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民是我的表弟,今年才5岁,淘气极了。每次他到我家来,都会把我家弄得乱糟糟。特别是我的那张床,一会儿成了他表演的舞台,一会儿成了他的跳台,上蹿下跳。  相似文献   

2.
张正 《中华魂》2014,(2):58-59
那一坛老酒,在我家车库的墙角,寂寞了有一两年。 原先以为,那是妻子某一年出差去浙江,特意为我带回的。后来想起来了,那是她从娘家为我提回的。她的一个表弟,春节去看望舅舅--她的父亲、我的岳父,带去了这坛老酒。她的父亲天性绝酒,一辈子不沾,却有一个嗜酒的女婿,于是这坛老酒在岳父家滞留了一年半载,明珠不再暗投,来到我家,终于有了爱它的人。  相似文献   

3.
笨弟弟     
《北方人》2007,(2)
我不记得弟弟是怎么来到我家的了,那时我还不到三岁。有天妈妈问我,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邻居蓉蓉姐才比我大一岁,却机灵很多,她就撺掇我,要妹妹。于是我们就围着妈妈,叽叽喳喳地吵着要妹妹,因为妈妈虽然给我买过小人书,却还没有买过洋娃娃。  相似文献   

4.
何杲 《百姓生活》2014,(8):69-69
我们家可谓与教师这个职业很有缘分。老少三代10多口人,就有6人与教育结缘。父亲是中学教师。老伴儿和我妹妹是小学教师,大弟在艺术院校担任京剧专业教师。女儿幼师毕业后当了幼教老师。而我退休前是国企干部,曾在工会办的夜校兼任了多年文化课教师。几十年来,我们在不同的教育岗位上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批学生。这几幅老照片,见证了我家三代人的教师缘。如今,父母早已过世,我和老伴儿、妹妹、大弟也陆续退休了。虽然我们已离开教坛多年。但依然眷恋着以往曾任职的学校,怀念着一起共事的同事和教过的学生,回味着那段难忘的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5.
灯下的月光     
简平 《社区》2013,(26):6-6
我总以“灯下的月光”来指代自己的阅读。小时候,每天吃过晚饭后,外婆就会把饭桌擦得干干净净,随后,打开台灯,于是,我就和两个妹妹各坐饭桌的一边开始看书。那时候,我家只有一间屋子,饭桌就是书桌,摆放在朝西的窗下,  相似文献   

6.
杨基中 《老友》2020,(2):22-22
大约10岁那年,妈妈说要带我出一趟远门,我听了那个高兴劲儿甭提了,连忙问要去哪儿。妈妈说要到当涂县江心洲她的舅舅家,她的舅舅虽然不在了,但舅母还在,还有表哥表弟。妈妈还说她的那些表哥表弟,我要叫他们表叔。一提到表叔,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那时流行京剧样板戏,我对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唱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非常熟悉,自己也能跟着哼几句,心里就对表叔存有好感。  相似文献   

7.
史浩男 《新少年》2010,(3):43-43
今天是我十岁生日。爷爷特意从很远的乡村来到我家,为我庆祝生日,爷爷家虽然住在农村,但家里条件特别好,住着二层楼房,还有汽车呢?  相似文献   

8.
我敬佩的人     
我的小姐姐家住在遥远的大山里。红顶子山脚下就是她的家。第一次到她家里看到她的时候,她的脸黑黝黝的,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很有神。红顶子山,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好像没有不美之处。可小姐姐家的小泥房却很破旧,看起来很贫困。听说姐姐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不再念书了。因为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弟弟妹妹又多,姐姐便暗下决心,外出打工,为家里挣些钱,给弟弟妹妹读书用。于是就来到我家做服务员。姐姐每天都接我上下学,洗衣服、做饭什么都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记得夏日的一天,天特别地热,姐姐给我买了块雪糕吃。我给她时,她说什么也…  相似文献   

9.
张志松 《社区》2011,(36):57-57
表弟在日本仙台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十多年,那天,他休假回国探亲,我到机场去接他。在我的印象里,表弟一向瘦弱,动不动就爱生病住院,而日本生活节奏非常陕,工作强度也较大,就凭表弟的这副身板,他能在日本适应得了吗?  相似文献   

10.
我家住一楼.我家楼后面是几间平房,住着对退休的老年夫妻。从我家后墙到他们家的前墙,都属于他们的院子。老人在院子里种了一些蔬菜,还有一个葡萄架。老爷子喜欢京剧,经常边干活边唱,非常滋润。但是,这可苦了我了。我周末想好好休息,大早晨就能被折腾醒,因为老爷子紧贴我家后窗边哼京剧边侍弄他的蔬菜和葡萄。  相似文献   

11.
打预防针     
今天下午,妈妈载着我和表弟、表妹去医院打预防针。表弟一上车就哭了,因为他怕打针。到了医院,我排第一,卷起袖子,把头转向一边,叮嘱叔叔小心点。打完针后,我没有哭,还举着手向表弟表妹炫耀。轮到表弟了,针头还没碰到他,他就哇哇大哭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老骥 《社区》2008,(23):18-19
我和王岐山从小在一个机关大院里长大,对他的早年经历算是略知一二。其父经历坎坷20世纪50年代初运动一来,就有人把王家给查抄了,但到了1956年,建设部还是指名道姓,要把这位高级工程师调入北京。记得那是1957年,我的父母从上海奉调进京,我和姐姐、妹妹随父母到了北京。王岐山和我同岁,我们同住一个机关大院,而他也是上有姐姐下有妹妹。更巧的是,我们两人的姐姐、妹妹又是同岁,因此两家的三个同岁孩子,便常常“配对儿”在一起玩。  相似文献   

13.
教妹妹识字     
我妹妹今年才四岁,上小班。今天,阿姨要我教妹妹识字。就这句话,我在脑袋里打了个大问号。这可怎么办呢?我又没有在“老师”这个行业实习过,我怎么教她呀?再说了,我妹妹的绰号叫“日本鬼子”,我看,我就是把她的头揿在书上她也不会定神的。你看,我在讲“西瓜”的“瓜”,妹妹却说  相似文献   

14.
视野 《今日南国》2013,(10):22-22
表弟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取大学,便到北方一家煤矿打工。前年春节回家,姑父喜滋滋地告诉我.表弟前不久提干了,成了副矿长,前两天路过表弟所在的城市,多年不见,我决定顺路去看看表弟、跟姑父要来了表弟新的电话号码,我拨过去,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后,一个陌生的声音回答说:“你找李县长么?他上班去了、”  相似文献   

15.
张帮俊 《社区》2012,(23):61-61
前些天,我和妻子逛街时.碰到了一位以前的同事,一阵寒喧后,他对我说:“中午就到我家吃饭吧!我让你嫂子多炒几个菜。”面对盛情,我正犹豫之际,妻子拉着我的手对同事说:“不好意思.李大哥,今天我们要到我表嫂家吃饭.谢谢你的邀请!”妻子都这么说了,我也只好跟着道谢。  相似文献   

16.
好邻居     
北野 《社区》2008,(13):58-58
搬家了,我最想念的是我在银枫家园居住时的邻居们。高阿姨家就在我家旁边,是离我家最近的邻居,高阿姨是那种传统的省吃俭用的女人。搬家时,我把过期的报纸、杂志都给了她。我心想,扔了不如让高阿姨拿去卖废品,还能换几个钱。高阿姨也很高兴地收下了。  相似文献   

17.
那一坛老酒     
正那一坛老酒,在我家车库的墙角,寂寞了有一两年。原先以为,那是妻子某一年出差去浙江,特意为我带回的。后来想起来了,那是她从娘家为我提回的。她的一个表弟,春节去看望舅舅——她的父亲、我的岳父,带去了这坛老酒。她的父亲天性绝酒,一辈子不沾,却有一个嗜酒的女婿,于是这坛老酒在岳父家滞留了一年半载,明珠不再暗投,来到我  相似文献   

18.
表弟在日本仙台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十多年,那天,他休假回国探亲,我到机场去接他。在我的印象里,表弟一向瘦弱,动不动就爱生病住院,而日本生活节奏非常快,工作强度也较大,就凭表弟的这副身板,他能在日本适应得了吗?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当表弟从飞机上气宇轩昂地下来后,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直到表弟一脸兴奋地朝我这里奔来,激动地用力握了我的手后,我这才确信没有看错。是的,眼前的表弟长得非常壮实,像一尊铁塔似的,与以前的他简直是判若两人。我摸了摸他胳膊上的肌肉,硬硬的,非常结实。于是,  相似文献   

19.
神机妙算     
二小是我的表弟。说是表弟,其实只比我晚出生两天。 我们都是家里的老二,我上面有一个姐姐,他上面有一个哥哥。从前乡下人家,父母对第一个孩子,都是期盼且欣喜的。到了第二个孩子,那期盼与欣喜的心,已淡了,给予的疼爱,也是有的,却少了细致与周到。我们是那么不引人注目,像野地里的芨芨草。兀自顽强地生长着。  相似文献   

20.
寒崖 《社区》2014,(15):55-55
带着儿子和妹妹一起去吃火锅,剩了一些没煮的菜,我让火锅店里的服务员给我打包。妹妹说:“只剩下蔬菜了,值不了几块钱,就不用了吧。”儿子说:“我要!”打好包,儿子开开心心地提着走在前面,我和妹妹跟在后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