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迁移是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987年以前,我国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的人口迁移调查,每年公布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是根据公安部门的户籍登记情况汇总得到的。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9)》提供的解放以来主要年份人口迁移数据,北京市1987年迁入人口为181757人,迁出人口为126313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是18.47‰和12.84‰,净迁入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法确定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迁中心,并归纳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间模式及人口外迁中心的外迁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活跃区域为南方及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南方沿海地区是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是人口外迁中心.强势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别具有"聚而强"和"广而均"的特点.强势人口外迁中心安徽、浙江两省具有"沿海导向型"的外迁空间模式,强势人口外迁中心重庆则具有"平衡型"的外迁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3.
1985~2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是促动我国人口迁移空前活跃的主要因素 ,而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区域差异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将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结合起来 ,通过测算我国 1 985~ 1 990、 1 990~ 1 995和 1 995~ 2 0 0 0年各省区在人口迁移前后“人口-GDP”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验证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减缓作用。在此基础上 ,测算相应时段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情况下的各区域理论人口规模和人口迁移潜力 ,并分析了我国迁移人口的释放速度。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我国放开了对人口迁移流动的管制,跨省区的人口迁移逐渐活跃起来,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也开始凸显。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迁移人口的问题。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首次成为主要普查的项目。目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也已经公布。为此,本文以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迁移人口特征的变化,确定了新的人口迁移中心;此外,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证明迁入人口数和就业人数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学术界和某些实际工作部门对于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和特点,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是十分可贵的。但由于缺少完整资料,难以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很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诸如封闭式的城乡人口定居状况是否会妨碍计划性商品经济的发展,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如何,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迁移的本质特点、成因和模式是什么,这些涉及人口发展过程、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迁移过程中的空间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力方程的框架下,基于O?D模型,针对现有研究忽视空间效应的现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人口迁移中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空间效应后,不仅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人口在省际间的迁移,而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现阶段各省区间人口迁移的机制和方式。这不但是对人口迁移理论的有益扩展,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合理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指出当前学科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研究着重探讨未来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及重点研究领域。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领域应在:人口迁移、城市化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定量分析与评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下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城市化过程中乡-城迁移人口的户籍制度改革设计,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受害迁移预案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口迁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文新 《人口研究》2002,26(4):66-7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美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对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口迁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作了详细阐述和评价 ,指出了我国人口迁移研究应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由青年人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段成荣博士撰写的专著《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研究》一书 ,已于 2 0 0 1年 4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该书对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历史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等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研究发展比较薄弱的现状 ,着重对开展人口迁移研究的一些基本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 ;比如 ,如何更好地在我国收集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信息 ,如何根据其它来源的资料开展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 ,在以往资料不全和资料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有关人口迁移历史趋势的研究 ,如何将…  相似文献   

10.
社会排斥视角下移民问题研究:理论发展与欧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叶青 《西北人口》2011,32(3):88-9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走向统一的欧盟还是正在加速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轨道的中国,都经历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并引起广泛的学术界讨论。已有的研究对人口迁移的动因、方向、迁移的人口学特征、劳动力市场重组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然而关于迁移人口的社会排斥问题分析还较少。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关于人口迁移与社会排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内部迁移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野。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欧盟人口迁移的历史背景以及移民危机的产生;第二部分提出迁移背景下的社会排斥问题;第三部分从劳动力市场和福利国家两个角度分析了迁移人口社会排斥的机制与特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Population movement and city-suburb redistribution: An analytic framework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lliam H. Frey 《Demography》1978,15(4):571-588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nalytic framework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movement differentials and plac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and aggregate mobility levels and city-suburb population change (in size or composition), on the other. Application of this framework using census data for individual metropolitan areas allows the analyst to decompose population changes due to net migration into contributing mobility streams and their component rates which are subject to unique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 influences. The paper provides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ationale for the framework, illustrates its use with 1970 census data, and discusses its implications for empirical research on city-suburb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2.
婚姻迁移是我国农村人口迁移的重要方面,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农村人口的婚姻迁移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四川盆地农村人口六十余年来婚姻迁移的空间演变情况,发现婚迁距离总体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受教育程度和婚前从业状况对其婚迁距离有较明显的影响,经济动因在婚迁地域选择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农村人口婚迁空间演变带来的影响中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从宣传引导、政策调整、经济扶持、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可以度量我国劳动力迁移对收入水平提高程度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证实劳动力迁移可以大大提高迁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对于缩小地区、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口特征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积极作用,稳定有序的劳动力迁移对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4.
Using data collected by Center for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in 2009 in Chaoyang district of Beijing, Donggua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Zhuji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do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addering migration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loating population’s geographical laddering migration, occupational laddering migration and family laddering migration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Geographical laddering migration is influenced by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migration experience and pathfinder effect of parents. Occupational laddering migration is influenced by migration experience, stability of occup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local residents in destination. Family laddering migration is influenced by family member’s characteristics, area of arable land, migr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number of relatives in destin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国家计生委2011年对吉林省中朝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非参数及半参数的生存分析模型对外流人口特征、流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人口外流对该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个体是外流人口中的主力,且韩国为其主要流入地;民族因素显著的影响个体选择,但性别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尽管外出个体汇款对该地区GDP有一定贡献,但劳动力的严重流失不仅抑制了当地经济长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因此,为了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当地政府在为吸引高端人才、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避免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进一步外流,以期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终身迁移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生地”是用来收集人口迁移信息最常用的调查项目之一。中国以往的人口普查中一直缺少这一调查项目 ,这使得利用出生地资料对人口迁移状况进行分析在国内一直是个空白。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在中国人口普查史上首次调查了人口的出生地信息。本文主要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的出生地资料 ,对中国各省人口的终身迁移水平、流向以及不同年龄人口的终身迁移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将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城市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使用非线性分层模型分析了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个人基本特征、经济状况、流动特征对户籍迁移意愿存在单独的影响,流入城市特征不存在对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直接影响,但通过流动人口个人层面特征跨层交互作用于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有子女随迁和在流入地居留时间越长的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越强,流入地的教育公共服务质量越好越会强化这种倾向;已在流入地购房、受教育程度越高、女性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更高,流入地的人口规模越大越会加强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市和江阴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实地调查,从流动妇女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和流动经历特征分层分析流动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年正常女性;从人口社会学因素来看,未婚、无小孩、年轻的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从流动经历来看,常回老家者、和家人同在一个城市者、对生活状况满意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