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内隐性权力是相对于显性权力而言的,显性权力通常由上级组织正式合法授予,但组织的内隐性权力往往来自非制度性渠道,因而是一种非正式的权力。组织内隐性权力的非规则性和非合理性,使得其不断寻求冲击以领导效能为核心的显性权力的机会,以此获得在组织中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进而影响、干预组织的秩序和决策。领导效能作为显性权力的直接表现,决定着组织运行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虽然内隐性权力与显性权力存在对立关系,但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应用妥当、合  相似文献   

2.
正组织通过赋予岗位一定的权力来实现其责任,此谓正式权力。正式权力通过制度与规定来体现,其权力为显性权力。与正式组织的显性权力不同的是,非正式组织以及个人形成的权力没有通过固定的规则来体现,具有隐蔽性,因此称为隐性权力。隐性权力广泛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与正式权力一起起作用,并对正式权力的行使具有正负效应,因此,其产生的根源以及治理策略值得研究。一、组织内隐性权力的来源组织内隐性权力的来源是不同的。它往往来自于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规范,成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不论是拒腐防变、正风肃纪,还是简政放权、权力清单,都是这方面的切实举措。其中,腐败与特权,是公权力失范和异化的突出问题。如果说腐败是权力异化和失范的显性症候,那么特权是权力失范和异化的隐性病根。管住权力,必先反对特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而反对特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人的权力可以是上级部门正式合法授予的显性权力,也可以是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但又实际存在的隐性权力。单位内不具有显性权力的下属会想方设法获得隐性权力,与领导者的显性权力进行博弈,干扰领导者的决策,影响单位的发展稳定。认清隐性权力的实质,运用科学管理方式让这两种权力在博弈过程中相对和平地相处,更好发挥彼此的积极性和正当性,避免权力失控局面的出现,进而更好推动单位事业发展,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和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化企业的产业特性和制度背景,系统分析文化企业高管的显性薪酬和隐性薪酬的激励效应,深入探讨薪酬规制和管理层权力对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企业高管的显性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股权薪酬对绩效的影响尤为显著,隐性薪酬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政府对显性薪酬的行政规制,降低了显性薪酬的正向激励效应;文化企业内部管理层权力的增大,强化了隐性薪酬的负向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6.
单位代际权力的隐性转移是相对于显性转移而言的,是一种不明显的、渐进式的权力转移。代际权力隐性转移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发展思路的悄然转换,管理机制的隐性变革,决策控制权的隐性转移,关键岗位人员的悄然调整。常见的代际权力隐性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隐性台阶的铺垫,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控制的接力。其调控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转移的保密性,保持转移的系统性,确保转移的稳定性,增强转移的实效性,加强转移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7.
蔡佑民 《领导科学》2001,(12):44-45
从历史上看,腐败往往与权力紧密相连.腐败的产生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腐败主体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严重倾斜和扭曲而滥用公共权力;二是对公共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导致其在运行中发生失控和变异,从而成为公共权力拥有者的谋私工具.  相似文献   

8.
姜亚芬 《经营管理者》2013,(28):289-289
"道高一丈,魔高一尺",在政治权力的角逐场上,权力的博弈让很多腐败走向"地下",权力腐败之毒瘤逐步向政治肌体转移渗透,变成更多更难根治的腐败顽疾。一条被中外实践反复证明的权力腐败律要求我们给权力套上枷锁和缰绳,要给权力的运行以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与约束。政治权力与公共利益的共生关系使得扫除潜规则中隐性权力的毒瘤成为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组织内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形态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所谓显性影响力(亦可称为显性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控制力,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授予领导者对特定资源的支配权,存在原则规定性,是利益诉求的强制力保障,这种力量的作用时间范围为合法任期,在任期结束后会自然消失,下级的应对行为表征为服从;所谓隐性影响力(因为它形式上仍然对被领导者有一种外力作用,亦可称为隐性权力),是由领导者本身的特质决定的,表现为在法  相似文献   

10.
袁刚 《领导文萃》2012,(8):23-26
2011年"两会"最后一天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例行的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总理明确点明腐败是当今社会最大危险,同时也隐隐点到制度、体制是营造"腐败的土壤",亟待改革。干部官僚腐败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作奸犯科的贪官污吏,不仅法理难容,就是其自身也怕见阳光深自潜藏。然也有  相似文献   

11.
技术官僚借助数字技术实施的智能化腐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这对审计与监督提出了挑战。"区块链+政府审计"的模式有效打破了这一困境。"区块链+政府审计"的显性特征、多元协同、追溯机制与技术官僚智能化腐败治理的隐性揭示、合作需求、精准问责之间均具有很强的耦合性。基于智能合约的腐败治理数字化平台是"区块链+政府审计"模式运行的基础,因此,要积极实施数据库、软硬件、审计分析层、审计可视层、审计应用层建设,为政府审计优化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为进一步优化技术与制度协同,还要不断完善"区块链+政府审计"的资源与权力保障机制、腐败事前预警机制、腐败协同惩处机制、腐败治理反馈机制,真正提升政府审计的监督效用。  相似文献   

12.
权力本无色,只是因为领导者使用权力的目的、方式不同造成黑色权力、白色权力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权力之说.灰色权力主要是指领导者利用职务之便或自身影响力间接地参与社会公共资源分配,使少部分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权力行为.灰色权力的泛滥破坏了正式权力的公平和正义,严重违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理念,与显性腐败相比,其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的损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应引起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3.
防治隐性腐败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采取诡秘手段,巧妙伪装,打着合法化幌子,披着合理化外衣,以谋取个人利益为目的,利用职权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隐性腐败相对显性腐败而言,影响更深,危害更大,腐蚀性更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单位内部,总有各种力量在不断碰撞、交锋、融合,有的表现得很明显,有的表现得很隐蔽。在各种力量中,有一种隐性权力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既是对显性权力的有益补充,又是对显性权力的潜在威胁。那么,单位内隐性权力以何种形式存在,又有哪些效应呢?一、存在形式1.存于"遗"。一是存于政治遗产。有些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时因为人缘好、作风实、威望高、  相似文献   

15.
隐性腐败的特征及防范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反腐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传统的粗放式官员腐败有所收敛。但是,这并未根本阻断腐败分子进行权力寻租的路径。在天网恢恢的反腐局面中,他们被迫转入腐败的隐蔽战线活动,以隐性腐败的形式重新铺开了腐败阵地。如何较为准确、全面地分析隐性腐败的特点,从有效打击的  相似文献   

16.
<正>腐败行为是腐败主体在一定的腐败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是腐败心理作用于腐败主体的结果。预防腐败,一方面要从外因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廉政心理建设,着力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17.
正在单位内,领导干部都是根据自己的职权开展工作的。职权的权力范围都有法律规章和条文的规定,是一种显性权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据这种显性权力即职权来开展工作,有时候却又显得不是那么顺利。特别是在涉及一些人的利益时,领导干部的一些计划和打算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既定方针得不到有效执行,既定目标无法实现。这种情况的出现,除领导干部个人的原因外,还有另一种强大的能量在起作用,那就是隐性权力。隐性权力,规章中没有,但  相似文献   

18.
“亚腐败”又称“隐形腐败”、“消极腐败”、“非典型腐败”,是一种介于一般作风问题和严重腐败之间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挥霍浪费型、形象工程型、人情交往型和吃拿卡要型。当前,“亚腐败”在我国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且有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权力主体是理性经济人,传统文化中“官本位”和“熟人社会”的思想,公共权力体系中缺乏有效监督,运行过程中体制机制上的漏洞,法律规定厉而不严,这些都为“亚腐败”蔓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国家企事业单位的"隐性福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引起了社会的质疑.日前,有媒体刊文,揭开了中国"体制内"隐性福利的面纱.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表示,"隐性福利"已成为财政资金流失的黑洞. 暧昧的"隐性福利",可以是一块普通的香皂,也可以是北京闹市区的一套住房;可以是"留住人才的法宝",也可以是"赤裸裸的腐败".所谓"隐性福利",说白了,就是权力福利、权力自肥."隐性福利"的长期存在,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放大"马太效应",加剧社会矛盾,损害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不作为作为一种隐性的公共权力腐败,给公共权力的行使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但是由于其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对行政不作为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并且可行的措施来抑制行政不作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