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视娱乐节目在内地发展形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诗文 《江淮论坛》2009,(2):110-114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受众较为关注的节目类型之一,担负着履行电视娱乐功能的重要责任。本文旨在对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呈现的不同形态进行剖析,尝试从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和受众审美心理的角度来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对娱乐节目的发展和改革趋势进行预测性的初步推断。  相似文献   

2.
电视文化,娱乐当道,这是电视媒体的显著特点。现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被全媒体多元化所包围的环境当中,面对新媒体势如破竹的强势来袭,传统媒体——电视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而不被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也在不断地演化。从晚会录像、演出现场直播、游戏竞技到真人秀,电视娱乐节目也逐渐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过渡。在不断发展变革的同时,形成了新的互动渠道模式。通过研究得出,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随时随地关注受众群体需求,充分结合全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全媒体的大融合中"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6):179-184
音乐选秀节目是电视媒介发展的产物,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我国音乐选秀节目源于中青赛的出现,其发展阶段呈现鲜明特点,对我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音乐选秀节目进行研究,分析了音乐选秀节目对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以此把握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化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电视娱乐节目的历时性发展为个案,分析说明国家、市场、社会等力量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各发展阶段中是如何先后入场,这些力量又是如何演变和相互抗衡,并不断推进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现象发展,形成当今低俗化这一社会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宁丽丽 《社会科学家》2006,(Z1):220-221
娱乐节目的受众定位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节目收视率的提高,而且影响到主持人主持艺术的发挥.探讨娱乐节目主持艺术与受众的密切关系,以及分析娱乐节目主持艺术与受众接受目标和受众接受情感等方面的定位问题,对更广泛与更深入地分析和改进主持艺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振祥 《云梦学刊》2014,(3):144-148
价值同轴对称原理是基于文化价值哲学思考的一个概念.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是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价值困惑的一个具体体现.在当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价值同轴对称原理在客观发挥着作用.价值同轴对称原理下我国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异化表象包括电视娱乐节目在价值选择上的同质发展倾向,电视娱乐节目文化价值选择偏差引发的低俗化问题以及电视娱乐节目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徐振祥 《云梦学刊》2007,28(6):150-153
电视娱乐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在青少年成长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湖南电视的诸多娱乐节目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付诸了很大的努力,但客观上还是很多娱乐节目存在内容过度成人化、喜欢拿儿童“开涮”、不利于未成年人语言学习、节目价值导向模糊、助长未成年人的浮躁心态等消极影响。湖南电视娱乐节目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影响是媒介道德缺失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星空卫视和华娱卫视等境外电视中的“新势力”落地广州4年之后,境外电视已经成为观众收看娱乐节目时的首选,“另类娱乐信息”是境外电视频道吸引受众的主要卖点。国内本土电视传媒机构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和节目制作水平以应对竞争。  相似文献   

9.
娱乐节目的低俗化长期以来深受社会诟病,低俗的娱乐节目也影响了受众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以《中国好声音》和《谢天谢地你来啦》两档电视节目为例,探讨健康的大众文化对娱乐节目的指导作用。娱乐节目的导向要真实健康,其内核要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普遍存在理性缺失的现象,突出表现为媚俗文化的泛滥,如节目内容极度浅显甚至低俗、节目形式缺少创新等。电视娱乐节目中理性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逻辑的入侵和操控,娱乐节目被包装成一味迎合观众需求的、亟待出售的商品。而大众传媒则为娱乐节目的商品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经过大众传媒的中介,娱乐节目被转换成为了模式化、同质化的消费主义文化。事实上,电视娱乐节目仅仅满足了观众低层次的、虚假的需求,而压抑了人们真正的主体意识,削弱了其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晓燕 《云梦学刊》2007,28(6):104-105
刘湘晨电视散文创作呈现出与通常电视散文不同的面目,除解说之外,他的人物、行为、情节、音乐、音效、同期声……通常为电影、电视剧所常用的方式都被广泛采用并能各自独立完成其独特的表达功能,使得电视散文有了通常电影才会有的“厚度”和广阔的表现空间,文本的意义在这里被更充分诠释、被引伸,从而获得“点睛”的美感和力量。另外他的电视散文表现出来的真诚与责任感,也值得人尊敬。  相似文献   

12.
徐振祥  冉华  刘艳娥 《云梦学刊》2009,30(5):151-155
电视娱乐节目以其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充分建构利益联盟和开发产业链接,形成节目的规模效益。电视娱乐经济的兴起是与注意力消费和乐趣消费导向为基础的。我国电视娱乐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电视娱乐经济价值的实现是以资本创造力、注意力吸引、公众参与性和传受双方的共赢性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3.
电视观众作为大众传播受众的一个部分已形成强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无论对电视产业还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建立电视观众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由于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方式的转变、节目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电视传播由点对面的广播变为点对点的窄播,受众的概念也由过去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的观众。电视观众学作为大众传播学的一个新学科,在新世纪新时期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担负起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为未婚男女提供电视相亲平台的节目类型,电视相亲节目不仅创造了收视奇迹,为两情相悦的男女嘉宾提供配对成功的良机,而且在中国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还延伸到婚恋观念、个人价值、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等话题,甚至涉及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成为中国电视文化50多年来的一个较有特色的节目类型。在一种比较研究的视野下,结合历史研究、作品研究、类型研究、文化研究等方式,研寻中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同质化与异质性,从而透析它们在产品定位、叙事规则、营销手段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同质化倾向与差异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由民生新闻带动的社会民生类节目,以其百姓的立场与视角、平民化的叙述方式,在日趋白热化的电视节目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然而,平民化中的"低"视角、"浅"内涵、"俗"文化,也把社会民生类节目引向低俗化,这一部分归因于节目本身在选题内容、表达方式、监督职能与互动设置上的过失性"越位"与蓄意性"反越位",更深层次地归因于媒体追逐经济利益与满足受众低俗趣味的双重机制,致使社会民生类节目游走在平民化与低俗化之间。  相似文献   

16.
电视以其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成为主流媒体中最为重要的法治宣传阵地之一,并形成了法治类的专业电视节目。通过各种形式的电视法治节目,不仅能够宏观再现法治建设的进程,还能够通过鲜活的“故事”使之与具体生活相勾连。文章从规则体系、生活方式、文化传承等传播诉求入手,考察电视传媒如何成为法律运作于当下社会生活和通达普通受众的重要渠道,以说明其在法治环境下的功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四川省两所农村小学儿童电视收视状况的调查报告.经调查我们发现,在收视环境上,农村儿童一个人看电视的情况较多;收视时间多在1~3小时之间,且对电视的依赖程度与年级的增长呈正相关;多数家长对农村儿童的收视状况积极干涉,控制着节目选择的权力;在收视习惯上农村儿童看电视的专注度较高;在收视兴趣方面偏爱动画片、影视剧和娱乐综艺节目,且对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收视心理上则以放松压力为首要目的,次为学习知识,对节目内容有显著的辨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随着电视节目类型发展而出现的,这种新兴的节目形态给现有的一些节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逐渐发展起来,满足了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众化、多元化的需求。它的独特叙事特征迎合了当下后现代主义的环境。本文通过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特点的分析,从而解读其后现代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