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兰州大学唐景绅教授与我院谢玉杰教授合作点校的《杨一清集》近日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杨一清(1454—1530),字应宁,号邃庵,云南安宁人,后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是明代中叶著名政治家。杨一清历官50年,三次总制陕西三边,督理陕西马政,修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茶马贸易,取得明显效果。杨一清博学机智,文思敏智,留下的著述极为丰富,文稿多为奏疏。点校者参照多种刻本,历经多年努力,终于完成了《杨一清集》点校工作。编入本集的有:关中奏议、西征日录、制府杂录、吏部献纳稿、宸翰录、阁谕录、督府稿中的柬札类…  相似文献   

2.
尹件容(1903年—1563年),湖南邵阳(今邵东县)入,1925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电机工程系,曾先后任职于北京交通部电政司、中国建设银公司等部门。1949年4月去台湾,先后担任台湾“生管会”副主任、台湾经济部长等职,对台湾经济的恢复、发展、起飞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台湾经济发展之父”,被誉为“台湾的欧哈特”。这样一位自比郭嵩泰、具有典型“宝钻佬’性格的著名湖湘经济学家,大陆学术界对其不甚了解,研究者鲜见。本文仅对尹仲容的主要经济思想拟分四个时期进行初步介绍和探讨,以就教于海内外方家。一主持“生管…  相似文献   

3.
中国原驻英国大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顾问陈肇源先生于2005年6月8日在北京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7岁。陈大使1938年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1950年在八路军、解放军任职,曾担任川西军区组织部副部长。1950年起在外交部历任:西欧司专员、国际司副司长、第二亚洲司司长、驻瑞典大使馆参赞、印度大使馆参赞及临时代办,曾先后出任驻缅甸、西班牙、印度、英国大使。在此期间,他作为中国人民的和平使者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出席过保卫世界和平会议,访问过许多国家。陈大使是我协会创立时的元老之一,1991年担任副会长,1998年担任顾问,为…  相似文献   

4.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解放前曾被称作车(车里,今景洪)佛(佛海,今渤海)南(南峤,今勐遮)。清代是景龙金殿王国的所在地。我的父亲召存信,在西双版纳这块热土上,任了近40年的州长。父规召存信,1928年2月出生在景董(今思茅江城县境内,解放前属西双版纳统辖)的一个封建傣族土司家庭。他自幼接受汉族文化的熏陶,通晓傣、汉语言和文字,15岁便走上社会,受到车里宣尉使的赏识和重用(车里宣慰使又称“召片领”,是西双版纳傣族最大的封建镇主),在宣慰使司署中为宣慰使担任翻译,并处理一些外交行政事务。由放他为…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9,(2):38-40
冯从吾(1557—1627),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人称少墟先生,明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他立身刚直,性情耿介,先后任职礼部,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改任左副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  相似文献   

6.
彭而述     
彭丽述(1605-1665),字子,号禹峰。邓州市彭桥人。彭而述祖籍在江西省,临江府新喻县。其始祖彭资孔,字学圣,壮年时游历天下。行至邓州市西南余山山麓,见余山翠屏,茱萸河流锦,乐不思归,便定居下来。以姓氏取村名叫彭桥。生子名沂清,以农起家。彭资孔老年时,又返归新喻县。自彭沂清,传四辈而生彭桥彬,字斑均。彭桥彬是为彭丽述之父。后来被清廷诰赠为中宪大夫,按察司副使。1633年,(明朝崇帧癸酉年),彭丽述考中秀才。当时,有关西名儒,后来曾任陕西按察司副使之职的杨奇,知新野事。杨奇学识广博,惠政爱民。彭而述为继续…  相似文献   

7.
冯晓蔚 《中华魂》2014,(15):46-50
1901年12月3日,郭亮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铜官镇射山冲文家坝一个农民家庭。他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先后任过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区(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部长,省委代理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湘鄂赣特委书记等职,在湖南人民中享有很高声誉。毛泽东在延安谈起参加新民学会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史上的著名人物时,特别谈到郭亮,说郭亮是“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是我国北宋时代的一位大政治家、大学者,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在二十岁以前,曾跟随父亲王益宦游过今天的江西、江苏、广东、河南等省许多州县,对官场现状与风土民情有所了解,早具“矫世变俗之志”.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二十二岁登进士第,从这年直到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四十九岁时提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以前,他先后担任过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群牧判官、常州知州、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皇帝秘书)等职,在同僚中声誉卓著.仁宗嘉祐四年(1059),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万言书》)中提出了一整套革新政治、改革教育、开源理财的主张.熙宁元年(1068),神宗召见他,  相似文献   

9.
虎胆英雄     
抗战时期,吕梁山下有一位著名的抗日英雄叫徐正权。1942年,他担任平介县(今山西平遥、介休)游击队大队长,率领游击队员在日军占领区神出鬼没,机智勇敢地开展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10.
涂通今老将军15岁参加革命活动,18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被派往前苏联深造,获医学副博士学位。他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是我军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卫生勤务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涂通今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涂坊乡,祖辈务农,他从小就下地劳动,砍柴、放牛、牧羊。他参加革命以后,先后两次到过江西,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他紧张学习和战斗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北宋熙宁年间的察访使李国强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当时朝廷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议行新法。在整个变法过程中,朝廷频频造使,到各地督察新法的推行实施,按察各地官吏在推行新法过程中的失职和不法行为。其中有常平使者,体量、相度官,察访使,体量安抚使...  相似文献   

12.
年已92岁高龄的复旦大学顾问、著名史哲学家蔡尚思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并先后担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哲学顾问,上海市史学会副会长、孔子基金会副会长。朱熹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等职。他治学以古典文学为基础,以史哲结合为专业,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为重点,著述共20多部。步入耄耋之年之后,他依托康健的身体,仍不停地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中国礼教思想史》、《周易思想要论》二书,如今又应约赶写长篇自传和中国文化两大系统等专著。 我曾访问过蔡老,请他拨冗谈谈养生之道,他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13.
一法家政治家沈括 沈括(公元一○三一年——一○九五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法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从二十四岁起,先后作过地方小官。一○七○年起,在中央政府任要职,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一○七一年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一○七二年负责王安石农田水利法的重点项目汴河疏浚工程的调查规划;一○七三年察访两浙农用水利,促进两浙水利和围田工程的兴建;一○七五年察访河北西路,加强了边防军事设施,同年,兼判军器监,使军器质量显著提高,产量成十倍的增长。在此期间他曾任三司使,管理财政,坚持减免下户役钱;他还曾出使于辽,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一○七七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第二年)被贬至宣州(今安徽宜城)任知州。一○八○年,主持延州(今陕西西安)军事,屡立战功,后屡遭贬谪,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到澜州(今江苏镇江)梦溪隐居,直到六十五岁逝世。  相似文献   

14.
不变的本色     
王宗如———一位年过八旬的离休老人。王宗如同志是1937年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走进抗日革命队伍的。他曾在八路军一二○师司令部当机要员,1944年转到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当译电员。解放后,调入新华社山西分社,先后担任过分社党组成员、秘书(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分管机要、人事档案及行政后勤工作。我们在同王宗如几十年相处的日子里,深深感到,他真不愧为发扬新华社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楷模。去年,在山西分社举办的“纪念新华社建社70周年座谈会”上,我作为一名退休干部,在介绍分社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  相似文献   

15.
明代赣南著名理学家黄宏纲高岚黄宏纲,又作黄弘纲,字正之,江西于都县洛村(今属于都利村乡)人,人称洛村先生。生于明弘治王子(公元1492年),殁于明嘉靖辛酉(1561年),享年70岁。他与于都的何延仁及浙江的钱德洪、王,同时为明代著名理学家王守仁的四大...  相似文献   

16.
袁祁 《百姓生活》2013,(12):19-19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村人,是我国隋唐时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孙思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早年多病,立志学医,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孙思邈死后,人们将他晚年隐居过的陕西耀县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百姓都要举行庙会,纪念他为我国医学作出的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17.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贫寒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林则徐四岁就跟着父亲学习,七岁父亲就教他学写文章,直至十二岁考中秀才,才离开父亲到鳌峰书院就读。1804年中举人。1811年赴京参加会试、殿试,朝考成绩皆佳,赐进士出身。由于林则徐为人正直廉洁、办事认真,颇受皇帝青睐,他仕途畅达,步步高升,先后担任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湖南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  相似文献   

18.
姚秦川 《老友》2021,(4):7-7
陈垣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曾担任辅仁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等职。在他教过的学生当中,许多人后来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比如陈述、姚从吾、启功等。在这些学生当中,陈垣对启功的教导可以说最为用心。陈垣比启功大32岁,两人除了师生关系外。  相似文献   

19.
唐淮西节度使略论樊文礼淮西(又称彰义)节度使是唐代著名的藩镇,它从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建立,到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澈销,存在了六十二年的时间。在淮西镇的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李忠臣的“忠诚”和李希烈的“称帝”,以后又形成了吴氏的割据统治,直至...  相似文献   

20.
程文海(1249~1318),字钜夫,建昌(今江西南城)人,是元初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元朝先后担任过翰林集贤直学士、侍御史、肃政廉访使等职。他曾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过多项政治、经济改革的建议,对促进蒙古人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及元朝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他还针对当时货币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过一些货币改革的主张。他的货币理论,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