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奎松 《领导文萃》2013,(12):52-55
毛泽东与莫斯科之间围绕着斯大林的评价问题,究竟分歧何在呢?严格说来,赫鲁晓夫即使在秘密报告当中,也并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他开篇即明确肯定了"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在各国共产党就报告未能对斯大林做出总体的科  相似文献   

2.
闻一 《领导文萃》2006,(12):106-110
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在接见蒋经国时曾说过这样的话:“毛泽东不相信蒋介石,蒋介石也不相信毛泽东。”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期间,斯大林尽管承认蒋介石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但他实际上对蒋介石并不信任;当然,他对毛泽东也不信任。斯大林、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个互不信任的三角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斯大林个人的决策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斯大林的决策总是以苏联的利益为重,总是从这个立场出发来解决苏联和其他国家、其他共产党的关系,苏联和中国的关系自然也不例外。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1949年米高扬秘密出访中国,斯大林、蒋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斯大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位伟人都是20世纪公认的语言大师。然而,两人中间还隔了一层。这一层,谁来捅破? 中国读者对尼克拉·特罗菲莫维奇·费德林并不陌生。这位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资深外交家和著名汉学家曾为斯大林和毛泽东作过翻译。50年前,毛泽东赴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他担任了两位伟人的首席翻译。望九之年的费德林现住在保加利亚。在一次难得的专访中,他与俄罗斯著名学者米哈伊尔·伊林斯基无所不谈。费德林对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描述绘声绘色,颇为有趣。斯大林总是轻言慢语,毛泽东则恰恰相反伊:您当年同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接触非同一般。您有幸多次聆  相似文献   

4.
正罕有先例的北京追悼大会1953年3月4日,当获悉斯大林病重的消息后,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高岗等即前往苏联驻中国大使馆会见潘友新大使,请其转达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斯大林病情的关怀与慰问。翌日,斯大林逝世,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随即发布公告,宣布自7日起至9日,在全国下半旗志哀;在三天的志哀期间,全国各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止宴  相似文献   

5.
凌霄 《领导文萃》2014,(1):57-57
正1945年,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丘吉尔和斯大林有一段精彩对话。当时,丘吉尔在大选中落选了,斯大林十分得意地说:"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看看我,谁敢罢免我!"对此,丘吉尔不以为然地回应:"我打仗就是保卫让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力。"斯大林顿时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政治?     
蒋骁飞 《领导文萃》2013,(16):65-66
一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有一天,毛泽东问秘书田家英,什么是政治?这不是个平常的问题,当时政治家和学者对"政治"各有各的定义,莫衷一是。田家英毕竟博览群书,一口气说出许多有关政治的阐述,并一一作了评价。毛泽东摇了摇头,笑道:"政治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复杂,我们的政治,就是怎么令敌人越来越少,令同志越来越多。朋友多的政府就是好的政府,敌人多的政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为什么会给金日成开绿灯 沈志华先生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 没有像国外一些学者那样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 "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 要的问题上:使朝鲜人民军在1950年6月25日大举 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  相似文献   

8.
李同成 《领导科学》2003,(11):38-41
1953年3月5日晚9时50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因重病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毛泽东顿时沉浸在悲痛之中。时隔不久,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突然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这份秘密报告犹如一颗重型炸弹在克里姆林宫爆炸,其“冲击波”迅速地辐射到苏联全国,乃至全世界。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后,非常气愤。他认为,斯大林确实干过一些错事,但绝不能全盘否定他,不能忘记他办过的正确的事,更不能忘记他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和援助。斯大林“助蒋抑毛…  相似文献   

9.
杨天石 《领导文萃》2011,(19):40-43
在毛泽东对莫斯科的诸多抱怨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能看出其愤懑情绪的。其实还是关于1945年斯大林“不许革命”的这一段。何谓“不许革命”?按照毛泽东的解释,就是:“1945年当我们正在准备推翻蒋介石,夺取政权的时候,斯大林用他们中央委员会的名义,打了一个电报给我们,指示我们不要反对蒋介石,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曾对人的本质进行概括。他认为,从现实性上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志、朋友、亲人就是这种现实性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如何处理、发展这些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党政干部却不能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李银桥编著的《毛泽东生活实录》,以丰富且鲜为人知的史料,使我们对毛泽东的个人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也从他对同志、朋友、亲人等关系的处理上,更深刻地体会到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伟大所在。毛泽东与同志、朋友、亲人相交,各有不同特色。他待人接物既很有原则,又很有人情味。他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外都有一种说法:认为斯大林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劝说毛泽东与蒋介石划江而治,建立“南北朝”。在国内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依据:其一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说过:仗打起来,斯大林“对我们半信半疑”。有人认为,此即指斯大林反对我军打过长江。其二是王方名在《人民日报》著文回忆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直到1949年,我们眼看要过长江的时候,还有阻止,据说千万不能过长江,过了就会引起美国出兵。”其三是中国原驻苏联大使刘晓在《出使苏联八年》一书中写道,1955年1月周  相似文献   

12.
从民主的缺失到民主的泛滥--苏共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上的失误、教训苏共倒台、苏联解体后,许多学者认为,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而是缺少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葬送了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戈氏只是充当了"送葬人"的角色。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研究商榷的。应该看到,在苏共党内民主问题上,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缺少民主的党政体制,对苏联解体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但是,苏联解体后,把板子全部打在斯大林体制的屁股上,没有看到戈氏改革掏空了苏联大厦的墙脚,有欠公允。斯大林体制与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戈尔巴乔夫把苏共党内民主和苏联社会民主搞过了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罗韬 《领导文萃》2007,(12):121-124
影响毛泽东晚年行事。也影响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进程的,是毛泽东的“身后之忧”。这“身后之忧”,在前期表现为“斯大林之忧”。晚期则是“晁盖之忧”。二者有一贯处,又有微异处。  相似文献   

14.
沈志华 《领导文萃》2005,(2):124-130
1956年,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并非论战时所说的那样,从一开始就持反对和否定态度,而是有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苏共曾暗示要批判斯大林,中共代表团采取回避态度苏共二十大召开后,《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包括米高扬发言在内的苏共公开发表的所有重要文件,而新华社的《内部参考》则详细报道了西方报纸对和平共处方针和米高扬发言的评论,以及苏联为大批 30年代政治镇压受害者平反的消息,这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议论主要集中在对斯大林的评价和…  相似文献   

15.
<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这个理论是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初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党做好当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思想资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也引起了巨大的国际反响。国际背景纷繁复杂1956年发生了很多国际大事。上半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进行了激烈批评。下半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访苏期间, 曾向斯大林要求推荐一位马列主义理论家,来中国帮助他编辑《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晚年对邓小平说过一句沉甸甸的话:"人才难得!"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回顾历史,毛泽东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领袖生涯中,几乎聚集了天下所有的英才,尤其是毛泽东挑选秘书的方式,留给我们的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挑选秘书,集中体现了秘书工作要始终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现以他的几位主要秘书为例,看毛泽东如何慧眼识人才,为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学习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的五代领导人《关于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中所阐释的党与民的鱼水之情。比如:毛泽东同志的"共产党员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众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等。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全国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安康幸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决定性阶段,党中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自上而下地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同时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而又深远。通过近阶段的听报告和学习教育,给了我一次认真思考,提高认识,升华思想的好机会,也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主要负责学院党的建设、分工会、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师、学生之间血脉相连的鱼水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任职最久的元首,斯大林无疑是20世纪少数几个伟人之一。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苏联国界和他的时代。但是斯大林又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引起重大争议的人物,他被一部分人看作英明的领袖和导师,同时被另一部分人看作杀人魔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那个时候就开始了。日本很多朋友包括政治界、学术界、新闻界等,很多人都做了几十年的工作,做了很多事情……就中国人民的心情来说,是希望同日本人民友好的,日本百分之九十几的人也是愿意中日友好的……“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代表大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