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苏轼诗集>和<全宋诗·苏轼诗集>中的苏轼佚诗<秋日寄友人>进行考辨,认为此首诗歌不是苏轼的佚诗,应是北宋初期张(言永)所作.另外,考察发现吴宗海先生所辑佚的<苏轼佚诗三首>都已收入<苏轼诗集>,仅是诗题不同而已,属于重复辑佚.  相似文献   

2.
阮堂明 《殷都学刊》2010,31(1):59-64
《全宋诗》苏轼诗卷除了据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录入以外,还从《永乐大典》、《诗渊》等文献中辑录一些佚诗、佚句,对苏轼集外佚诗的收集整理,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笔者在考察中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误收、重收以及所辑不全等。对此,本文对所发现的问题作了考察,涉及到十三首诗、八首佚句,另辑录佚句五首。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出版的《苏轼诗集》(以下简称《诗集》),以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集成》晚出,总的说来,编次较以往各本合理。但一些重要资料,王氏没有见到,《诗集》少数编次,仍未尽善,需要加以调整。关于这个问题,国内有的学者已注意到了。如曾枣庄同志在《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三年第主辑《读王文诰<苏诗总案>札记》一文中,就确切地论证了“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  相似文献   

4.
宋代疑经思潮与三家《诗》的辑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茂林 《云梦学刊》2005,26(6):87-90
三家《诗》的辑佚始自宋代王应麟的《诗考》。《诗考》的撰写受朱熹的启发,但更是宋代疑经思潮的表现。《诗考》一书虽存在不少缺点,但王应麟的辑佚方法,《诗考》的内容、编写体例对清代三家《诗》的辑佚有示范意义,王应麟辑佚所得也成为清代三家《诗》辑佚的校勘材料。  相似文献   

5.
唐人殷济诗录考邵文实敦煌P3812号卷子是一卷重要的唐人诗集,保存有不少《全唐诗》所不载的唐代诗人的佚诗。其中一名叫殷济的诗人的十三首诗歌尤其引人注目:它们不但自成一体,而且准确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这些诗虽曾收入陈尚君先生所辑《全唐诗续抬》(...  相似文献   

6.
陶绍清 《兰州学刊》2009,(1):120-121
日本京都大学现藏和刻明万历间许自昌校《王昌龄诗集》本,是以现存明本为底本,以《唐诗品汇》等明本参校,并予以辑补部分佚诗而成。数量上多于明当代本,而体例又迥异于《全唐诗》王昌龄集。从版本学上来看,此本可以作为通行明本向《全唐诗》本的过渡本。  相似文献   

7.
贯穿有清一代的三家《诗》研究,在嘉道期间的全面复兴,以辑佚研究的大盛为重要标志。清代三家《诗》辑佚研究兴盛的原因与清代学术的发展相一致,并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王应麟《诗考》的示范作用;二是辑佚研究体例多样,内容丰富;三是辑佚方法的创新;四是考据与义理结合的尝试探讨。  相似文献   

8.
历来对于郭沫若五四时期诗歌的研究,主要以诗集《女神》为对象,特别是解放后出版的各种新文学史中评述郭沫若的部分,其中的评述,论及他五四时的新诗时,只提《女神》而不涉及《女神》集外的佚诗。  相似文献   

9.
宋代江西诗派诗人徐俯的诗集宋后已佚,南宋陈思所编之《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一四《东湖居士集》选收徐俯诗二十五首,句二联,远非完帙。今人所编之《全宋诗》第二十四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版)以《东湖居士集》为底本,另做了辑佚,将徐俯诗合编为一卷(第一三八○卷),惜仍有遗逸。现将本人所见略作陈述,以补《全宋诗》“徐俯卷”之阙。《红梅》:“紫府与丹来换骨,东风吹酒上凝脂。”《吕右丞挽词》:“补衮家风在,名门不乏公。”无题散句:“芙蕖漫漫疑无路,杨柳萧萧独闭门。”“昼暖坐迎日,夜寒眠见星。”“沙边真见雁,云外醉观星。”“明…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今存苏诗知多少近读陈迩冬的《苏轼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其《后记》云:“今存苏诗,约四千首,是他从二十四岁起,到六十六岁止,四十几年中的作品。”再读陈迩冬的《苏东坡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其《前言》又称苏轼“所遗留下来的全部诗四千余首,词三百余首”。这样,苏诗总数“四千余首”,就此也成了一家之言。我查阅了现在所能找见的各种不同版本的苏轼诗集,分别做了统计。先将自宋以来有代表性的几种苏诗注本收诗数目列举于下:  相似文献   

11.
《抱朴子外篇》佚亡情况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抱朴子外篇》在完成之后出现较大的佚亡,主要集中于梁、隋之际与唐、宋之际。今本《抱朴子外篇》的某些篇章也存在缺佚,导致文意不全。清人与近人对《抱朴子外篇》进行了校勘与辑佚,提供了较好的《抱朴子外篇》版本,为研究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若干佚诗公开披露的情况》补遗编辑同志:本人拙稿《毛泽东若干佚诗公开披露的情况》承蒙贵刊发表(1993年第6期),十分感谢。在那篇稿文送贵刊以后,我又发现了一些重要资料,同时发觉上文中有个别佚诗(第十七首)的性质未交代清楚,觉得有必要向读者补充...  相似文献   

13.
陈寿祺、陈乔枞父子在借鉴王应麟及清范家相等辑佚成果的基础上,对三家《诗》进行了全面辑佚研究,成就了清代三家《诗》研究史上的杰作《三家诗遗说考》。陈氏父子的考订呈现出以下特点:贯彻师法、家法宗旨,推求遗说;钩沉遗说,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考订精审,间及校勘古本;把自己推崇三家《诗》义的观念,融汇到对材料的收集之中;纠正前人误说,指出传本之误;善于比较。  相似文献   

14.
北宋王珪的《华阳集》至清代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重新辑出,今所流传者即为此本,但此本误收现象严重,辑佚也很不完备。在劳格、栾云贵等人的基础之上,对《华阳集》中误收、重出、失收诗文加以综合考订,可以补入佚文九篇。从《华阳集》版本的历代流传状况来看,今所流传的辑佚本出现误收的原因,在于四库馆臣的辑佚疏漏,而非《永乐大典》的引文本身有讹误。  相似文献   

15.
黄节<蒹葭楼诗>是民国以来一本重要诗集,由于自订严格,很多作品被删于集外.近数十年,学者对黄节集外诗多有辑录,后被编入<黄节诗集>,<黄节诗集>因此成为目前收诗颇全的版本.然而黄节佚诗仍有可补辑者.本文辑黄节集外诗七首,并分别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16.
新发现的一首袁枚佚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拙编《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出版以后,失收的袁枚佚文发现了多篇,但佚诗仅发现一篇《题〈新田十忆图〉》(见《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令人高兴的是最近素不相识的台湾高雄徐洁波先生,热心寄来一首袁枚佚诗《胡太宜人七十寿诗》,称《袁枚全集》没有收入,可供以后再版时补遗云。当然此诗也未见于其它各种版本的《小仓山房诗集》,兹抄录并标点于下:东海有孤鸾,青春丧其匹。心同白石贞,行比青霜洁。小宗未可绝,乃报松柏来。殷勤加抚育,真挚如所胎。畜为平章,诗书为课督。果然佳儿佳,贤声冠宗族。当兹豚月节,高年届古稀…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语言文学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组于三月廿六、廿七两天举行了关于苏轼的讨论会。提供讨论的论文有:谢善继的《苏轼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苏轼的政治思想及其诗的艺术成就》,晦之的《试论苏轼杂记文的创作艺术》,胡国瑞的《试评苏轼的诗》,  相似文献   

18.
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文摘报》1986年11月13日第364期第7版上看到《新发现的一首文天祥佚诗》一文。该文系从《福建论坛》第5期转摘的。作者林如求同志向读者明确指出:“查北京市中国书店据1936年世界书局影印的《文天祥全集》(1985年3月第1版),不见收录此诗,可见其为文天祥佚诗。”不知林如求同志是否仔细认真地通检了《文天祥全集》,就如此言之凿凿地下结论说:“不见收录此诗”,从而武断地判定为“文天祥佚诗”? 其实,只要稍微严肃认真一点,在林如求同志所指的这本《文天祥全集》中是不难找到此诗的。请翻至该书影印本的第382页,诗题作《赠许柏溪惟》,即林如求同志所谓的“佚诗”。此诗连同另一首题为《早起》的五言诗均作为“拾遗”附在《文山先生全集》卷之十四《指南后录》卷之三的末尾。载于《许氏家谱》的所谓佚诗与全集中的《赠许柏溪惟》诗的基本内容相同。均为五言十二句。  相似文献   

19.
杨晓斌 《文史哲》2006,(4):108-111
《海录碎事》中误辑、误引颜延之诗文句十二则,《诗渊》中误辑颜延之佚诗二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中误辑颜延之佚诗残篇三则。其中多数都是把江淹的拟作误系于颜延之名下,有少数属于文字讹误和文句颠倒。此外,严可均《全宋文》据《艺文类聚》,误辑颜延之文一篇。有必要进行考辨厘正。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和陶拟古九首》组诗,因其五称颂巾帼英雄冼夫人的显赫功绩,一直以来都受到冼夫人研究者的关注。从苏轼的和陶诗入手,深入探究苏轼当年撰写这组诗的背景及心境,并对《和陶拟古九首之五》的写作之源、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突出苏轼创作该诗时的背景,分析诗的内容及欣赏其艺术特色,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论证其创作该诗的地点。对苏轼从惠州I贬谪到海南儋州来回的路线进行考证,对一些研究者认为该诗写于高州之说进行了分析并否定了这种说法,更进一步考证该诗写于海南儋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