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理论界有两种代表性法律观点,以此为依据,对我国证券市场现状提出了七项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对策措施,呼吁证券市场参与各方既要正视中小投资者权益被侵害的客观事实,又要树立起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观念。同时,还从中小投资者自身的固有特点概括出六种权益被侵害的表现形式,总结出权益被侵害的八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是当前公司治理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利用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对大股东侵害的根源进行分析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对其监督服务提供必要的补偿。因而,完善大股东侵害治理的措施主要有:转变对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传统观念;我国司法部门加大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执行力度;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增加公司价值;中小股东加强维权意识;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严格执法,在市场监管中加大对大股东侵害的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小投资者逐渐成长为市场上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相对不完善,对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措施相对缺乏,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保护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内容,如果保护不力,会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小投资者逐渐成长为市场上一支重要的投资力量。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对不完善,对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措施相对缺乏,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规范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论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由国企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为数众多,这些上市公司中国家股、法人股所占比重颇大,不但导致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导致上市公司无法建立起真正的“法人治理”模式,这对国企改革是不利的。应对《公司法》进行必要的修改,从增强中小股东的权力、限制大股东表决权、改善监事会结构和诉讼救济等方面着手,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控股股东滥用权利,实施侵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行为,导致中小股东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今后公司立法和司法实践应进一步完善保护中小股东诉权的法律机制,制衡控股股东滥用权利的行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表决权集合: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铁柱  陈强 《社会科学》2004,(12):17-23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证券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由于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独特的股权结构,造成了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采取各种方式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的违规现象。中小股东因持股分散而难以“千手对一手”,造成“无作为”、“用脚投票”的消极状况。有鉴于此,本文运用数学“集合”概念,对上市公司现行的股东会表决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分散的个体进行“集合”的科学设想,通过中小股东表决权集合抗拒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以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推进表决权集合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倪全宏 《兰州学刊》2006,(7):130-133
再融资制度设计的缺陷给市场主体留下了寻租的空间,严重的寻租行为破坏了证券市场运作的效率。本文运用罗利———托利森模型阐释了股权再融资寻租的机理,并探讨了盈余管理、股价操纵和非公允关联交易等股权再融资寻租的主要方式,特别指出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是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再融资租金实现的特殊方式,还从降低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寻租能力以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提高证券市场股权再融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与控制性股东的存在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并导致股东利用控制权实施侵害行为以及掏空上市公司的事件时有发生.控制性股东侵害行为发生的条件是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的分离, 控制权私利是侵害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控制权收益最大化是控制性股东的目标函数.而控制性股东侵害行为及程度与该股东持股比例成正相关关系,与其收购溢价也成正相关关系.在不改变股权集中的状况下,实行累进投票制、加强对高额竞价大宗股权投资者的监督、完善监事与独立董事的任免及责任制度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股份有限公司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其中最为明显的缺陷就是大多数中小股东由于持股份额太小,在公司没有发言权。加之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中小股东又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其利益很容易受到少数控股股东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侵害。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已成为现代股份公司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建立完备的法律保障体制,对股份有限公司小股东利益加以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当前公司治理中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本文拟对该问题加以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