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利用中国1998-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均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该负向影响会逐渐减少,最终变为正向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样本区间内,由于老年抚养系数是增加的,所以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是现阶段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样本区间内,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可以解释居民消费率下降幅度的16.3%.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中国1995-2011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了影响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的因素,及各因素对该比例的贡献。本文分析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人均GDP、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老年人口比例。结果发现: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卫生费用占GDP的比例对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我们研究何为合理目标并提出,2015年政府卫生支出需达到21492亿元才能达到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降到30%以下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上海市作为一个典型,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上海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额的影响,重点分析影响居民储蓄额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对实际居民人均储蓄额有显著正向影响,上海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实际居民人均储蓄额也有正向影响。为了缓解储蓄额不断升高的现象,应当加强消费引导,刺激居民消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提高创新效率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能通过促进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对创新效率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间的中介变量;不但本区域数字化能显著促进本区域的创新产出增长,而且本区域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周边区域的创新产出增长;当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占比较高时,会增强数字经济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增长都会促使相邻地区专利申请授权数快速增长;在全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会逐渐下降。因此,要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促进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发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通过扩大农村消费来拉动内需的调控政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1993~2007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农村少儿抚养比下降与老人抚养比上升都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升.因此,要解决农村消费市场低迷的问题,必须在统筹安排农民子女就业的同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消费类型发生明显改变时,对二者的结构性变化的分析表明:在收入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方面,基本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明显大于非基本收入来源。在收入结构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方面,工资性收入对衣着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经营收入主要影响了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等生活消费的支出;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具有较强影响;而转移性收入则主要影响了家庭设备及其服务和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集了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AIDS模型对我国城镇七个收入层级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不同收入层级家庭消费结构分别依次从生存型向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及最富裕型有序演进.收入水平、消费支出、价格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原因.2011年各个收入等级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随价格波动相对比较稳定;衣着类消费比较容易受价格影响;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对价格变化却不敏感;随着人们收入等级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用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呈跳跃式增长,而且受价格影响较大;收入水平对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教育投入和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消费;居住价格对居住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结合城镇不同收入层级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应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转型,调整制造业结构,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与舍曼·富兰德的健康生产模型相似,1990~2005年的相关数据证明,影响中国农村居民健康的因素除政府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支出外,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年均死亡率、年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初中升学率、年人均收入、年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和城镇化率、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年人均居住面积等.因此中国政府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改善,除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外,应进一步优化农民的健康投入结构,健康生产理念逐步从"医学时代"向"后医学时代"转变,大力拓展农民的增收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1978—2010年数据,基于Solow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回归,求出经济达到稳态时的黄金律人均消费水平。然后将城市和农村居民实际年人均消费支出与黄金律人均消费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城市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基本达到了黄金律消费水平,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始终低于黄金律消费水平。文章认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不足是我国居民总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城乡收入增长和消费支出的差异,主张加快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职业转换。  相似文献   

10.
财政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对于合理分配财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财政收支视角下,运用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等指标剖析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进而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工资性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对财政收支在初次和再次收入分配过程中的调节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财政结构存在间接税占比过重、公共支出不足、转移支付的效率难以保障等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强化直接税在税收体系中的作用;加强间接税税后商品的流向监测;缩小地区及城乡间教育资源分配差距;通过税收制度改革推动居民高质量就业;做好财政政策顶层设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价变动的背景,需要对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进行指数化动态调整.为提高相关调整指数的科学性,则需分析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支出,受物价变化影响的程度.回归分析表明,对于各收入层级的城镇居民,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基础测算的纳税人“费用扣除需求”,均受到“物价水平”和“赡养人口数量”的影响.但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受物价因素影响的程度将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投入鸿沟系数是教育投入最高的10省市人均教育投入与教育投入最低的10省市人均教育投入之比.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2年期间,我国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在缓慢拉大.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度,经济欠发达地区GDP对教育投入的弹性系数较大,总体上超过了经济发达地区.从各省市经济发展差距轻微拉大的趋势看,中西部地区正在采取措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地区教育投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在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中,矿产资源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日益显著.随着铁和铝人均消费水平、消费价格以及产量的增加,我国人均GDP、工业品价格和GDP均同步增长.其中,人均矿产资源消费水平的提升对我国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明显,铁和铝人均消费指数每增长一个单位,人均GDP分别增加2.3510个单位和1.3126个单位;而消费价格和产量的增长对经济也是有积极影响的.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政府公共性财政支出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支出过程体现出来。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 ,政府有明显的公共投资扩张偏好 ,对社会性支出扩大相对忽视。人均GDP水平与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抚恤的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和农村发展支出等呈负相关关系 ,与社会性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卫生支出、公检法司支出等则呈正相关关系。各项政府公共性支出都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但是农村人口比重对政府社会性公共支出缺乏解释力 ,政府支出中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目前"二孩"政策的放开,城市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是否会对居民文化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基于人口流动和人际沟通形成的社会网络资本是否会促进居民的文化消费?基于此,本文通过省际动态面板GMM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证实了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文化消费呈倒"U"型关系,"二孩"政策有利于城市家庭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但有临界点;二是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文化消费呈负相关,即未来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不利于文化消费的增长;三是手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基于此,从推动城市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利用"互联网+文化"的技术优势、不同人口的消费偏好差异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险和控制医疗费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过快,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从1985年到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增长率为9.7%,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8%,同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7.8%。因此,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成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  一、医疗费用增长的内在机制  1.医疗供给决定需求。医疗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使供给者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医师诊断正确与否以及治疗的质量的高低都不是一般需求者…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医疗支出城乡差异凸显的背景下,中国医疗费用增长部分源于合理的健康需求。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1991—2011年的八轮数据,构造出生组跟踪样本,分别考察城乡居民医疗支出的年龄效应,估算城乡老年医疗需求导致的费用上涨,可以发现:城市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随年龄显著增加,但农村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而忽略出生组效应,会低估城乡老年医疗支出的差距。城乡老年医疗支出差距缩小,将导致医疗费用在2010—2030年年均实际增长约5.2%。在控制医疗总费用上涨的同时,医疗保险制度需根据老年医疗需求,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生活情况的分析研究.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家庭生活方式分析,城市居民货币收入分析.城市居民消费动向分析是分析城市居民生活情况的三个主要方面.城市居民的消费动向,即消费规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共同制约.收入消费系数分析就是在对消费动向研究的基础上把工作再引向一个深层次的研究,借以揭示城市居民收入消费中一些比例关系和相关关系.收入消费系数分析方法有几种,如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收入弹性系数、边际消费倾向系数等.本文拟利用1994年度兰州市300户城市居民家庭调查资料作一恩格尔系数、收入弹性系数和边际消费倾向系数分析.一、恩格尔系数分析食品在生活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为了生存,先要“吃”,只有吃饱了,才有可能去工作和学习.收入少时,吃的差些,食品消费比重值大;收入多时,吃的好些,食品消费比重值小.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来越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1.城市居民食品支出所占比重1984年至1994年兰州市城市居民月人均消费食品金额有以下数据(元):28.80,30.74,35.69,39.52,49.41,57,80,58.64,68.23,73.70,85.98,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工资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人均教育文娱消费支出和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两大人力资本投资因素对其年均纯收入的影响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其收入长效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为促进中部地区农民增长,应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民人力资本的资助力度,并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20.
孙涛  李志鸿  王硕 《东岳论丛》2024,(3):141-151+192
通过构建三期代际交叠模型,使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年、2019年微观家庭数据,深入探讨人口流动情况和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的理论机制,并对二者影响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人口的流动性特征会降低其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2)家庭老年抚养负担越重,对个体参保需求形成的挤占效应越明显,导致个体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降低。相反,若家庭面临的少儿抚养压力较大,个体可能会为了减轻子女未来的养老负担而提高自身的参保意愿。(3)人口的流动性特征和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养老保险满意度和异地赡养负担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