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语标记是语法化和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话语标记"你想"中"想"的虚化历程与其他感官动词同中有异,"你想"也具有复杂的虚化机制。"你想"的主要语用功能是求同与提示,同时在语篇中为听话人提供语境支持,凸显其后的短语或从句。  相似文献   

2.
动词、形容词后加上"掉"记作"V掉",随着"V掉"这一句式使用频率增长,"掉"的意义有了虚实之分。文章对"掉"的研究从语义入手、结合句法结构、语用表达,分析其语义虚化,进而论证"掉"的虚化意义为"消失义"、"完成义"和"实现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到方言的影响,现代汉语的"有"已产生完成体用法,但在石毓智《汉语的领有动词和完成体的表达》中提及的四种语法格式中仍不是完成体用法。"有"作为完成体肯定标记应满足以下条件:一,位于实义动词前;二,不依附其他语法形式;三,意义完全虚化。应审慎对待处于语法化过程中的"有"。  相似文献   

4.
由第二人称代词"你"和实义动词"说"组成的"你说"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用法。"你说"由表示行为的意义演变出表示认知和篇章的语义,作为话语标记的"你说"具有强调和突出所述命题、确认前述命题、表明发话者的主观态度和引发新话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汉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第一人称和内隐动词共现"结构出发,探讨"我想"和"I think"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情况。文章认为,这一结构经历了从"思考义"到"认知义",再到"话语义"的语义阶段。在整个语法化过程中,"我想"和"I think"经历了句法再分析,由"我+想+NP+VP"逐渐演变为"我想+NP+VP"作为话语标记的常规构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内隐动词"想"/"think"的影响发生语义演变。  相似文献   

6.
由副词"这么"和动词"说"构成的"这么说",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且用法特殊。它由表示"言说义"演变为表示"认为义",并进一步演变为话语标记词。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么说"在语篇中具有衔接、接续和确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我就说"结构具有言说义、认知义和篇章义。其中,"我就说"的篇章义起到话语标记的作用。"我就说"作为话语标记具有两方面的语用功能,即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语篇功能表现为形式上组织话轮、内容上衔接话题;人际功能则通过它在礼貌型语境和非礼貌型语境中的作用得到体现。话语标记"我就说"与类似结构"我说"在话语标记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功能方面,包括态度和语气、功能实现条件以及使用频率,因而"我就说"有理由也有必要看成是不同于"我说"的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方言里,"挨"作为被动介词的用法大量存在.对于"挨"表被动的来源,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来自于"挨"的主动义,另一种则认为来自于"挨"的遭受义.我们认为"挨"也属于"给予"义动词,"挨"的虚化遵守"给予"义动词虚化的一般规律,表被动的介词"挨"来源于动词"挨"的"接触"义,而非"遭到不幸"义.同时,"挨"虚化为被动标记可以找到类型学上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副词"白"的用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白1",表示"徒然无效地"、"不付代价、无偿地",位于动词短语肯定式前,否定动作行为的"有效性"或"有偿性",兼具预设否定功能和情态化表述功能。第二类是"白2",由"白1"的语义虚化而来。修饰动词短语否定式时,表达抱怨、不满、失望等消极情绪,可译为"总、就是、偏偏;"修饰动词短语肯定式时,既能表"只不过、仅仅"等限制义,也能传达说话者轻松随意的语气,表"随便、稍微"等。此时的"白2"意义更加虚化,否定意义丢失,其功能向单一的情态化表述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里"多亏"有动词与副词两种用法,它最初是一个动词,后来部分动词开始虚化为副词。从语义类型来看,副词性的"多亏"属于原因标记,常常与结果标记"所以"等搭配使用,联结因果复句。"多亏"的语义韵表现出强烈的倾向性,倾向于积极的语义韵。  相似文献   

11.
汉语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汉语中“怕”“看”“别”都分别由害怕义动词、观看义动词、禁止义否定副词发展出了表示担心一认识情态的标记词用法。其语法化过程分别是:怕:害怕→担心→担心→认识情态→认识情态;看:观看→提醒注意、警告告诚→担心→认识情态;别:禁止劝阻、警告告诫→担心→认识情态→认识情态。这些语法化途径都可以找到跨语言材料的验证,因而具有类型学的意义。另外,在实词虚化的过程中,都伴随从非元语用法到元语用法的转变,经过了从具有语法主语到具有言者主语、从命题功能到言谈功能的变化,说明这种语法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主观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使令动词“使”常出现在兼语式中,兼语式中“使”的意义主要有三种:命令义、致使义、容许义。这三种意义形成一个意义逐渐虚化、动作义不断减弱的序列,这种语义变化与其处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密切相关。假设连词“使”是表“容许”义的动词“使”的进一步虚化,它的假设义来自于语境。  相似文献   

13.
话语标记“■■■”是由动词性短语虚化而来的,它与动词性短语“■■■”形式一样,但前者经过功能转变和意义变化后,带有随意性。功能上,转变为话语标记的“■■■”主要起强调先行成分或先行句子的作用;句法上,“■■■”只能位于句中、句尾,而不能位于句首,这是由其功能所决定的。“■■■”与终结词尾表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由其表面形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壮语中有一些从属于动词短语的语法标记,它们中的许多皆来自于动词且失掉了词汇意义,而虚化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体"的标记。文章对这些语法标记进行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话语标记“□□□”是由动词性短语虚化而来的,它与动词性短语“□□□”形式一样,但前者经过功能转变和意义变化后,带有随意性.功能上,转变为话语标记的“□□□”主要起强调先行成分或先行句子的作用;句法上,“□□□”只能位于句中、句尾,而不能位于句首,这是由其功能所决定的.“□□□”与终结词尾表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由其表面形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你+感观动词"格式的话语标记语在语言中并不少见、这类格式在去范畴化的过程中已经语法化为一个语用标记。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这类格式也是一个修辞标记,具有特殊的修辞意图,即试图在语篇中建立起一个表"事实-确证"的立体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17.
“羾得N”和“在N”同为湖南湘潭方言中的体标记。其中“羾”与“在”都能作动词、介词,前者强调动态义,只能接处所宾语,不能接时间宾语,后者则可接处所或时间宾语。比较“羾得N”和“在N”,前者在句法配置上只能位于动词性结构之前,语义上只表进行义,语用功能上多用于随意场合,虚化程度较低;后者则可以位于动词性结构之前或之后,可表进行义或持续义,语用场合不限,虚化程度比前者稍高。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一些方言中存在一类表达条件假设意义的"再"字构式,如由连词"再"引导的条件假设小句以及"再不"、"再说"等习语性话语标记。这类"再"字构式获得条件假设意义的原因,与其所描述的事件的有界性和关联性密切相关。这类"再"字构式获得条件假设意义之后,又历经漂白的机制,可以概括为"动词短语→情态标记→话题标记"的...  相似文献   

19.
湖南汨罗湘语“干”可充当完成体标记,表示动作消极性完成,后带多量时间成分,协同表达完成及消极义。“干”由消失义过程动词经动相补语阶段虚化而来,其消极义由动词本身的消极结果义滞留所致。“干”的语法化路径与东南部方言消极性完成体相同,它们的演变具有规律性,可为其他方言同类语法成分的来源探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商周时期的"于"通常作连动结构的后项,同时也可用于非"去到"义的动词之后,这意味着"于"逐渐虚化为表行为方所的标志,由动词转化为介词。"于"除了可介引具体地点的名词,还可介引表抽象事物的名词或形容词。正是由于所涉及的参与者角色的更换,使得具有典型运动特征的语义场中相关联的、有限的几个题元角色关系可以向其它更多的语义场转移。谓语动词的改变,是"于"语法意义变化的主要动因,此外上下文语境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