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连朝毅 《南方论刊》2007,1(1):61-62,60
本文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本精神、葛兰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理论联系、文化领导权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现实联系等维度分析了葛兰西思想视阈的“文化领导权”及其在当代社会主义语境下的适用性问题,认为当今时代条件下应着眼于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来阐释与理解葛兰西所述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相似文献   

2.
李丹 《理论界》2019,(12):36-40,47
福特主义是早期资本主义典型的生产模式,是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和出场语境,因而也是解读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一把钥匙。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经历了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的结构性转型,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适用范围及当代价值也需要重新加以审视,既要认识到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所具有的穿越时空的理论价值,也要对其限于特定时空下所作出的结论作具体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的文化权力理论关注社会底层群体的从属状况,是一种旨在消解资产阶级政治以赢得底层群体文化认同和政治归顺的政治策略。在葛兰西文化权力理论中,"属下"是一个核心范畴。葛兰西以"属下"为核心范畴的文化权力理论揭示了文化意识形态中所暗藏的权力因素,其"属下"思想不仅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开启了知识分子对社会底层阶级和边缘群体的文化状况的探究,也从文化政治角度揭示中心对边缘、强势对弱势的文化霸权策略。以"属下"概念为研究主线的身份认同、后殖民批评、文化霸权等后现代话语的核心问题构成了葛兰西文化权力理论基本框架。其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倾向的文化权力理论研究范式对当代学术研究的贡献与意义在此突显。  相似文献   

4.
"霸权"是葛兰西实践哲学或者说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葛兰西是霸权概念的独创者而不是继承者。在他提出霸权概念的过程中,马克思尤其是列宁起到了特殊的思想作用。葛兰西对于文化和精神活动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的重视引导他逐步地提出了霸权概念。本文将集中分析和探究葛兰西哲学理论中有关三种类型霸权的论述:即有关政治霸权、文化霸权和完整霸权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连朝毅 《南方论刊》2008,1(5):13-15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葛兰西思想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虽然是从阐述西方社会主义革命战略出发的,可是其理论适用范围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西方社会的局限并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在理解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过程中对其做出当代语境的解析,为此要进一步注重研究四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饶翔 《兰州学刊》2009,(1):134-137
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的论述日益引起文化研究学者们的关注,这些论述散见于他的《狱中札记》,在其中,葛兰西还提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同样具有启示性意义,成为近代最为著名的知识分子理论之一。文章系统梳理葛兰西关于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的论述,并联系不同的文化个案,揭示葛兰西的文化思想所具有的理论活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革命理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是在继承前人思想及反思资产阶级执政之道与无产阶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本质是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一种“文化领导权”策略。作为一种对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于当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应付全球化浪潮之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威胁和挑战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齐峰  贾中海 《北方论丛》2015,(2):134-139
继葛兰西第一次系统提出“文化霸权”理念后,萨义德对其进行了解析,并展开了深层次批判。在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统一性和民族性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文化安全议题。当代中国应加强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的保护,使民族文化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中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而构建自己的文化理论、思维结构和行为准则。中国在抵制文化霸权方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传播民族文化价值力量,增强文化独立性;二是创新民族文化表达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三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激发民族文化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真切领悟特殊的时代条件与历史境遇,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理论内容和风格。以意识形态作为主要解释定向,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高扬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突破了市民社会的经典诠释传统。市民社会理论由葛兰西发起的转轨,开出了文化学意义的研究范式,在思想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与中国历史上的"独尊儒术"这一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在内涵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而流行于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理论与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理论亦有本质上的区别.文章主要讨论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与"独尊儒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从互文性视阈来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学说与约瑟夫.奈提出的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的互文历史关联,它们在重视文化与意识形态及其社会功能方面具有相似性。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迫切要求,在文化霸权理论中,葛兰西对市民社会地位的强调、对"民族—人民的文学家"作用的重视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霸权理论与"独尊儒术"这一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政治文化现象在内涵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而流行于当代西方的文化霸权理论与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理论亦有本质上的区别.文章主要讨论了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与"独尊儒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其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重要的贡献",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以后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形成了所谓"葛兰西转向".文章以文化领导权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其国家学说、有机知识分子理论、阵地战的革命战略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我国当今国家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界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比较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入解读这一思想理论的深层意蕴,并且将葛兰西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去研究,进而在横纵比较研究中挖掘其思想理论的内在逻辑演进;二是以文化领导权理论为切入点,在理论解读的同时重点结合我国现今社会发展实际,多层面、多角度揭示其理论对于我国现今在社会各方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自始至终关心的问题.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到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理论家,在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批判时均致力于对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一点在葛兰西主张的"文化霸权"理论与哈贝马斯提倡的"商谈伦理"中得到较好的体现.文章拟对二者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予以比较.  相似文献   

16.
任吉悌 《学术界》2003,(6):164-17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从葛兰西到阿尔都塞 ,都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葛兰西通过“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 ,说明统治阶级如何通过“意识形态领导权”来达到控制社会舆论和巩固政权的目的。葛兰西认为 ,国家权力一般都具有双重职能 ,即“强制” (暴力统治 )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的结合 ,而前者又以后者为基础。他所说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指思想、道德方面的统治权 ,这是意识形态的功能 ,亦即国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内容 ,以被统治阶级的“认可”、“赞同”、同意为条件。而阿尔都塞则在葛兰西思路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相似文献   

17.
论葛兰西与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葛兰西到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它展开、验证并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当代解释力。葛兰西和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旨在将国家纳入到社会型构的过程中加以考察,以此辨析国家的复杂社会基础,理解社会形态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之间偶然的结构联结,以及“民族大众”和“大众民主”的特殊性。但它们经常低估甚至完全忽视资本本质中所包含的对国家的限制,而高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论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霸权”一词的通用意义是指一国或国家集团对别国或国家集团的支配和控制。无论是意大利文egemonia,英文hegemony,还是俄文гегемония,都源于希腊文hegemon。该词最初产生于古希腊城邦国家间的交往关系,自上个世纪以来才有了现代的“霸权主义”用法。然而,葛兰西在其著作中,特别是在《狱中札记》中,却赋予了这个词以独特的政治思想涵义,指统治阶级对从属阶级的意识形态优势。葛兰西通过总结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经验,通过重新研究市民社会与国家,研究基础与上层建筑,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即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要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首先要建立无产阶级的霸权,否则,即使夺得了政权,终究还要失败。葛兰西所提出的这种霸权理论,对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对意共有很大影响。自七十年代以来,一些欧美国家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不少学者认为,葛兰西作为一位理论家,最重要之点就在于他是一位“霸权理论家”。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严 《北方论丛》2003,(6):89-91
葛兰西的化霸权理论是当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领域和热点问题.他的化霸权理论强调化自身的功能及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强调霸权是通过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与处于被支配地位的阶级进行谈判,并向他们做出让步才得以维持的.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化与权利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的途径方法与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20.
邱晓林 《天府新论》2006,(1):109-114
在种种文化现象中辩认权力操作的运行机制,是文化研究最为基本的着眼点.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在这一崭新的理论空间中具有奠基性的重大意义,而从西马到后现代主义的诸种权力学说则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其致思取向,在对权力支配与反支配之种种策略的深刻透视与辨析中,将现代社会权力问题的复杂性展露无遗,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理论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