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行政审批中的商业贿赂,是权力寻租的重要表现,不仅对政府的权威和形象有很大的损害,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乃至社会正义也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深入挖掘行政审批中的商业贿赂产生的根源,进行对策研究,以便制定相应措施,有效防范、监督和治理商业贿赂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高校治理商业贿赂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贿赂严重损害高校声誉,直接危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其列入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高校治理商业贿赂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商业贿赂行为不敢为,也不能为,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教育系统的商业贿赂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学校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本文试解析教育系统商业贿赂的现状和产生的根源,从加强法制教育、重视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遏止商业贿赂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对医生及其医疗行动进行分析后认为,医生不是普通贿赂犯罪的主体,但能成为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医生收取药商回扣的行为是受贿,但收取病人红包的行为则不是受贿。最后,还阐述了医疗贿赂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鲍震云 《今日南国》2006,(24):112-113
2006年,崇左市人民医院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自治区卫生部门的部署,把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和医院行风建设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防止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结合“医院管理年”和“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创建活动,通过自查自纠查找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改善了医患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领域热点问题,打击了各种商业贿赂行为,净化了医院环境,规范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6.
从犯罪学或刑事政策的角度,探讨对我国反商业贿赂之由来、商业贿赂现象之原因以及有效遏制商业贿赂的途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世故”、我国垄断行业太多、追求最大化利益、供求关系不平衡是产生商业贿赂的社会、制度、心理、市场原因。而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借鉴国外反商业贿赂经验,综合治理,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鲍震云 《今日南国》2006,(24):114-114
大新县人民医院作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2006年4月份以来,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卫生厅《卫生行业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打击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取得了初步成效。该院领导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中央、自治区和市县的决策上来,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治理医疗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医疗商业贿赂破坏了市场竞争规则,损害了患者利益,冲击了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医疗商业贿赂博弈模型及其改进分析表明,高薪养廉不一定有效。实施商业贿赂与受贿者的收益无关,因而盯住在职收入低的部门主管和其东窗事发后转换工作带来的净收益都是错误的,限制受贿者的从业资格也是无效的。商业贿赂发生的概率与监管成本正相关,与监管收益负相关。必须结合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实施制度反贿,即合理配置权力结构;创新监督管理模式;规范医药产品的采购和使用制度;完善反商业贿赂立法;健全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与自律机制;完善公立医院和注册医师的补偿政策;重视发挥教育和道德的净化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治理商业贿赂是2006年我国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重点之一.从立法背景分析,商业贿赂犯罪化的刑法规制机能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了深度标准;从文化背景分析,法治文化与乡土文化的纠葛确定了治理商业贿赂的限度;从社会背景分析,公权力与私权利的错位与归位为治理商业贿赂提出了力度要求;从国际背景分析,入侵与反入侵的境况要求扩展治理商业贿赂的广度.  相似文献   

10.
公共权力异化是导致商业贿赂产生的起因,加强行政监督及健全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来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体系,进而从源头上预防国家公职人员以公共权力异化谋求利益,产生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