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塞诗在唐诗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所处时代不同,其创作特色各有不同。李益作为中唐边塞诗人,以低沉哀婉、悲壮感伤的诗风独树一帜,充分体现了中唐边塞诗独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其边塞诗内容丰富多彩,爱国主义诗篇、反映国势衰微和战争生活的事实、反映征人久戍不归以及对边塞风物的描写等在李益边塞诗中均有体现。其边塞诗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盛唐之后边塞诗的举大旗者。  相似文献   

2.
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在不同朝代,甚至是不同时代都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作为唐诗的重要一部分,它让许多的大诗人都为之贡献出了传世的绝响。但由于晚唐各种社会危机的暴露,统治者自顾不暇,已无法像盛唐般进行不断地进行疆域的拓展,因此边塞诗也失去了盛唐时期的豪情满怀,转而展现对苦旅战士的同情,对人道主义的反思,对过往权威的质疑等,而边塞诗带来的新气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这一时期诗人的情感流变。  相似文献   

3.
李白与岑参都是盛唐诗坛上的杰出作家,无论是李白的豪迈诗风还是岑参独具特色的边塞诗歌都洋溢着浪漫主义。然而同为盛唐的二人浪漫飘逸的特点又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豪气狂放岑嘉州不如李太白;而新巧奇特太白则不如嘉州。  相似文献   

4.
诗僧盛于唐,灵一以下,灵澈、皎然、齐己皆驰名于世,而贯休尤为特殊。其奇异的经历、多样的才华、真实的个性、独树一帜的诗风,都使得他在唐五代的诗僧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引起人们深切的关注。唐儒释道三教盛行,贯休系属南宗禅,深受佛教"以入世为出世"观念的影响,虽隐居山林,却经常干谒官场,有诗集《禅月集》存世。本文立足贯休山居诗江南书写的立场,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和翻译分析,对其衍变体边塞诗、美刺诗、颂诗进行解读,以求在芸芸诗中找寻其不同于一般僧人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化清 《老人世界》2014,(10):43-43
被诗圣杜甫誉为“口吐天上文”的诗仙李白,是中国盛唐时期诗坛上一位性情狂放、风度飘逸,开一代浪漫诗风,最能“倒笔写天”的天才诗人。其诗不但格调清新,雄奇豪迈,奔放多变,而且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深婉隐微,含蕴深广,极富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在其现存的1044首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写月的不少,或抒情,或怀古,或怀乡,或思亲,或寄志……最著名的有《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关山月》和《把酒问月》等。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研究文学艺术的历史时,总是习惯性的按照时代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尽管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前后相承具有历史的连贯性的,但后人们看前人的作品,却往往忽略了这种一脉相承的连贯性,只看到一座座时代的高峰。于是艺术的长河常常被时代的崇山峻岭分割开来。其实,每一座高峰后面,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源流。在这条长河中,中唐的李益算是很幸运的了,他的诗歌的光彩并没有被时代的分野所荫蔽,当他的诗歌一挥而就的时候,人们仿佛从历史的回音壁中聆听到盛唐之音。历代许多诗论家都把他与王昌龄相提并论,现代的文学史著作也大多肯定这一点,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他们诗歌之中的共性以及这共性之中的差异,最集中的反映于他们的边塞诗当中,这里试图从他们的边塞诗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许林  蒋常香  吴美娜 《职业时空》2008,4(11):171-172
卫斯理系列小说想象瑰丽磅礴,意向雄奇壮丽.人物形象刚强崇高,情节诡异、构思奇巧,风格雄峻,带给人巨大的崇高美享受。  相似文献   

8.
禅诗是我国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指在诗歌中带有禅宗思想的诗歌作品。我国诗歌在早期禅宗兴起的时候就有描写禅宗或带有禅宗思想的创作,但直到盛唐才真正达到高峰。“诗佛”王维就是写禅诗的标志性人物,其禅趣、禅味时时刻刻体现在自己的山水诗中,为自己的诗歌作带来了一种平淡舒缓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对于很多到过美国旅游的朋友来说,印象最深的并非五彩霓虹的都市,而是那些景色壮丽的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大峡谷、优山美地这些大自然为人类精心打造的奇观美景。  相似文献   

10.
张琪 《现代妇女》2014,(6):300-300
"盛唐"——"唐朝的黄金时代"。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文学创作百花齐放,共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盛唐文化"。盛唐时期,诗歌成为盛唐文化最为璀璨的星星。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诗歌繁荣发展,诗歌流派、作家及优秀诗作大量涌现。诗歌在盛唐这个时代背景以其健康向上的风采,恢宏豪放的气质被后世推崇为"盛唐诗歌气象"。  相似文献   

11.
盛唐作为我国古代最鼎盛的时期,其综合国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盛唐诗人也是在其宽松自由的环境下用他们高度的自信和热情呼喊着盛世之音。本文通过讨论盛唐诗人的文武选择道路,以此来说明盛唐社会对尚武精神的崇尚,并借此弘扬这种尚武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谷崎润一郎的短篇小说《刺青》是耽美文学的精品之作,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创造了具有代表性的谷崎式的耽美世界。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刺青》的分析,探讨谷崎耽美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宋时期杰出女诗朱淑真,诗风哀婉,感情含蓄;古希腊第一位抒情女诗人萨福,诗风直白,感情热烈。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两人表现出不同的诗风。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了世界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一、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学在安达卢西亚的传播如同中世纪阿拉伯东方一样,安达卢西亚阿拉伯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诗歌.安达卢西亚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经济生活的富庶,都对文学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据史料记载,阿拉伯人统治时期的安达卢西亚诗风极盛,甚至是“男女老幼、贵族平民皆吟诗.”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上承汉魏遗风,下启盛唐边塞的诗人,鲍照乐府诗中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并不是单纯地描写边塞风光,而是具有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自身情感抱负的双重功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表现下层社会问题,突出不合理的制度,对当朝统治者予以讽谏,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又将自身的情感经验、雄心抱负熔铸在诗歌当中。这使其乐府诗中以边塞为题材的一类诗歌在南朝诗林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苏丽华 《职业》2011,(35):129-129
山水诗,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诗歌。我国山水诗的第一个艺术高峰出现在唐朝。唐朝时期,儒、佛、道三家并存,人们的思想信仰自由,社会上盛行漫游和隐逸风气。诗人们喜欢游山览胜,与大自然亲密相处,人们普遍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美。王维,这位盛唐诗坛杰出的诗人,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和修养,在诗苑中独树一帜,将山水诗这种审美艺术的创作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中讲的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美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客观存在的美,是要靠心灵去发现的。宗白华先生说:"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美对于你的心,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就是内心美的体现。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美的,都有积极的一面,要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事物总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培养和锻炼一颗细腻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你所要做的就是训练你的眼睛更深一层地去了解、认识它的美。  相似文献   

19.
想象在歌曲演唱中起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所谓想象就是指根据不同风格作品的不同内涵及不同特点而进行的思想上的联想.例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或是对作品中不同自然环境的描写都要靠想象发挥作用.针对具体的声乐作品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想象:一是声音形象的想象;二是语言形象的想象;三是人物形象的想象;四是环境形象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与沙特特殊关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准联盟外交,这类外交具有合作载体的非正式性、解决任务的选择性、合作手段的灵活性和战略指向的模糊性等特点.美沙准联盟外交的形成具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单元内部层面三重原因,双方的安全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意识强化了准联盟外交."9·11"事件后,美国在海湾地区由依靠沙特转向依靠海合会其他成员,其准联盟外交战略呈现多元化趋势;沙特则积极利用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来平衡美国的影响力.美沙各自外交战略的调整使美沙准联盟暗藏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