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与开发(R&D)活动是指探索和完善知识和技术、或探索知识和技术的新应用,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主要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及其成果应用。R&D活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等学校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根据科技统计中R&D部分指标,就我国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高校校办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现科技创新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科技发展政策的前提是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本文基于门槛回归模型,以R&D强度和R&D经费中企业经费所占比例作为门槛变量,对我国1985-2013年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产出机制发生了转变,它们之间存在着两个门槛,R&D强度的门槛值分别为0.661%和1.325%,R&D经费中企业经费所占比例的门槛值分别为29%和67%。两个门槛变量回归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在不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控制变量的前提下,我国专利产出的增长都经历了从以R&D人员增长为主要影响因素到以R&D资本增长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转变过程。在这个机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非线性模型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门槛回归模型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建立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与信息的创新、扩散和应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知识和信息发展的主要源泉的科技人力资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完善和加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与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浙江私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私营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这同时给前进中的浙江私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扩张机遇,分析浙江私营经济技术创新的模式特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培植富有活力的私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实现浙江“科技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浙江私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发展至今,出现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以及市场和技术综合动力型。技术推动论描述的创新过程其源头是科学研究,然…  相似文献   

5.
文章引入创新环境和开放程度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区域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文章运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西藏除外)2012年的区域创新的相关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与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提高是显著正相关;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对外开发程度与科技创新产出具有正相关关系;同时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显著,但是东中西部呈现出不均衡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教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而建立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高校科技人员科技绩效评价体系,将起到鼓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工作效率和竞争意识的积极作用。本文根据科技活动的过程,针对高校教师科技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科技绩效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和确定权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所谓科技创新即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在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一种新产品的设想开始,经过研究、开发、生产直至到市场推广应用过程系列活动的总和.可以这样认为,科技创新理论是一种科学技术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这是有别于许多传统经济学家和科技专家的学术观点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开发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缓解了“瓶颈”产业的制约,促进了出口创汇,这一点“科技创新”是功不可抹的!  相似文献   

8.
科技政策体系建设,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保证.截至2012年,浙江省级科技创新政策文件达到51项,一些政策与国内部分省市区相比,具有前瞻性、开放性、领先性.然而,其在创办科技型企业“自主首付”,引才工作力度,职务发明成果所得收益等方面的规定有待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科技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慧超 《统计与决策》2007,(17):124-126
一、区域创新与科技中介组织的内在联系(一)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区域创新体系是自1987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一个新的创新体系。它的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0.
丁亮  朱丽 《四川省情》2024,(1):59-60
<正>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成都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三大核心能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科技助农,成效显科技创新载体优势明显近年来,成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基础研究能力、技术应用水平,创新载体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李金华 《统计研究》2018,35(2):85-98
科技活动、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CSSTAA),对国家科技活动状况和成果进行测度分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理论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弗拉斯卡蒂手册2015》(FM2015)。本文讨论了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设计了其账户和核算表谱系的一般式,提出要要在核算中加强分析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的设计,加强对创新活动的测度评价,要建立科技活动统计数据库,对接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界定的新能源产业范围,结合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工业企业为主的特点,分别对全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智能电网相关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和科技创新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增强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的方法,以及通过科技创新带领新能源产业走出低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创新发展的理论机制,并利用我国287个地级市制造业行业部门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服务化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具有显著的创新效应,提高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有利于增加创新资金和知识要素投入,进而推动城市创新。从城市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城市较中西部地区城市、一二线城市较三线及以下城市、高创新力城市较低创新力城市更能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的创新效应,省会中心城市的制造业服务化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溢出作用。从技术要素异质性来看,分销服务化、金融服务化和科技服务化是制造业服务化创新效应的主要作用来源,实质性创新更能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的创新效应。拓展研究发现,相较于增加投资、扩大出口和给予税收优惠的城市发展策略,提高劳动收入、促进外资进入和加大行业补贴更能强化制造业服务化的创新效应。本文对于制定因地、因城制宜的创新发展政策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运用省级区域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共生关系,且这种互动共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间呈现明显的次序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第十一个五年,是我区科技事业加速发展的五年.五年间,自治区政府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鼓励和支持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推广、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着力建设一批有较强实力的自主创新基地,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和完善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跨越,带动了经济跨越“)十一五”期间,我区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技术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客观权威的数据,建立了多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并作深入分析,最后给出提升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对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模式与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状况.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TFP年均增长率达到2.1%;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技术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有负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TFP增长与技术进步均存在绝对收敛.  相似文献   

18.
浙江科技强省与"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把宁波和嘉兴建设成为浙江省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本文基于自主创新能力评定标准和科技进步监测指标,对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界定标准进行了统计上的聚类与因子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提出确定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系统理论和技术创新流程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创新需求-创新构思-技术支撑-资源投入-研究开发-成果产出-效益实现"的七阶段过程体系,并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要素概念模型。根据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支撑能力、技术创新载体、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技术创新效益和技术创新管理等多维能力要素构成的协同系统。研究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检验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明显的科技创新带动强、产业波及范围广、绿色节能环保等特征。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要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加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推动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