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世界文学史、戏剧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人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社会悲剧,有人认为该剧是命运悲剧,这成为历来批评和争论的焦点.但只要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合当时历史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便可认识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既是社会悲剧,又是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肮脏的手>的戏剧危局与戏剧悬念、悲剧性格与戏剧时空等方面的分析,评述了萨特观念戏剧回归现实、介入生活的美学倾向以及观念戏剧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典名片&lt;魂断蓝桥&gt;成功地运用好莱坞传统叙事模式,使并不复杂的爱情故事情节遵循一种特定的模式逐层推进和展开,情节和情节之间形成一条连续的因果链,并利用悬念、巧合、误会等表现手法造成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效果,演绎了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相差只有三年.两个剧本在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结构、戏剧冲突与节奏、悲剧风格与结局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戏曲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异同,也有助于探讨东西方古典戏剧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介绍欧洲启蒙时期中国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的传播和改编,分析了其三个改编本的特点和影响,说明了通过<赵氏孤儿>,欧洲人了解了中国的戏剧以及体现在戏剧中的政治与文化,并且促进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在中国20世纪末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神灵"与"鬼怪"交织在故事中,使小说蒙上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作为一种象征,神话原型预示和代表了人的命运,更加丰富地演绎了白鹿原上悲欢离合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自司马迁写<刺客列传>以来,荆轲形象一直是大多数朝代文人们的热门题材.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中国再次掀起荆轲热,则是非理性时代特有的文化与艺术需求.反观历史,荆轲热的时期,莫不是非理性主义高扬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和平雍容的时代.荆轲的本质是属于悲剧的,而悲剧的本质又总以激情为基础或标志.荆轲形象原本并没有多大变化,而透过荆轲,则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悲剧化过程中的特殊文化变化.它折射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变迁,也成为泛悲剧时代的另一类文化范本.  相似文献   

8.
中国戏剧史上到底有无真正的悲剧,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该文以元代戏剧为例,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与特点,阐述了植根于民族土壤上的元代悲剧是立于世界悲剧之林而毫不愧色的佳作,从而否定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无真正悲剧”之说。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与曹禺的<雷雨>这两部剧作的题材、风格等方面都很接近,显示了两位戏剧大师在艺术创作技巧上的相似精心塑造底层人物,打破传统悲剧观念;家庭悲剧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意义;命运观念突现人物心理内涵;多种人物间不正常关系显现矛盾冲突;结尾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由于对"人"的重新肯定和张扬,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具有浓郁的"表现性"色彩.在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民族写意艺术精神同表现主义戏剧的表现性特质相互修正、交汇融合,内化于戏剧艺术创作之中.表现主义在当代中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戏剧实体,它往往只是作为依附性的亚结构融化于现实主义戏剧之中.表现主义戏剧对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深刻的表现性艺术气质.在直觉想象与观念呈现的戏剧思维中,同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相比,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少了些抽象化和观念性特点,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意象化方式.当代中国一些实验性话剧中,戏剧结构的基本构架被打破,而代之以一种表现主义戏剧中常见的意识流似的心理结构;同西方表现主义戏剧一样,镜头化的叙事方式使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获得了一种对人物心理揭示的独特表现视角,给予观众以巨大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