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春涛 《老年人》2003,(1):55-55
习惯性便秘是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长期便秘会导致一些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可造成痔疮出血、疝气、直肠脱垂、肛裂等。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来说,可能由于便秘时用力憋气排便引发脑血管意外、心绞痛、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2.
鸿雁 《老人世界》2014,(4):57-57
饮食、睡眠和排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三件大事。一餐不食,会饥肠辘辘,周身乏力;一宿未睡,会怠倦不堪,无精打采;而两三天不排便,就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便秘多见于老年人,一般可分结肠便秘和直肠便秘。老年人便秘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一是部分老年人牙齿多不健全,喜吃低渣精细食品,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使结肠运转粪便的时间延长,加之老年人运动少,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均易促成结肠便秘。  相似文献   

3.
张以绪 《老年人》2005,(12):54-55
老年人便秘通常是生理性的,并不一定由疾病引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老年人体质渐弱,又少动多静,以致大肠活动相应减少、减弱。此外,老年人牙齿不好,对富含植物纤维的蔬菜、水果、谷物等摄取不足,吃得太精细,或者饮水不足,进食油脂过少等等因素,也是造成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的原因。既然老年人便秘多数情况属于生理性的,那么,在治疗上就不宜轻易服用泻药,而应从日常生活的调理上多做文章。归纳起来说,对付老年人便秘,首先要从调理饮食开始,如果不能奏效,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泻药。如果属于顽固性便秘,则该当机立断,尽快辨证施治。饮食的调…  相似文献   

4.
蜂蜜有“老年人的牛奶”之美称。是老年人可长期食用的养生佳品。蜂蜜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还具有杀菌作用,可防治多种疾病,如:咳嗽、便秘、失眠、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溃疡病和痢疾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人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民间也早已流传一种“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饮食良方。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专家发现,蜂蜜能有效地防止中老年妇女因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5.
医生问答     
《女性天地》2010,(10):55-55
问:怎样才能知道老人每天补的钙是少了还是多了? 答:钙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老年人每天的补钙量在1000mg左右就行了。一般来说,每天补钙量最多不超过2000mg.因为长期过量服用钙剂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产生高钙尿症,并发肾结石。另外,长期过量补钙还可能产生高钙血症,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皮肤瘙痒等不适。  相似文献   

6.
谢瑜 《老年世界》2008,(13):31-31
凡排便间隔过久,每次排便量极少而干硬,排便困难,均为便秘。老年人便秘的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10,(22):45-45
一、概述 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肠壁吸收,致使粪便干燥坚硬,不能按正常习惯排便,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次,并且量少者即可为便秘。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大约1/3的老年人会出现便秘。引起便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为器质性疾病,一种为功能性。  相似文献   

8.
蹲厕所时间长了,会造成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如果便毕骤然起立,容易造成一过性脑缺血,使人下肢麻木,头晕目眩,甚至晕厥摔倒。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老人,久蹲会使血压骤升,容易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发生中风,甚至危及生命。经常久蹲还会使腹内压增高,压迫直肠静脉,使其血液回流受阻,易于发生痔疮。因此,老年人解大便时,应用心排便,勿看书读报,分散注意力。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果发生便秘应即时服用一些缓泻剂,不可强迫排便。老人入厕忌久蹲@梁兆松  相似文献   

9.
徐伟祥 《老年世界》2014,(14):41-41
便秘已不知不觉地成为潜伏在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近年来,因用力大便导致心脏病猝发而致死的“马桶事件”连续发生,原因在于大便干结,临厕努挣,迫使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瞬间血压快速蹿高,心脏难以承受骤增的压力而停跳。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失常,排便时间延长,或遇排便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因此,患便秘的中老年人应及时治疗,切勿滥用泻药一泻了之,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0.
鸿雁 《老人世界》2011,(4):64-64
决明子又称“还瞳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具有防止视力模糊、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胆固醇、防止冠心病等功效。决明子富含维生素A及锌,可防治夜盲症以及避免小儿缺锌。此外,决明子茶还能有效地治疗大便燥结,帮助便秘患者顺利排便。近年来,其养生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中老年朋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闻石  春雨 《老人世界》2010,(9):53-53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两至三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排便困难。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 65岁以上的老人便秘患者约占30%。老人便秘的主要原因是肠道内菌群紊乱,保水性有益菌减少,肠动力和分泌液不足,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粪便中所含的水分被过度吸收,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2014,(8)
正便秘看似小问题,实际暗藏大病害。便秘堵塞肠道,毒素侵害全身,引发、加重多种慢性病。泻药伤身且易诱发其它问题,用力憋气排便,极易猝发心脑血管意外,便秘烦人怎么办?天膳生物专家组在挖掘传统药膳时发现了此食疗古方,遂潜心研究科学调配,最终以"黑豆、马  相似文献   

13.
洋葱是人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但对老年人有着独特的保健作用。含有前列腺素洋葱除含有钙、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蛋白质、糖、粗纤维,以及其它多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物质。目前所知,它还含有前列腺素。所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一种作用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降低人体外周血管的阻力,促使体内钠盐的排泄,具有降低血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这对老年人防治疾病有重要意义。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洋葱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少量含硫氨基酸,具有抗血管硬化、降低血脂以及防止血管栓塞的功能。血脂高的人长期适量食用洋葱,体内血…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09,(21):40-40
便秘是指大便不通,排便时间延长,间隔3天以上或更长的时间解一次大便,粪便干燥、坚硬,或经常解而不畅的一种病症。任何年龄的人都会发生便秘,但以老年人为多见。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病症。诊断便秘的标准并不统一。病人认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排便费力、缺乏通畅感即为便秘。而医生则主要以排便次数作为标准,习惯上把连续48小时未排便且有主观不适表现称为便秘。在我国常以植物食物为主,这些食物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常为18~24小时,因而平均每天应有一次大便。但有的人有每周2~3次大便的习惯,只要没有自觉症状,也可视为正常情况。  (一)便秘的原因:  1年老体弱、活动减少、食量不足、久病卧床等,使肠道蠕动减慢,肠内粪便通过迟缓,水分过度吸收,粪便干结。  2老年人排…  相似文献   

16.
蒲昭和 《老年世界》2008,(21):32-32
临床发现,不少老年人存在着持续腹泻后,泻被止住了,但便秘又来了,或者几日不排便,—旦排出后,接着腹泻又不可收拾。腹泻与便秘“联缘”,其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7.
要长生肠常清周小玲人在正常情况下,应每天排便一次。若48小时以上不排便,则视为排便不畅或便秘。老年人常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所致。大便秘结不仅易引起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而且由于食物残渣未被...  相似文献   

18.
很多老年人苦于便秘,每次排便大汗淋漓,却艰涩难排。老年人便秘多与体质虚弱有关,如气阴亏损、精血不足、真阳虚衰等。在进行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治本的同时,配合润肠、下气、通便的方药治标也很重要。麸皮拌萝卜丝治老年人便秘,虽为食疗,却也是一种治标的方法。麸皮是小麦的皮屑,其性甘凉,有清热止汗及调和肠胃的功效。由于是粗纤维类食物,所以食后肠蠕动增强,有利于大便排出。萝卜一般为白萝卜,其性也寒,有消食下气作用,与麸皮同用治便秘,可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些人因为便秘,长时间上厕所,不仅耽误时间,而且问题也没有解决,于是经常会用泻药来维持排便功能。从中医角度讲,水谷入胃,经运化吸收之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若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糟粕不能顺利排出就形成便秘之疾。虽然便秘的表现都类似,但其本质却虚实有别。实秘患者症见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同时伴有舌红苔黄、咽干口  相似文献   

20.
郭旭光 《老年人》2013,(5):53-53
便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由多种病情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症状。一般人每天排便1~2次或1~2天排便一次均属正常。便秘是指排便过程不顺利、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排便过程中伴有一些特殊的症状,如长期用力蹲便,直肠肛门及会阴部坠胀,有排便不尽感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劳动方式的变化,便秘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