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四"以后,伴随现代小说观念的转型,自然描写作为现代小说重要的理论要素被提到写作与批评的日程上来,这种追求显著地改变了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自然描写对现代小说叙事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散文化特征,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散文画"特征,小说叙事以"自然"为结构中心。  相似文献   

2.
直觉描写是当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叙事类作品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手段 ,其中的错觉描写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以它独有的修辞效果尤受作家们的青睐。笔者试图通过对皮皮的《犹豫》中部分直觉描写的剖析 ,探讨出直觉描写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小说语言作为一种叙事话语有两种基本的言说方式 :叙述和描写。这两种言说方式的根本差别在于 ,叙述是事件的告知 ,描写则是场景的展示。小说的叙事性质决定了叙述是起主导作用的言说方式。在某些小说中 ,描写可以占有远远超出叙述的篇幅 ,但就其叙事功能来说总是辅助性的。描写从表面上看是叙述的中断 ,但事实上描写是叙述的中介、过渡 ,或者说就是叙述的一个异在的组成部分 ,其叙事功能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小说里造成一种图式化的画面感和身临其境的幻觉。  相似文献   

4.
贺松青 《阴山学刊》2002,15(6):17-18
我国传统叙事文学以戏曲在心理描写上颇具民族特色,讲究外在景物和人物的心情相统一,具有浓郁的诗的意味.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戏曲作家继承前人的传统和当时自己的审美情趣所造成.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9,(1):83-90
中日两国学界对吉本芭娜娜文学进行过多方位的研究,但仍旧缺乏对其梦境叙事的系统梳理与分析。吉本芭娜娜在其文学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梦境叙事。不同时期的作品的梦境叙事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些梦境描写按其创作历程,可分为"多元化的梦境叙事""梦境叙事的直白化""梦境叙事对心理描写的烘托"三个部分。吉本芭娜娜之所以善于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梦境叙事,是与其个人体验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托妮.莫里森的《宠儿》在叙事艺术上具有记忆重现的心理特征,现实与超现实相结合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并且将富有象征性的细节描写融于生动的叙事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叙事艺术范式,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凸显出作者在小说创作上的求异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从晚清到五四,伴随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以及现代作家对环境描写的提倡,自然描写作为现代小说重要的理论要素被提到写作与批评的日程上来,这种追求显著地改变了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总括起来,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人物塑造、情感氛围、叙事特征形成了重要的美学关联。  相似文献   

8.
清明是明清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并在明清小说中有着鲜明的烙印,对明清小说的艺术表现产生了深刻影响。清明节的诸多习俗如扫墓、踏青、蹴鞠、打秋千等皆在明清小说中有着生动形象的再现,因此明清小说中的清明描写和叙事具有重要的民俗史价值。清明描写和叙事对明清小说人物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推进、主题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礼经建筑空间的元叙事技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学与古代文化典籍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古代文化典籍的叙事技巧成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文本叙事的元叙事技巧,二者共享同一叙事规范.本文提出古代礼经的三部著作<周礼>、<仪礼>和<礼记>的建筑空间叙事运用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元叙事技巧,礼经的建筑空间叙事采用间架设计结构、系统描述的总-分程序和起源叙事的返始描写.这些技巧启发了古代跨学科空间叙事理论用建筑概念"间架"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概念,影响了文学从总叙到分叙的叙事模式,形成从起源讲故事的文学传统.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文化的元叙事手法转化为文学叙事技巧并在文学叙事中得到发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题目设计、人物处理和侧面描写三个方面分析了曼斯菲尔德在<依顺的丈夫>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人物刻画.  相似文献   

11.
东西以其独特的小说在文学界发出声音,其小说有着非常规的魔力,具体表现为:别具一格的标题艺术,东拼西贴的叙事结构,多种多样的叙述方式。东西以他的文学努力表达着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所能具有的可能性与所能抵达的边界.  相似文献   

12.
《麦克白》与《琼斯皇》作为不同时代的作品,其成功之处都在于对人物心里深刻细致的刻画,而这种刻画又使用了相近的艺术手法-人物心理的舞台外化,但这种手法的运用在两个剧本又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性描写的伦理思考和艺术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小说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初突破性禁区,90年代后兴起性描写热。性描写热的形成除了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外,也与当下的审美文化密不可分。“性”这把亦善亦恶的双刃剑,需要人们对性描写作出理性的思考和艺术的规范:社会普遍的道德心理承受水平是其不可逾越的伦理底线;深刻的探究人性和人生方能使其不失品格;隽永的意蕴和丰富的启示力是性描写需要遵循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4.
就人教版高中《代数》课本中关于余切函数图象的作进行讨论,并给出修改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3D细节描写是一种立体的3D视角,能将平面的画面直观地显现成3维的立体画面。《丰乳肥臀》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有一部分是明显的3D描写,让读者融入情景、直观感受。尽管莫言不是有意识进行3D描写,但有意识地立体地细节描写写出了3D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凤华 《北方论丛》2001,1(1):85-90
本从美学、化学、语言学的综合视角,结合现代统计学方法对诗骚中的声音、色彩作穷尽性考查,发现了一个被历代研究忽视的事实:《诗经》中富于声音描写,楚辞重于色彩描写。从而勾画出一条学中审美感觉发展的轨迹。得出了与李泽厚的先色后声的审美产生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感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 ,在诗歌与散文中运用较多。本文着重对通感描写的性质、心理基础、主要特征与艺术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旨在寻求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细节描写与叙述方式是一部作品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生命如歌》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了创作者独到的功力 ,叙述方式也别出一格 ,是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孔乙己》中对"茴香豆"展开的细节描写,虽然表现了孔乙己迂腐可笑、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但同时也展现了孔乙己的天真善良、乐观慷慨,以及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温热,将社会对孔乙己的冷淡,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写了出来。这一细节描写在艺术上取得的诸多成就,是小说能够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茴香豆"这一细节描写,就没有《孔乙己》这篇佳作。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学中的新疆塑造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认同成为当代文学对新疆塑造与表达的最重要主题。当代文学对新疆的塑造和表达对凝结和巩固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具有重大意义,由此也决定了这些文学作品在主题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