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上海市郊畜牧业过去长期来经济效果欠佳,不少社队都出现亏损,近两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才逐渐转亏为盈,开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海郊区的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饲养场共有25213个,已经建立各种形式责任制的有20477个,占效区饲养场总数的81.2%。目前实行的畜牧业生产责任制的形式基本上有三种。  相似文献   

2.
<正> 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积极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使干部群众进一步澄清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责任制的健全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建立和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管理上的大呼隆状况,有力地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推动了生产队自主权的落实,使主观主义瞎指挥得到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伊盟达拉特旗北靠黄河,南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全旗总面积八千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总人口二十六万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达拉特旗开始逐步建立生产责任制。到一九八○年底,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已遍及全旗一千四百三十六个生产队。其中: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总队数的百分之七十三点三;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的占百分之十六点七;定额管理、小段包工的占百分之五;口粮田包到户,其余土地集体经营的占百分之四。  相似文献   

4.
今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我们到宜春县、市十个公社调查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宜春县实行联产到劳和部分联产到劳责任制的有2428个生产队,占总队数55.7%。我们重点调查了三阳公社泉桥生产队、蔺坊大队、新田公社新陂生产队、柏木公社下洋生产队、温汤公社上榨生产队等五个队的联产到劳责任制。这五个队中,有实行联产到劳两年多的新陂队,也有去年实行联产到劳的蔺坊大队等队,在农业生产上,有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蔺坊大队,新陂队,也有生产力水平较低,原来吃粮靠返销的上榨队;有以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中,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迅速发展,最近中央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宣布:目前,全国农村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6.
一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农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管理体制过于集中,以及产品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建立了以大包干为主体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目前,全国已有98%的生产队建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大包干约90%。这种联产承包制的特点,将小型分散的家庭经济引入合作经济,建立有统有分的双层经营结构。  相似文献   

7.
据1981年9月初步统计,广西农村实行各种联产计酬责任制形式的生产队,已占到全自治区总队数的70.86%,实行定额记分的占20.49%,实行按时加评议的占4.67%,其他占3.98%。上述统计表明,各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已成为广西的主流,而且还在继续发展。广西农村目前实行的联产计酬责任制,除了一部分实行“小而全”的包干到户之外,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村绝大部分生产队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其中主要的有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它们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性。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责任承包和联产计酬,因此能够克服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病,纠正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因而受到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提高,河南农村形势发展很好。据统计,从1949年到1977年的28年中,全省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为4.7%,1978年到1980年三年内,年平均递增率为6%,1981年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又增6.9%。 近三年,并非是风调雨顺,灾害也不比以往少。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愈来愈快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生产责任制是起了主导的作用。事实表明,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农民内在活力的进发,创造了农村的大好形势。因此,认真研究各种形式责任制的变化趋势,切实掌握和解决农民的合理要求,因势利导,做好责任制的完善和提高工作,对于进一步发展农村大好形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如何划分与承包责任田,实质就是采取什么形式分配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使用权。石家庄地区从1979年大面积实行联产责任制,划分责任田的办法基本都是按劳力分任务,仅有个别的大队、生产队仿照口粮分配办法,实行人劳比例分任务,一般是人二劳八或人三劳七;1980年人劳比例的办法有所发展;1981年发展到43%,并出现了5%的队按人分;1982年有近30%的队按人头划分与承包责任田。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情况还会继续扩展。我认为这是责任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已经显示了它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成效。目前,在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上,正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所说的那样:“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我们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入总  相似文献   

12.
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以生产队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其初衷是建立一种统分结合的体制,旨在通过把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果和其收益联系起来的制度规定,调动农户增加生产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调整、强化集体经济的功能,并通过国家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农村因地制宜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计酬的责任制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是多种生产责任制形式中的两种。去年,许多社队的实践说明,这两种办法增产效果是很显著的。今年,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总队数的百分之四十一,其中包干到户的占百分之九十八。去年和今春的实践说明:  相似文献   

14.
甘肃农村90%的生产队先后实行了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已经带来并继续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是,它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完善和提高,也需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以明确指导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甘谷、武山两县的调查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 甘谷、武山两县山多川少,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水平低下,群众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为了改变贫穷面貌,随着政策的放宽,从1978年起,几次进行了生产责任制的变动,截止1981年底,99.9%的队都包干到户。1979年,两县按农业劳动力平均的农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在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中,在农村逐步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是“大包干”责任制。现全县三干七百一十个生产队,实行这种责任制的有三千○九十八个队,占百分之八十三点五。“大包干”办法的具体内容是:坚持队为基础,实行分组作业,土地、耕牛、农具所有权归队,固定到组管理使用;农业机械,集体茶、林场和队办工副业以及当家塘坝水利设施,由队统一经营和  相似文献   

16.
论农业生产责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经过实践的选择,生产责任制正在趋向多样化的定型化。一般来说,在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中间状态的社队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后进社队和边远山区实行包产、包干到户。现在,农村政策中这个重大问题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农业生产必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并不是说生产责任制一切都已就绪,还有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普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到目前为止,生产责任制正在趋向多样化、逐步定型的过程之中,有些理论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顾四年来农业生产责任制冲破重重阻力茁壮成长的全部历程,再一次生动地证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责任制是我国亿万农民群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项伟大创造。目前,全国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包产到户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已经成为农村各种形式责任制中的主要形式。但是,包产到户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倒退还是前进,在一些人的思想上还有疑虑。这里,谈一点我的看法。一、包产到户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包产到户责任制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三定一奖惩”制。这种形式的作法是,生产队把部分或全部农活包到劳、组,或包到户,实行定工、定产量、定开支,生产队给承包者记工分,按工分分配个人消费品,超产奖励实物,减产罚工分;第二种是“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的作法是,全部农活都包到户,不记工分,其分配方法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合作化初期和三年困难时期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多数是实行第一种形式。1980年后多数改为或者实行第二种形式,现在我们谈的“包产到户”,就是  相似文献   

20.
三 个 实 例 盐津县的广大农村,最近一、二年来,在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特别是实行了包干到户这种生产责任制之后,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有社队与国营单位的联合,有社队与社队之间的联合,有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联合,有城镇居民与社员之间的联合,还有几户社员联合起来承包社队的某项工副业,等等。但为数较多的则是社员与社员之间的联合。据粗略的统计,参加各种经济联合的农户有9,061户,约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9.9%。联合的形式也较多样化,有在某个生产环节或要素上的联合,也有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