经常感冒的孩子多属于脾虚,家长应有针对性地为孩子进行饮食调理,鼓励孩子坚持轻度运动,这样是可以改变孩子体质,少生病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家长,一心工作、挣钱,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他们没有想到,孩子需要的不仅是这些,孩子还有情感上的需求,以满足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伴侣(A版)》2013,(11):60-61
问:听朋友说孩子喜欢的颜色能够反映出性格,是真的吗?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玩的橡皮泥、画画用的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孩子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中外书摘》2010,(8):87-89
孩子把小朋友惹哭了,所以对方的家长打来电话说:“今天我家的孩子可是哭着回来的。”于是,孩子的父母便急急忙忙地去对方家里道歉。  相似文献   

8.
男孩的胳膊被咬了一口,是同班的一个女孩干的。 男孩的家里炸了锅!奶奶老泪纵横,颤巍巍地托着孙子的小胳膊,心疼地往那红戳般的伤痕上吹气;爷爷气得拿拐杖地戳着地板,逼孩子父母立马带孩子去医院打破伤风针;妈妈厉声责骂爸爸是“废物”,怪他去幼儿园接孩子时没有及时找到那“凶手”抽她两个嘴巴;爸爸还算冷静,劝了老人劝妻子,又抱起儿子鼓励他别怕痛。  相似文献   

9.
只有真正的,深层次的爱才是孩子成长中的蜜,只有让孩子怀着对生活的爱与希望。自由地独自面对一切,才能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对美国人有许多先人为主的看法。比如,美国的孩子到了18岁,家长就将他们扫地出门,什么都不管;美国的孩子没大没小,还叫父母的小名,等等。  相似文献   

11.
生两个孩子     
有了“单独”家庭可生二孩的政策后,我终日欢喜。太好了,我可以生两个孩子了!平日我妈常看着我感叹:“将来我和你爸只能进养老院了。四个大人,两个孩子I怎么照顾得过来啊!”想想也是,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压力大,交通又堵塞,用在自个生活上的时间肯定减兜一旦双方父母生病需要照顾,孩子绝对是顾此失彼。但一家各有两个孩子就会好些了,一下多了两份力量。而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亲亲的兄弟姐妹为伴,多好啊!  相似文献   

12.
《伴侣(A版)》2013,(10):60-60
问:我的孩子今年5岁,偶尔会撒谎,被我发现后,他还不承认,请问我该怎么办?孩子爱撒谎是家长最头痛的事,生怕将来成了习惯。想改也改不了,其实孩子爱撒谎是有原因的,通常下面五个主要原因导致孩子爱撒谎。  相似文献   

13.
方刚 《女性天地》2006,(9):44-45
儿子方一5月8日开始上幼儿园,整整过了三个星期,到了5月29日,我们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天,方一第一次在幼儿园全天没有哭泣。在孩子入托前后,我们形成了一些关于孩子入托的经验及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一个丢失的孩子文/ 李会营我不止一次地听说过,看到过有关孩子失踪的报道,却没想到会亲手编辑这样一篇文章,心情沉重而又悲愤。找不到孩子的心急如焚的父母、失去父母的悲泣着的可怜的孩子,仿佛就围在我的身边诉说着他们令人泪湿的经历。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让它...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诊室里,常听到妈妈们抱怨:如今的孩子的心思很难猜,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为此,她们啼笑皆非,甚至恼羞成怒,认为孩子不诚实、不听话,故意跟大人作对,于是对孩子轻则训斥,重则打骂。其实,大多数孩子是被冤枉和误解了,原因在于妈妈们不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自己的孩子     
老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这话不老,从古至今,代代相承。丁克家庭的两口子既不为香火计亦不为人类忧,放眼望满园春色关不住,满目的花朵争奇斗艳的,与他们是事不关己,两人世界乐得其所。有孩子的,就不同了。 且说怀胎十月的那份期冀那个巴望,想男孩的不指望顶天立地金戈铁马伟人大师的成名成家建功业,也要他健健壮壮实实在在是条汉子有正气侠肠英雄胆,可捏可塑可造就,争气争光撑门户。想女孩的最好是天生丽质自不必说;不那么丽质的也千方百计地重塑成窈窕淑女。千呼万唤地待孩子出世,便不论小子丫头,早把他(把)当作是涅 了…  相似文献   

17.
张军霞 《老人世界》2013,(10):20-20
儿子放学回家,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说老师在今天说了一句话:没伞的孩子,就要拼命奔跑。他歪着脑袋问:“我是有伞的孩子,还是没伞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与孩子交谈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雪萍 《现代交际》2010,(3):112-112
交谈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如何与孩子交谈是一门艺术,很有学问。家长与孩子交谈的方式不同,教育效果就不一样。在此提几点建议与大家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9.
钟瑜 《当代老年》2006,(9):22-23
自从家里装了电话以后,和只身在外的孩子有点什么事,隔三岔五彼此就打个电话,当面一说,又快又便捷,而且能亲耳听到孩子的声音,那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内地和香港不少的社工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意识到,夫妻之间的不和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孩子产生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事实上也是,当父母冲突时,孩子不但会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还会感到困扰和无助。从表面上看,婚姻关系状况和孩子情绪问题,好像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不少社工在评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偏差问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