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次国学浪潮的掀起 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兴起了三次国学浪潮。 第一次可称为国粹主义浪潮,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晚清时期,借引日本“国学”话语,以反满革命为目的,以复兴古学为旗帜,以“国粹”凝聚“国魂”,激励“种姓”,提升“国德”,增进“爱国的热肠”,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国粹学报》(1905~1911年)为其主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2.
国学热,持续不断。教育部从今年3月至明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3月9日,又一家现代私塾“童学馆”在苏州开馆。日前发布的“2008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学术明星于丹从去年的第九十八位飙升到今年的第二十五位,收入达1103万元,这1103万元身家也使于丹居作家之首…… 去年9月,借孔子诞辰2558周年纪念,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在曲阜隆重举行,见证着传统文化的时代焕彩。国际汉学界所谓的“汉学”,正在世界各地传播着儒文化的火种。而如今,在孔孟之乡曲阜市和邹城市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新闻,正引发着一场场口水仗。 国学为什么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国学究竟在这个时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国人为什么再一次回归自己的传统?传统国学站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历史轨道上是否应该有所扬弃?国学热,究竟是表面的温度还是内里的发动?国学复兴,是集体癔想还是文化冲动? 国学在民间和媒体上热度不减,但是,我们却看到,中医多少年来遭受着边缘化的命运;一座座历史文化遗迹在无情的推土机面前轰然坍塌,而“假古迹”却粉墨登场;数字化和信息化席卷全球,传统的笔墨纸砚衰微之势如日薄西山;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这把尚方宝剑逼得学子们日捧英语,甚于重视专业…… 国学是否复兴?能否复兴?如何复兴?对于文化复兴的梦想,人们有期待,有寄托,也有无法抹去的无奈。  相似文献   

3.
任华东  黄子惺 《城市》2008,(7):25-27
一、美国“锈带”复兴 美国的“锈带”复兴对不少国家老工业区的改造有着借鉴作用,因此多年来一直是西方经济界深入研究的重要经济现象。所谓“锈带”,是指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中西部一带的老工业区,包括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等地区。它们在20世纪中前期曾创造了美国制造业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光辉旗帜,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勇于探索、执著追求、不懈奋斗,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用“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突飞猛进”等词来形容怎么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5.
不管人们如何评论“国学”一词使用上的不当,从儿童经典诵读开始到现代“私塾”孟母堂的出现,再到《于丹〈论语〉心得》的热卖,“国学”热确是在一路升温。可以这样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数次思想政治运动,直到今天对“国学”的重视才达到了稍可赞许的程度。“国学”热的升温提示我们:现在是到了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王济宪 《老年世界》2013,(14):26-27
在人们的思想里,成吉思汗只是一介“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其实,他是一个重视人才、勇于接受科学知识和先进思想的开国大帝。远在战争时期戎马倥偬之中,他就不远万里找到了当时两个“大腕”级的国学大师。一个是道教的养生家丘处机,一个是信佛的耶律楚材。发起于蒙古草原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以后征辽、灭金、战西夏并招降西夏治下的西域诸城国后,又远征中亚的花剌子模等国,并计划远征西亚,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他的《养生无术是有术》中曾写道: 很多人总要问我有什么养生之术,有什么秘诀。我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我有一个三不主义,这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所谓不“嘀咕”就是。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从不无病幻想自己有病。  相似文献   

8.
《炎黄世界》2013,(2):21-21
在中共党史上,李大钊可能是最早讲“中华民族复兴”概念的人之一。他当年用的原话是“中华民族之复活”。“复活”与“复兴”,用词不同,但意思并无太大差别。1990年4月,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
王泰 《阿拉伯世界》2005,(2):37-42,56
二战后,中东经历了民族解放独立运动和社会革命,现代化进程向全面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地区经济合作和区域化逐渐加强,中东地缘政治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和重要。巴以冲突持续不断,中东问题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趋势。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和扩散在国际意识形态及国际政治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所谓“文明冲突”六个趋势与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近日,传记作家李辉先生爆“国学大师”文怀沙的料,说他涉嫌年龄、经历和学术水平造假。一个“国学大师”轰然倒下。也许很多人没想过,没了这位大师,还有很多人的日子会不好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法学是否应当建立“容隐制度”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话题之一,而随着“国学热”的日渐兴起,这一本就源自国学学说的古老命题因许多国学学者的参与而更加具有冲击力了。  相似文献   

12.
欧阳军 《老年世界》2011,(22):39-39
“胖人多痰”指什么 约从宋、元时期,就有“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的说法,明、清时期的医家分别进行了发挥,又因其在临床上能找到一定依据,人们广泛地接受了这种说法。所谓“胖人”,并不是按照现代的肥胖指数测算出来的,主要是通过望诊观察判断的,除了体型肥硕丰腴。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国学修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在大学生中热了起来。可是这场“国学热”在大学生中却呈现出散而无序、盲自跟风的状态。鉴于此,本研究选定西南大学在校本科生作为个案调研,对北京师范大学1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文以近几年来“国学热”的现状及其在大学校园造成的影响为线索,以引导国学在大学生群体中健康持续发展为目的,分析当代大学生国学修养状况、“国学热”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的独特原因,以及提高大学生国学修养所面临的问题,并探寻国学在大学校园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国学复兴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相应的,教学的内容也应该加以改变和完善。作为与国学教育相类似的大学语文教育,便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承担国学教育的重任。当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教学,对促进其改革的进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和国学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要想实现二者的对接,需要在大学语文中采用国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从而弘扬国学中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也为大学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本文将从大学语文和国学二者之间的趋同关系入手,着重分析如何实现二者的接轨。  相似文献   

15.
马广志 《当代老年》2008,(11):29-29
最早创建的红四军,便是朱德、毛泽东两军会师后,于1928年5月在井冈山成立的红四军。这是红军史上第一个“红四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  相似文献   

16.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各族各界代表、委员齐聚首都,女代表、女委员们认真履职,建言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00,(10)
1950年 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 27日,美国正式参战,并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 7月 7日,美国盗用联合国旗帜,组建由美国军官指挥的所谓“联合国军”。 9月 5日,美国等 15个国家的军队在朝鲜仁川登陆,悍然北犯,并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于 1950年 10月 25日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附近。   第一次战役于 1950年 10月 25日开始。当时,朝鲜战场西线、东线之敌盘踞在博川、云山和真兴里等地,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中朝人民军队发起…  相似文献   

18.
<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着眼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坚守人民立场、坚定历史自信、彰显使命担当、指引前进方向,引发热烈反响,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相似文献   

19.
谭兴元 《老年人》2003,(8):37-37
军旗,誉称军魂,既是领军的旗帜,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27年8月1日建军。当时,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原国民革命军番号,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后编称为“中国工农革命军”,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1928年5月25日,党中央发出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统一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开始后,我主力红军从1937年8月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简称“八路军”;对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  相似文献   

20.
谢烽 《炎黄世界》2009,(3):36-39
60年前的4月间,百万雄师过大江,作为中华民国最高统治机构的南京“总统府”变换了旗帜;今年4月,作者又一次来到南京,发现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许多政府机构已经迁出了“总统府”;它如今已变成中国最大的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而在这一系列变迁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令人难以忘怀的生动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