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黑格尔的实践观表述了这样的思想;第一,使客体成为手段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第二,人的目的是无止境的,手段和工具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黑格尔的实践观包含着深刻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是在吸收黑格尔实践观的合理成分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法文化的库藏中有一笔丰厚的法哲学遗产——黑格尔的法律观.当我们学会从一种学说同另一种学说之间的联系中发现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时,自然会对黑格尔的法律观投注新的注意力,因为它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观的总汇;又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最直接的理论来源.黑格尔的法律观是人类关于法的认识网络上一个硕大的纽结.本文就此发表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的实践观提出了实践活动是劳动的思想,指出了实践具有中介性,阐述了实践的现实性等观点,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现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黑格尔的实践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如所周知,黑格尔的无限观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真无限和恶无限的学说中。黑格尔对这两类不同的无限性从数学上和哲学上都作了详尽的论述。而他大事援引数学无限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佐证其哲学无限概念的正确性。关于黑格尔的数学无限思想及意义,笔者已有专义讨论。(请参阅《外国哲学》第四辑,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黑格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现代的实践和科学认识的经验阐明了辩证法的矛盾学说的发展。他注意的中心是矛盾的结构,矛盾的作用,矛盾发展和矛盾解决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在唯物主义地改造黑格尔学说的基础上,对当时已达到的认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石。将实践这一重要范畴引入美学,并依此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最重要的还是看其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诞生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改造”和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扬弃”的中介环节,他对实践范畴含义的理解及阐释,也经历了一个从唯心到唯物再到辩证唯物的成熟发展过程。马克思既看到了费尔巴哈比黑格尔正确的地方:唯物主义的感性对象性原则;又看到了黑格尔比费尔巴哈的深刻和高明之处:人的对象性活动的作用,即人们通过意识和实践创造对象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劳动观和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唯物辩证科学实践观。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其他中产阶级哲学实践观的根本区别点应当明确: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直接现实性;其二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普遍性。进而可以总结其实践观至少具有如下具体规定:第一,实践是“革命的”活动;第二,实践是具有“批判意识”的活动;第三,实践是辩证的运动发展过程。基于以上论述认为,不能将存在论、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开拓者,对中国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全方位解读邵飘萍,不能仅局限于新闻宣传领域,还要关注他在建党前后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传播的贡献.邵飘萍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他形成社会主义观的思想基础;邵飘萍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他形成社会主义观的实践基础.邵飘萍梳理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流派,结合十月革命后苏俄三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观.邵飘萍早期社会主义观具有实践性、开拓性、深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观的总体上,费尔巴哈是直观的唯物主义者,而非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但费尔巴哈也有其实践观。费尔巴哈的实践观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合理的方面。这些合理的方面也不纯是偶然的思想闪光,就基本点来说,恰恰是其在哲学活动中深思熟虑的产物。在历史的联系中,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作为从黑格尔的实践观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介环节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称为实践哲学。他在《狱中札记》中详细阐述了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认为实践哲学并不单纯地停留在经济领域的斗争上,更重视上层建筑,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教育,是一种灌输和传播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的理论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新时期中国发展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所提出的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观,并对其作简要解析,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蕴含"以人为本"思想,对马克思实践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了理论上的比较,揭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中的体现以及当代运用与开展。  相似文献   

11.
赫伯特·马尔库塞对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观点持不同意见。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继承的不是列宁所说的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英国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学说,法国欧文、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而直接的、主要的来源是黑格尔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中,又主要是《精神现象学》的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个来源还是三个来源?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三个,马尔库塞关于马克思继承的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而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片面的,非马克思主义的,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说,理应否定  相似文献   

12.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马克思称他的自然观是运动、发展、活生生的自然观.恩格斯称他是古代幼稚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的第一个明白陈述者.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也曾对他作过很高评价,承认自己受他的影响.如黑格尔的哲学范畴推演中的“变”就是与赫拉克利特的哲学相对应的.赫拉克利特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逻各斯”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提出了著名的“逻各斯”学说.他的这一学说包藏着丰富的辩证法、辩证逻辑、认识论等思想,这是应该加以深入发展的.本文拟就其“逻各斯”学说中的辩证思想和辩证逻辑思想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实践这一范畴,虽不是黑格尔首次提出,但把它作为重要范畴引入哲学理论,并赋予认识论的深刻含义,却首推黑格尔的《逻辑学》。虽然,黑格尔实践观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然而他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揭示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猜测和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因此,研究黑格尔的实践观,对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实践"这个概念在历史上的遭遇,有点象"经验"一词.唯物主义者对实践作客观的解释,唯心主义者则作主观的解释.因此,如同有两种经验论一样,也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两种对立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不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曾使用过"实践"这个概念.如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就把"实践"看作是认识的一个环节.但在他那里,"实践"不过是意志或理念的行动,是其"实现善的价值的本能"活动,是理念"凭藉主观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到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是马克思引入人的本质的关键点和生长点,文章具体阐述了实践思想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思想中的发展以及他的关于“人的本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出场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脉络的重要体现,也是创新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参考.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从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矛盾观的解构,到恩格斯对唯物矛盾观的深化和发展,再到列宁对唯物矛盾观的明确和系统化,最后到毛泽东对矛盾学说的丰富和矛盾学说体系的建构,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不断向前发展.它的发展透视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是以实践为导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中国式解读的有层次、有结构的循序渐进过程,即在理论来源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吸收、借鉴,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解构实践中产生的错误思想;在理论建构上,以实践中的问题为视域,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在理论应用上,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以主客观相统一为线索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和作用.但在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的"劳动观"是一种仍然没有摆脱黑格尔哲学的"关于劳动的新时代的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评是错误的,其根源在于混淆了马克思劳动观和黑格尔劳动观之间的本质差别.通过详细辨析海氏误解马克思的根源,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马克思发动的哲学革命正蕴含在对黑格尔劳动对象化的批判和改造当中,它可以用"感性-对象性活动"这个概念得到概括的表达,从而正面回应了海德格尔的批评;二是通过辨析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可以看到在哲学的当代性上,马克思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之间既相通又有差异,二者都可以参与到现代社会的批判性建构中来.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逻辑学》则是黑格尔哲学的代表作,在“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⑤—第253页)人们对它的辩证法思想作了深入地挖掘,给予了充分地重视;然而对其中的认识论思想,却挖掘的还不深,重视的还不够.其实,在《逻辑学》这部语言晦涩、内容丰富、思想精深的理论巨著中,认识论特别是实践观思想,黑格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研究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逻辑学》一书中有关实践概念的论述作一肤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科学的哲学,探讨哲学的对象就是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可见,就其研究对象而言,二者是一致的。列宁在这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指出:“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是一门‘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接受并发展了黑格尔哲学中这一革命的方面,辩证唯物主义‘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以往的哲学只留下了‘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而辩证法,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同样也根据黑格尔的看法,其本身  相似文献   

20.
朱执信是国内最早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在1906年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中,他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和拉萨尔的活动,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与其他社会主义学说有着根本区别,抓住了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思想,比较客观地评价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论断。尽管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比较片面,介绍也不系统,但是,他的评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