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症状观察和护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33例,对患者进行降压、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疼痛情况、心率、血压进行观察,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的治疗,通过CT、MRA检查显示破口均愈合,半年后进行复查显示出现夹层机化现象。结论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格掌握和观察,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地发生,使患者存活时间得到延长,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行结肠镜检查中一站式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行结肠检查患者100例,按照检查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50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视觉模拟评分( VAS)对患者的焦虑和疼痛进行评分。观察组检查中优化流程,首诊负责制,从接诊到宣教、进行诊疗全程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社会全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焦虑及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结论“一站式”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行内镜诊疗的焦虑状态,缓解疼痛程度,增强患者自信心,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老年患者内镜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老年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尊重爱护患者和加强饮食护理教育,并总结经验。结果所有43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通过护理及饮食护理教育,胃炎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得到缓解,并积极配合治疗,主动开始身体锻炼,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病情稳定,再次入院治疗率明显降低。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十分满意,未出现任何纠纷。结论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应用MRI与CT影像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分为MRI组和CT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比较,MRI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C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I检查比CT检查更具优势,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新发静止性脑梗死(静止性脑梗死)患者初次CT检查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老年新发静止性脑梗死患者209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入住我院治疗的老年新发非静止性脑梗死患者285例。分析两组入选对象的首次颅脑CT检查资料。结果老年新发静止性脑梗死组的小面积病灶例数和多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中大面积病灶例数和单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病灶面积小和数目多是鞍山地区老年新发静止性脑梗死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CT检查影像学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218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住我院治疗的成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95例。分析入选对象的首次颅脑CT检查的下列指标: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病灶数目和是否腔隙。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组的大面积病灶例数、多发性病灶例数和腔隙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中小面积病灶例数、单发性病灶例数和非腔隙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病灶面积大、数目多和腔隙性病灶多是鞍山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常见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烧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针对135例老年烧伤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根据其主要心理特征实施护理。结果由于针对患者心理反应类型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老年烧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此类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精神,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CT检查梗死病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88例,按有无卒中后抑郁分组,分析入选对象的首次颅脑CT检查资料。结果 288例老年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经HAMD量表确诊卒中后抑郁患者115例(39. 93%,老年卒中后抑郁组),无卒中后抑郁患者173例(60. 06%,对照组)。首次CT影像学特征比较中,老年卒中后抑郁组的前循环区域、左半球病灶、额及颞叶病灶、大面积病灶和多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前者后循环区域、非左半球病灶、非额及颞叶病灶、小面积病灶和单发性病灶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结论病灶在前循环区域、左半球、额及颞叶病灶、面积大和数目多是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首次颅脑CT检查常见特点。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老化和病理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健康问题。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服药安全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老年疾病的特殊性,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老年住院患者服药安全问题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护理缺陷、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老年住院患者的服药安全,维护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慢性疾病。据流行病学统计,60-90岁的老年人进行前列腺组织检查,几乎100%发现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是近年来腔内泌尿外科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老年患者TURP后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6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患者住院期问心理护理工作量。方法自行设计统一“心理护理工作量调查表”,调查近期住院的62例老年FNF患者心理护理工作量,并与47例同期住院的青壮年FNF患者统计结果比较。结果老年FNF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护理总时间、每天心理护理时间、每次心理护理时间、心理护理总频度和每天心理护理频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老年FNF患者住院期间常需求较多心理护理干预时间和频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各种护理标识,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方法由护理部统一设计各类护理标识,在各病房使用规范、统一标识,用于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由病区责任护士评估所管老年患者的病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后,启用相关护理警示标识的安全管理方式。结果启用护理警示标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护理警示标识增加了护士风险意识,提高各班护士对高风险老年患者加以关注,护理措施得到安全、有序的落实,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30例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和治疗,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并未再复发。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低钠血症有不同的病因治疗,正确认识和针对性护理低钠血症对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宜老年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108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检查前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前进行心理支持、家庭支持、肠道准备指导、饮食指导、放松训练等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测量患者预约时、检查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同时测量患者心率(HR)、脉搏、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电子结肠镜术前后脉搏、平均动脉压及焦虑状态调查表评分的改变。结果纤维结肠镜术后心理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主动交流式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充分、准确地接受信息并运用到实际检查过程中,从而使患者能更轻松地和医务人员配合,顺利地做好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入,老年人的身体甚至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是从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从而重视护理工作的完成转向患者需要的满足[1],而聊天护理行为在人性化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中作用是不可替代。现就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老年病科,对150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聊天护理行为后应用结合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中肺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但老年肺炎患者的症状不典型,体征无特异性,本文对44例老年性肺炎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胸片、CT等检查在老年肺炎早期的诊断方面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找到有效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55例,按是否应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分为两组,观察救护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几率,分析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结果观察组12.5%发生心律失常,9.38%致残,21.88%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类型是原发的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原因是患者有原发糖尿病、高血压、低血浆白蛋白。有效的急诊护理是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结论根据老年脑卒中患者易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能缩短救治时间,降低致残和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出院后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服药依从性、健康内容知晓情况等内容,以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延续性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在(60~84)岁,病程(1~20)年,同时伴有高血压30例,冠心病18例,脑梗死2例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护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未实施前。结论 护士在实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更加明确了服务理念,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既加强了自身素质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作为糖尿病的高发人群,生理功能逐步退化,抵抗力显著减弱,其生活质量、疾病控制效果很大程度依赖于护理工作的进行。因此.探索如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此种世界性老年公共卫生问题至关莺要。我科对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所收治的5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中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