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博 《山东社会科学》2007,34(4):112-115
欧盟把民主和尊重人权作为其对外发展政策的一部分,并且坚持在其与第三国签署的所有协定中加入人权条款。《洛美协定》和后来取而代之的《科托努协定》是欧盟处理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与人权关系的重要模式。这两个协定表明:人权已成为欧盟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优先考虑的问题,人权条款已经成为欧盟对外协定的必要条件。欧盟以人权为导向,以贸易与发展为中心,以援助与制裁为后盾,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权力政治”的人权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对欧盟的对外贸易与发展援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12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以500票支持、137票反对和40票弃权的结果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但欧盟宪法条约还要获得所有欧盟成员国的批准才正式生效,而这一过程仍存在诸多变数.本文并不打算分析欧盟宪法通过的具体过程,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透视该宪法条约通过背后的真正动因上.为理解欧盟宪法化进程背后的偶然性机制,本文评估了主要的宪法转型理论的贡献.文章中心不在于欧盟宪法的特别细节,而在于提供一个思考宪法化政治起源的知识框架.笔者认为,当前的欧盟宪法化进程既非政客奉献于增进欧洲的事业与团结所致,也非成员国对民主、权力分享、社会正义或普遍人权等进步议程的承诺所使.换言之,欧盟宪法化改革背后的主要动力,是霸权但面临威胁的政治权力拥有者与官僚精英、经济精英和司法精英一起分享一致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全球处于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欧盟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户出台了一系列能源政策、法规.去年欧盟又公布了新的能源效率指令(2012/27/EU),欧盟这些政策、法律、指令在一定程度解决能源危机的同时也对他国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技术贸易壁垒,对中欧贸易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面对能源时代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新发展,中国应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及欧盟能源政策、法规和技术贸易壁垒的有关问题,积极寻找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分析2010年全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之下,中欧农产品贸易额依旧保持较快增长,当下在欧盟各成员国中,德国、法国、荷兰、“欧猪五国”都是中国不容忽视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因为中欧农业投入的要素不同导致双方农产品供给的不同,人口数量的不同导致中国对欧盟的农产品需求强度大于欧盟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强度,所以未来中欧农产品贸易的顺差将会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欧盟的大规模扩张无疑会使中欧贸易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会给中国企业开拓欧盟市场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欧盟东扩将给中国企业提供一个更广阔、更统一、更稳定的市场;另一方面,欧盟东扩又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对欧出口.因此,中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欧盟东扩,以在欧盟东扩进程中尽可能将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并获得相应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入世给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在带来契机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挑战,中国应该通过利用WTO规则、细化欧盟内部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来促进中欧商品贸易,同时应该考虑欧元已经启动的因素,重点运用贸易、投资复合战略,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大发展,争取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1995-2006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存量对中国出口促进大,而FDI流量对中国进口促进作用明显.同时发现,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存量增加对中国对欧贸易顺差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法国是欧盟主要核心国之一。法国对华政策对中欧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奥朗德上台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政治领域使中欧意识形态的冲突显性化;在经贸领域,一方面将使中欧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将使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尖锐化。奥朗德上台之所以对中欧关系具有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法国对华政策对欧盟对华政策具有影响力;法国的政治倾向对于其它欧盟成员国具有示范作用;法国的经济利益诉求在欧盟中具有代表性。中国有必要加强与奥朗德的沟通,重视同法国的经济合作,从欧盟成员国层面促进中欧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权是欧盟的核心价值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权导向"成为欧盟对外关系一个显著的发展趋势.出于自身利益需要,欧盟在第四个<洛美协定>中,将人权条款系统性引入其对外援助政策.欧盟对外援助之人权条款在非洲的实施,因欧盟奉行"双重标准"的做法损害了人权条款的一致性和公正性,但客观上对非洲国家人权发展与民主化进程,以及非洲和平与稳定起到了外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涵.但是由于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词典中没有人权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应对国际反华势力的进攻,我们才开始认真研究人权问题.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款项,这是中国全面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是把争取人权实现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基础上取得的政治文明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