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大致可以有三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存在、发展维度;社会发展规律维度以及人的需要维度。人民群众是实践创造的主体,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和决定者,实际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人民群众是价值的创造主体,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必然结论,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价值创造的本质和源泉。  相似文献   

2.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一个重大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的要求,是时代潮流发展的要求,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要求。因此,一定要坚持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一定要把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与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确实营造出一个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要用长效机制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激情和智慧,以制度创新来维护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其利益。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振兴,必须要更好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好地、无拘无束地发明、创造和创新。必须要始终一贯地坚持自主创新。其实时代的最新潮流,就是人民群众的创新潮流。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的和不竭的动力源泉。在新世纪,为什么要更好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如何更好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着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殊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全球经济、科技、信息化发展十分迅猛、综合国力的较量及其整个国际竞争力发展白热化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我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工程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尤其是理论学术界,充分认识、深入讨论如何更好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更好地带头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成为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光辉典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6,(3):10-12
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关键举措,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必须充分认清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支持者,改革理论、政策的制定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坚持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完善改革的动力机制,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世波 《学术交流》2006,(12):46-48
前苏联共产党在执政期间脱离群众,政治、经济政策失误,党的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最终丧失了执政地位。而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始终坚持人民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敢于承认执政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关于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育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话语体系,其现实起点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介入视野、进程把握和效果评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起点应该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科学阐释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增强人民群众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普及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改进学风,采取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对党忠诚,首先是对党的宗旨的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路线。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这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一个政治要求,也是一个行动标准。因为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地方干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能够代表群众根本利益方面去做。贵州在全国还是一个相对落后地区,贵州的  相似文献   

8.
李抒望 《创新》2010,4(1):92-94
所谓党的执政能力,其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切能力,都是为人民执政;一切能力,都要为人民执政。归根到底,党的执政能力要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中来,要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实践中历练,要在严酷的反腐败斗争中提升,最终还要由人民群众来断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过程艰苦。  相似文献   

9.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不断夯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必须始终坚持相信和依靠人民的群众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代表人民的权力观,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政策观,作决策、定政策,自觉地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者。  相似文献   

10.
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德辉 《创新》2007,1(3):54-57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政府应从“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与方式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思想是对邓小平人民至上思想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至上的思想贯彻其理论体系始终.他认为,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每个党员的最高行为准则;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最宝贵的力量源泉.邓小平人民至上的思想为我们党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林识音  邓珊 《创新》2009,3(5):81-84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揭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解决了“两型社会’’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使得“两型社会”建设有了深厚的人文依据和理论支撑。以群众史观为指导,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必将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爱国公约运动是在1957年开始普遍推行的,其目的是为了改造不良分子,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改变旧的、落后的风俗习惯,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增强人民内部团结,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爱国公约是经过人民群众民主讨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由人民群众互相监督和在人民调处委员会的监督下贯彻执行,对提高人民觉悟、促进生产、移风易俗、减少纠纷、加强人民团结、预防犯罪和加强法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汪文甫 《探求》2011,(6):36-42
本文阐述了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含义及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原理"观察领导核心与人民群众两大社会有机体的关系,提出了社会引力定理,指出:一方面,领导核心与人民群众的质数越高,则社会引力越大;社会引力同领导核心与人民群众的质数的乘积成正比。另一方面,领导与群众的距离越小,社会引力就越大;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小到"接近零",则社会引力就趋近"无穷大"。  相似文献   

15.
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履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根本之举。要更好地密切党群关系,就要不断健全提高党员综合素质的教育机制,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性;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监督机制,保证权为民所用;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保障机制,确保服务群众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正武术乃中华文化之瑰宝,足以令中国人引以自豪,令世人为之仰慕。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武术得到健康的发展,并成为了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重要项目之一。辽宁作为体育大省,武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随着人民群众对学习传统武术的需求,辽宁各地相继创办了众多的武术学校,人民群众的习武愿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相似文献   

17.
(一) 对党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从根本上讲是由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一致性所决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党再无自己的特殊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这一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是胜利之本。在当前实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能否保持党同群众血肉相联的关系,是各级党组织、共产党员、国家干部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这对于保持大局的稳定,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处理好领袖与群众、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领袖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要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民众在选举中的作用,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影响力,听取人民群众对党内选举工作的意见.领袖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社会冲突的激化,这就要求领袖们必须具有崇高的使命感、平常的功名心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领袖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这要求领袖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与群众的相互沟通机制,健全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利益表达机制,逐步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和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人民法庭,庄严地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恣意践踏法律的故意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重大盗窃犯宣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是法律惩戒的严肃性和人民群众正义要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