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它以自然本体论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主要是一种社会本体论,即阐明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本原和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的本体论.实践美学以实践本体论为自己的本体论基础,使得实践美学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从这样的哲学、美学观点出发,文学本体论同样应该是一种社会本体论、关系本体论:文学的本原和存在方式离不开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社会实践;从存在的本原上看,文学的最终根源是物质生产及其转化为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从存在的构成方式上看,文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过程;从存在的现实方式来看.文学是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结晶——审美意识形态的话语存在.唯有实践本体论可能克服古代传统形而上学的实体本体论和近代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主体和客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和客体的关系及其统一之中来审视文学,把文学如实地还原为"对象世界-作家-文学作品-读者"的实践统-整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思想是:第一,实践是客观的。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物之间进行的物质活动。第二,实践是能动的,是人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意志、信念为动力,自觉地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既表现为主体人的物质力量对客体的作用,又表现为主体人的精神力量对客体的作用。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是不断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第四,实践是革命的,它既能使客体发生变革,又能使主体得到革命  相似文献   

3.
甄红菊 《社科纵横》2012,(11):15-17
新时期应当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增强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文化软实力语境下,应当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内涵,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整体认同;应当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在社会意识系统的统摄地位,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与人对话的能力;应当探索马克思主义话语的阐释路径,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诠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战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这是对人的主观性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的第一部专著.作者根据把社会存在解释为人们实践活动,根据社会存在本身中主客观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现实的主客观性来理解人的主观性问题.作者注意的中心是社会决定和人的积极性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客观决定也包括一种特殊的决定,即作为主体人的活动本身发展的决定.人的主体不是社会存在的再次复现,但它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主体的社会存在本身.这样提出问题是有道理的,其目的是要克服某些著作中有时出现的以消极反映和完成"环境"要求的精神来解释人们行  相似文献   

5.
戚杰强  代晓丽 《创新》2015,9(1):67-70
认识不仅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还包括主体对主观世界的反映。主体、客体、中介是认识的影响因素。信仰是一种认识活动和反映客观存在的精神状态,同时还是一种确信态度。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确信态度,终究属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范畴。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主体与客体在中介影响下相互统一的过程。主体、客体和中介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象理想这样的社会意识现象,应属于历史过程中最重要的主观因素.理想如同所有的社会意识一样,对于社会存在来说,是第二性的和派生的,是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形式.理想和历史认识的相互作用理想是社会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的特点在于通过应有的事物与现存的事物的辩证法反映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因此它也是反映主体根本需求和利益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其理论资源的丰富性和现实意义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其真正本质与独特意义并未被学界完全把握。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可界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种既坚持马克思思想又对其作出创造性阐释、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对其历史进程进行反思批判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运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意义在于它是一种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并对现存社会主义进行反思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坚持马克思话语并重新构造其话语解释力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本土化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一种具有国际理论视野从而不断寻求理论超越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的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探索中,在对德国为代表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批判中,始终将意识形态问题的唯物主义究诘作为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他们执守“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根本思想原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相互联系界说意识形态的反应机制和社会功能;从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体互生成、互规定的关系界说意识形态的主体性机制和阶级属性;从社会意识的存在样式及其知、行关系界说意识形态的认识特征和实践性品格。由此,构建了解释意识形态现象的三大向度与九个视角,阐明了理解意识形态的思想原理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贺根民 《唐都学刊》2013,29(2):104-107
自成体系的选文式文论杰构《文论十笺》,创建了一种运用现代意识来整合传统文论资源,进而打造立足民族文化本位的文论体系.它标领了现代语境中古代文论书写的新模式,《文论十笺》的体系话语对检讨当下文论研究的困境,促进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尤其是80年代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处于激烈的理论转向之中.这些转向在归根结底意义上都是历史认识论转向的结果,它们涉及历史叙事的主体和客体、历史性(过程)与共时性(结构)、内容和形式、实体和话语四种基本关系.在这些关系上,主流马克思主义坚持了客体、历史性、内容和实体的路向,西方马克思主义则转向主体、共时性、形式(结构)和话语.当代,激进主义在话语上的异常增殖,就其理论方面的原因来说,便是在多种历史叙事类型上的摇摆,并且正是这种摇摆为多元主义的泛滥提供了氛围.这种摇摆的政治后果是,理论得到发展,但却失去了诊断并干预社会历史事件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一能力的丧失,理论才转向自身而对真正的现实漠不关心.我们提出从历史叙事的角度观察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问题,正是为了在理论上提出对各种新话语之吸引力的警觉.  相似文献   

11.
任何社会从其构成来说,都包括物质的方面和精神的方面.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相似文献   

12.
胡风的以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范畴的文艺思想有其哲学和美学基础。这种哲学美学基础的形成既有着复杂的自身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背景 ,也有着作为理论话语资源上的复杂的理论背景。但胡风确实又力图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来理解文艺的哲学和美学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胡风关于作为主体的人的论述和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论述 ,对他的主观战斗精神与创作主体的观点进行哲学和美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理论界开展了对思维方式问题的讨论。本文仅就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关于思维方式及其构成要素1.什么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作为哲学认识论一个重要范畴,思维方式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从思维主体看,是主体在进行思维活动中所采取的模式或样式,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看,是主体把握客体、通向客体,得以实现和完成的工具或手段。2.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改造现实的人类活动形式之一,它是以  相似文献   

14.
一近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型社会逐渐被现代型的社会所代替。社会进入了动荡期、振奋期、发展期,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中国宗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  相似文献   

15.
所谓思维模式,是反映一定阶段人类认识能力和特征的思维要素结构和方法论原则.它既是主体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积淀.又是主体搜集、整理信息,把握客体的思维框架,是思维的横断结构。它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民族心理的深层次构成因素之一,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不同的民族,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历史不同 ,因而思维模式的个性差异非常明显.成为各民族发展特色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中国传统哲学,不论道家或儒家,都强调整体观点。”①他们大都从整体出发思考问题,其哲学体系中的“阴阳”、“五行”、“道”…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肯定当代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有必要对当代西方文论本身进行辨析,考察其应用于中国文艺实践的有效性,并最终思考中国文论的重建问题。当代西方文论的主要局限有:脱离文学实践,用其他学科的现成理论阐释文学文本、解释文学经验,并将之推广为普遍的文学规则;出于对以往理论和方法的批判乃至颠覆,将具有合理因素的观点推延至极端;套用科学主义的恒定模式阐释具体文本。当代西方文论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差异、伦理差异和审美差异,这决定了其理论运用的有限性。中国文论建设的基点,一是抛弃对外来理论的过分倚重,重归中国文学实践;二是坚持民族化方向,回到中国语境,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论遗产;三是认识、处理好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关系问题,建构二者辩证统一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实践作为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决不只是一种反映,也不是反映的总和,而是一个发生在人与外部世界的不断扩展着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中的开放过程,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结构中,又必然地包含有主体和客体两极因素,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实践过程、实践结果等要素。这一点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确认。但问题在于,实践这一动态结构是如何建构起来的,组成实践结构的诸要素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又是如何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 实践是由主体和客体以及中介着…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改变了早年以"内容广泛的实践"为中心概念来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做法,把劳动目的性作为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础,认为由于劳动的目的性特征,社会存在才是其所是,由此,马克思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社会存在进行了本体论阐述。劳动目的论的设定,使其成为每一种社会实践的范型。关于劳动的目的性,卢卡奇实际上已区分了内在于劳动活动过程的目的与劳动的谋生目的,并深刻阐述了前者对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意义,进而将其视为人类自由的本体论根据。但他并未明白劳动的谋生目的正是被马克思纳入到社会存在范围中的自然概念,即作为先在性的自然的社会表现形式;同一劳动的两种目的设定,形成劳动二维结构,展开了历史辩证法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运动。这一理论缺陷使卢卡奇未能把劳动的谋生目的与外化、异化劳动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取向作统一的、历史性的把握,未能揭示历史辩证法的本体论根据和多种具体形式,造成其社会存在本体论体系建构的整体性缺失。但卢卡奇思想的缺陷不会遮蔽他从劳动目的性视阈对马克思哲学研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历史研究中的三重主客体关系袁林作为现实的曾经发生过的社会运动过程,历史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积淀,而实践本质上就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具体形态。作为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过程,历史研究不过是历史学家认识活动的积淀,而认识本质上也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种具体...  相似文献   

20.
《求是学刊》2018,(1):136-142
阐释行为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理性认知,当这种理性与社会领域的公共性交融而集凝成人的公共理性时,在本质上它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物质世界进行理性认识的自觉意识;在实践上它是作为基本主体的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体认、忧患与建构的自觉意识。只有在公共理性这个场域,文本的意义才能得到正确判断和理解,阐释才能获取合法性的身份。在人类的阐释行为中,公共理性的目的:一是满足阐释主体的理性认知要求,让其成果为有理性的存在者所共享和公用;二是促进阐释客体达成意义的确定性,限制人们依据自由法则进行的形而上学式的阐释。由于在阐释行为的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误读,阐释的公共理性因而具有范式价值和意义。在获取事实的认知规范阶段,它在于认知、理解和确证混杂的、异质的、重合的乃至矛盾的文本意义复合体,为促使人们的阐释行为形成真理性的理性认知奠定范式基础。在确证知识的认知规范阶段,它在于反对虚无主义阐释,建构一种人际间的阐释理解关系,以自身的公共性发现文本的共性,进而形成关于文本公共性的理解和共识的范式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