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勇敢与小心     
日本冒险家大场满郎是世界上首位徒步横穿南北极的人,老厉害了.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对他倾慕不已.两人见面之后,稻盛和夫就大弯腰狠鞠躬:大场先生,你太厉害了. 大场满郎:不不不,我一点也不厉害. 稻盛和夫:你徒步穿越南北极,是最勇敢的人. 大场满郎:不不不,我一点也不勇敢.  相似文献   

2.
<正>底线思维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和治国理政的重大实践之中。稳中求进之"稳",是底线思维;社会保障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底线思维;社会保障中的保基本原则,又是社会保障的底线思维;在整体中求取最大公约数,是底线思维;在廉政、勤政、善政中,廉政是底线思维;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随后,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省市也都从自身的工作角度出发,纷纷强调底线思维的重要性。谈到底线思维,不由令人联想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的另一种思维方法——法治思维。那么,什么是底线思维?什么是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与法治思维之间究竟  相似文献   

4.
正大千世界,每一个人都为自己划定了底线。不说假话是底线。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前者是原则,后者是圆滑——圆滑也不都是坏事。不损公肥私是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正道,不是邪路。"水太深"的道不是正道,钱来得太容易的道不是正道,见不到光的道不是正道,拿不上台面的道也不是正道。不颐指气使是底线。得饶人处且饶人,给自己留条  相似文献   

5.
<正>底线,是为人处世的最低标准,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也是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但凡贪腐之人,首要表现就是底线失守,而底线失守的原因虽有多个方面,但不加强理论学习,不遵守党纪党规,放松思想改造,思想道德严重滑坡,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淡薄,用权任性、任意妄为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不要比坏     
熊培云 《领导文萃》2013,(10):117-117
不要让我们继续生活在一个没有底线的比坏型社会里。再这样比下去,就真的要坏透了。社会不能没有底线。没有底线,整个国家就像是在一片沼泽地上前行,没有谁是安全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掉进去。比坏包括两方面,一是别人坏,你更坏。另一种是本来自己有良知美善,看别人不用它,你也不用;看别人逃避,你也逃避。一说到不扶老人,就不扶了,这是非常糟糕的。  相似文献   

7.
做人讲境界所谓境界,是指在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行上达到的高度。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在做人上要严守两条底线:一是道德的底线。没有起码的伦理道德,人就不成其为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二是法纪的底线。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不遵守党纪国法,就要受到纪律处分和法律惩罚。两条底线不能逾越,这是做人的起码准则。但作为党员尤其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满足于不逾越这两条底线,必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像毛泽东所倡导的那样,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相似文献   

8.
笔者虽非“麻坛”中人,却从麻将的打法中看出一些“道道”来。 其一,定员定编。打麻将以四人参与为极限,少一个不可以,多一个不行。每一家拿多少张牌,也“定员定编”,多于少于13张就只能当“相公”,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这既是党员干部秉承政治操守的题中之义,也是锤炼党性的必然要求。高标准与守底线辩证统一、不可割裂。守住底线的根基在于坚持高标准。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党员干部如果错把底线当成高标准,心中无信仰、肩上无担当,钻政策的空子、找法规的漏洞,就会迟早突破底线。  相似文献   

10.
冯社浩 《经理人》2014,(4):98-99
正谈判目标是你通过谈判要得到什么,谈判底线则是谈判中你不能失去什么。谈判中紧紧围绕自己的目标,才不会顾此失彼;谈判的实质其实是双方探究对方底线的过程,底线重合才会达成合意,实现双赢。走上谈判桌之前,我们必须清楚两样东西:目标与底线。谈判目标是指你想通过这次谈判得到什么;谈判底线则是这次谈判你不能失去什么。明确谈判目标谈判目标或是公司与上司领导确认过的,或是部门内部讨论出来的,或是自己独自确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三底线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方式日益受到全球企业的广泛重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荷兰壳牌公司、英国电信公司等企业纷纷将三底线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三底线业绩写入公司年报中;福特汽车中国公司从200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体现三底线理念的企业公民报告,诺维信中国公司近年来也将社会责任业绩作为公司年报的固定内容。中外企业对三底线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三底线的内涵“三底线”一词于1995年由美国一家叫“责任”的管理咨询公司最先提出,三底线是指企业必须同时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2.
底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导致难以承受的后果。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堕落腐化就是突破逾越了底线。新时代,党员干部须必须充分认清底线、科学设定底线、始终坚守底线,切实铸牢拒腐蚀、守清廉的思想防线,扎实履职尽责。  相似文献   

13.
性别资源是人类生存中最基础的资源之一,因此“一夫一妻制”是人类资源分配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一夫一妻制是人类平等和社会安定的“底线”。为什么是平等的底线?是因为尽管有权、有钱、有特  相似文献   

14.
黄铁鹰 《领导文萃》2012,(23):101-104
不能为老板赚钱算底线吗?除非你是打工皇帝!偷老板的钱算底线吗?除非你偷天换日!功高盖主算底线吗?除非你能颠覆他!天底下没有一套标准的老板心理底线,由于性格、体制、阶段等不同影响,幻化出了形形色色的老板底线。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具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守心、守口、守志。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学校学生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现实,使如何保持学生品德水平滑降到某一个“底线”后不再滑降,成为我们难以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学生品德水平的“底线”出发,实现“底线”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底线”教育的界定我们把品德“底线”规定为是保证受教育者品德健康发展的最低品德水准,道德情境中自觉恪守的无法再降的最低原则要求,也是危困情境中抵抗诱惑克制欲望无路再退的最后价值信念与道德防线。“底线”教育,则是从学生品德“底线”的实际出发,提升与巩固品德的最底水准及最后防线,阻止与防预品德“底线”的下滑与后退,以保障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怎样愉悦地度过晚岁,特别是官员退休后应当怎样过好平常的日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据说王安石晚年定居金陵,经常与一位姓张的老人在街头相遇,彼此闲聊,海阔天空,很是尽兴。一日,姓张的老人对王安石说:"相公,你为官多年,与我等仅有一字之别。我被人唤作‘张公’,而您则被人唤作‘相公’。"王安石闻之大笑。他经常骑驴出行,由一个士卒牵引,走累了,或坐于  相似文献   

18.
筱陈 《领导文萃》2013,(13):126-127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番话,言简意赅,令人深思。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把善于底线思维作为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培养底线思维的能力,提高底线思维的本领。底线思维,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思维艺术。这种思维的特  相似文献   

19.
秦晖的新书《共同的底线》可视为他1999年出版的《问题与主义》一书的续编,其中收录的对话和文章主旨是从"主义"、"文化"与"部门"的分析中,结合特定的"问题"来论证持守底线的意义。本书文章,均是十余年前所写,涵盖了现代思想的共同底线、第三条道  相似文献   

20.
董鹏 《秘书之友》2014,(6):16-17
正秘书应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秘书人员要做到守心、守口、守志。一、守心所谓守心,就是要守住心灵的净土。俗话说,思想支配行动。领导干部心如止水,思想就不会荡起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