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规划及空间选址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曙晓  田小平  冯华 《河北学刊》2012,32(5):119-122
当前保障性住房多采用独立集中的建设方式,且大多选址在城市边缘区域,导致中国城市出现居住空间分异,产生严重的社会隔离。文章针对此进行分析,就今后的保障性住房规划及选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居住过滤是指由人们的迁居带来的特定住区内部,以及不同住区之间的居民更替现象。随着单位制的消解以及住房市场化改革,我国城市社区的居住过滤经历了从住区内部过滤向住区之间的过滤,城市居住空间形态也因此从单位区隔向基于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的空间分异转变,而城市管理也随之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从分异隔离走向和谐交往--城市社会交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露光 《学术界》2005,(3):106-114
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隔离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居住空间分异是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分布状态.分布在城市不同空间区位上的不同社会阶层间如果缺乏交往,就会形成社会隔离.社会隔离反映不同人群在社会分层网上的位置,社会隔离形成"群沟".当代中国城市贫富群沟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缓解隔离,弥合"群沟"需要扩大社会交往.政府、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社会学家应从不同角度研究城市社会交往,寻找扩大交往、解决分异和隔离的有效方法,致力建设和谐完善的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不断演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明显,其动力机制也更加复杂.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大背景,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并由此提出今后构建和谐的城市居住空间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空间分异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从空间分异的原因出发,社会学者反思了城市空间的社会属性,即空间的隔离与社会的距离相符;空间分异不仅反映了现有的族际关系,也会导致相应的社会后果。在社会学者看来,城市的空间规划包含一定的社会政治意义:一方面,城市的"空间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族际关系;另一方面,族际交往的空间障碍可以通过政府的介入予以调节。在西方国家,城市空间的重构主要体现在住宅规划和住房政策的制定上。这些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也为中国调控空间分异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住房政策与社会融合——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认识到市场机制所造成的居住分异对社会和谐极为不利,很多国家都将促进社会融合作为住房政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同标,并且逐步通过混合居住策略来抑制居住分异和社会隔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中国当前的住房政策尚未将促进社会融合作为目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阶层的居住分异、空间区隔和社会隔离.有鉴于此,中国应尽快借鉴并实施切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混合居住"模式,使不同阶层之间实现功能互补、互惠共生,以此提升城市社会发展的和谐度.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背景下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居民阶层分化的重要表现。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体现了各阶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其形成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人际互动的空间障碍,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城市空间的混合居住,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住房商品化与中国城市阶层空间分布的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同质聚居”是社会分异的自然结果。但是在福利分房的制度下,住房与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地压制了。住房商品化赋予了人们择居的自由,从而引发了中国城市各阶层在空间上的聚集。城市阶层在空间上的聚集适应了城市居民空间分异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因空间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社会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京市目前的居住区位、居住环境、居住格局、居住质量等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翔实的透视与分析后,发现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正在形成,而经济因素成为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首要因素,由此导致了城市不同收入阶层区域化分布现象.同时可以看出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的动因是在多方面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通过对杭州市商品住宅面积、类型和价格分异的讨论,勾勒出目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透过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动力机制,以便提供一些居住融合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建构空间,空间诠释社会。快速城市化过程客观上加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空间分化,而不同阶层的人由于受到不同的结构性条件的制约,主动选择了“屋以类聚”的居住方式。这种居住方式决定了不同阶层之间交往方式的不同,导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交往趋于隔离化、淡漠化,人际关系满意度下降。但实证资料表明,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的分化并没有降低人际关系满意度,在以亲缘为中心的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满意度依然很高。且人际关系满意度不受社区类型的影响,仅与社会经济地位、闲暇方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法定要求、住房市场化和义务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三者结合,衍生出为社会所诟病的学区房现象,对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等多个方面产生冲击。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机制。在义务教育场域内,学生群体的“家庭资本”会转化为“学校资本”,并通过“生源—学校资本—升学绩效”的内生正反馈机制引发教育不均衡的自我增强效应。对学区房市场出清机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义务教育空间配置不均衡与居住分异会相互加速,共同推高教育结果不公平和社会阶层分化水平。若不能实现生源均衡,仅靠投入均衡,将无法实现教育产出均衡,更无法打破教育不均衡与居住分化的互动增强机制。我国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最新政策尝试从打破生源与升学率的正反馈机制入手来提高生源的均衡化水平,对促进教育均衡和居住融合的共同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对农民工身份认同关注较多,但对于居住空间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空间角度入手,探讨居住空间和社会距离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住房产权有利于增加农民工对"本地人"即城市居民这一身份的认同。居住的区位越靠近市区,越有利于农民工对本地人身份的认同。与农民工聚居形式相比,居住在以本地人为主的混合社区更有利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社会距离会降低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同时社会距离在居住空间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文章据此提出,我们要保障农民工拥有自己的住房,减少居住区位带来的机会差异以及尽量实行分散居住,同时要不断缩小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从而促进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隔离的实质是社会阶层分化在居住空间上的反映。从根本上讲,市场经济的强势"嵌入"是阶层型社区产生和居住隔离复苏的根源;住房政策和制度催生了城市社区的阶层化发展;城市土地供应制度的转变对居住隔离产生助推作用;城市社会空间的隔离也是人们自我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展开的场域,体现和内在于社会关系,同时,空间场域的变迁又型塑着社会关系。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产生了诸如城市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公共空间不尽人意、城市外来工居住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以及千城一面、生态危机等问题。构建公正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落实人本城市化理念,构建功能性宜居和伦理性乐居双重彰显的正义空间;扩大城市公共空间,拉近公共空间与市民的生活距离;朝着逐步消除城市空间不公正方向努力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市社会,住房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单位制度与住房制度产生交互作用,导致住房产权的获得既有单位因素,又有市场因素.住房产权的获得方式不但影响到家庭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通过居住隔离、子女教育和就业分化产生系列衍生效应,导致阶层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7.
国外城市居住空间的生态学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娟 《兰州学刊》2011,(11):80-84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之一。古典人类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城市居住空间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三大经典模型。现代生态学认为社会是个生态系统复合体,文化赋予空间特质。社会生态学认为前两者割裂了生态与社会的关系,应从整体性和最根本的社会制度去研究城市居住空间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体制下南京城市居住空间变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对城市居住空间变化的一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推动空间变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康琪雪 《兰州学刊》2014,(11):88-93
不同收入阶层的城市空间分布构成了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在住房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居住空间结构遵循住房竞价模型的规律。居民是社会人,在选择居住区位时根据区位的社会特性来进行,包括空间符号、社会交往特性、公共物品的消费偏好等。当居民的区位选择自由度高时形成不同的公共物品消费偏好聚落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聚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呈现"共生"的特点。当房价过高或城市空间资源过于集中时,导致居民区位选择自由度受到限制,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居住空间出现"分异",还会导致居住地到包括就业中心在内的居民主要活动场所的"空间失配"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出现的传统空间形态迅速消亡及地域特征日益趋同的问题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建筑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影响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城市设计和提高城市社会人的文化素养两方面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