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朝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促成了西曲歌的繁盛,随着社会的变化,西曲歌也随之衍化与变异.但无论如何衍变,它始终保持其基本音乐艺术特质而继续流传,直至当代荆楚民歌,其中仍然具有它的艺术品格.当我们将西曲歌中的"和声"与"送声"与当代荆楚地域流行的"五句子"与"穿句子"的歌唱形式进行比较时,不难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和声衬词以当地人们习惯性的语气助词为主.这种民歌表演形式,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其领和相间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西曲歌和"五句子"、"穿句子"都继承了古荆楚民歌的遗传因子,共同传承着荆楚民歌体制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2.
倚歌产生的时代可上溯至刘宋时代或者更早;音乐上采用独唱形式,乐器仅限于铃、腰鼓和吹奏乐器,常与西曲中的舞曲穿插在一起表演;其歌辞体式明显受到吴声的影响;从地域角度来看,西曲中的倚歌和舞曲主要产生于荆、楚、樊、邓之间,但同时又与吴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与南朝时期地域之间频繁的商旅往来以及统治者的个人爱好等颇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乐府歌辞在中国古代民歌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论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南北朝乐府歌辞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意在探讨其各自的源流及在当时的活跃状况.北朝乐府数量较少且音乐承袭前朝,乐器多为中原特色,歌辞基本为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创作;南朝乐府数量繁多,皆由民间徒歌披之管弦进而发展成熟,吴歌、西曲从其发生地吴越和荆楚扩展至朝廷上下.南北朝乐府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兮"是楚辞中一个特殊的拟声词,在上古楚歌中多作舒缓之声,造就了楚歌曲句回旋、语气舒缓的特点。在乐府中"兮"常作为和送之声,融入了楚调与西曲回环往复的曲句之中。在近古以后的俗曲中,"兮"化为婉转之声。从乐音变化的角度看,"兮"是抒情的象征,起自远古,流宕至今。  相似文献   

5.
燕乐的名称需要重新界定,燕乐的本质为外来胡乐,曲词并不产生于燕乐胡声,而与六朝江南清乐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隋代初唐的燕乐,是以胡乐为主体、以大曲为表演形式的宫廷俗乐;盛唐时期的曲子,乃是经过法曲变革之后所形成的以清乐(吴声西曲)为主体、以声乐为本质属性,以内宴、家宴为主的音乐品类.  相似文献   

6.
黄淼 《山西老年》2008,(11):48-48
川里龙啸山外声,滔滔九曲贯珠明。声击魂舍牵魂走,浪戏游人踏歌行。欲锁狂嗷岩嶂裂,忽而一弯清吟声。侠骨柔肠心底软,滋润游人不吝情。游武夷山龙川峡谷@黄淼~~  相似文献   

7.
服装表演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音乐作为情感艺术为服装表演中意境的创设、气氛的烘托、情绪的渲染等提供了声态音响效能。本文旨在探求服装表演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揭示两者相互依存并达成契合的美学基础;在此基础上剖析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在服装表演中的表现特征。这对于研究音乐在服装表演中的实际运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在传统的"玄言山水诗人""酷不入情"等诗歌史形象背后,还有一个虽不明显但却重要的与南方新兴乐府相通声气的方面。谢灵运诗集中三次写到南方歌曲,其中更有描述南方时曲的纪实之作。他也作有几首抒情性的五言四句体诗。不仅如此,他在山水诗中也多次穿插抒情表达,这比他少量的通篇抒情之作更加重要。他的诗中与吴声西曲歌词有大量的"相似诗句",可能存在相互脱化关系,这是我们考察他与吴声西曲相通之处的材料。这些相似诗句主要体现于抒情方面,如"以大的数目字形容内心情感的缠绵纠结""对内心缠绵情感的形象化""与人共度春天的愿景"等。其次表现为写景方式方面的相通。晋宋之际的诗歌变化,有玄言诗内部演化出山水诗和诗歌外部吴声西曲音乐系统催生出新的诗歌类型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后来演变为齐梁体。而这两个方面,早在谢灵运那里就已经在相互渗透了。  相似文献   

9.
踏歌是在中国古代各民族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也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种舞蹈在古代分布在三个区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如今,踏歌在内陆腹地销声匿迹后,却在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仍然盛行。通过对踏歌的特征、文化传播带和在民族舞蹈中的遗存的论述,以揭示踏歌的历史作用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荆楚文化是加强湖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加强未成年人荆楚文化教育要做到“四个统一”:荆楚文化教育与中华民族文化教育的统一;荆楚文化知识教育与荆楚文化精神教育的统一;荆楚文化的学校教育与环境熏染的统一;弘扬荆楚文化精华与批判荆楚文化糟粕的统一。加强未成年人荆楚文化教育的途径有:营造荆楚文化氛围、利用文化产品来宣传荆楚文化、荆楚文化进课堂以及建立荆楚文化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