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诗主理”具有高度的理性自觉和审美品格。苏轼异乎常人的政治、学术使命感,以道自任的人格理想和人文精神,表现在其诗歌创作上的主理意识也就分外鲜明,也形成了鲜明的“诗主理”的诗学理论:“有为而作”说、“言必中当世之过”说、“以奇趣为宗”说。而他在诗学理论规范下的创作自觉,使其“主理诗”的特征也愈发显著,这就形成了其“主理诗”区别于一般政治诗的理性美质,即写实品格、批判精神、议论英爽。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现代事故多得是,其中就有一次是飞机在空中爆炸,其原因却是一枚螺丝钉,这枚螺丝钉也就等于这架飞机的“蚁穴”了吧。  相似文献   

3.
论语言的“不足述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在简便、快捷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有其尴尬之时:语言并不一定能准确无误、详尽无遗地把人们所思所想都表达出来,即语言“不足述意”。对此,人们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和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意识到。孔子就曾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系辞上》)。西方哲学之...  相似文献   

4.
书呆子买柴     
从前,有个秀才上街买柴,看到一个卖柴人,就远远地呼唤:“荷薪者过来!”卖柴人不懂得什么是“荷薪”,只懂得“过来”二字,就担柴过来了。秀才问:“其价几何?”卖柴人只听明白了一个“价”字,猜是问价,就说了价钱。秀才听了价,看看柴,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人不知秀才唠叨了些什么,瞥了他一眼,担起柴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5.
许多书写新疆的作家只是新疆长途中的“漂者”,没有进入新疆文化的深处,也就没有抓住其内在的精髓。对于一批与新疆融为一体的“土著”作家其新疆占说的方式可以归纳出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郑蕾 《新天地》2011,(11):309-309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了,其改革成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我们老师的教学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由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堂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愉悦。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困难、困惑也应运而生,那么我呢就借此机会与大家谈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所思、所想、所得、所困。  相似文献   

7.
温肺荔枝益肝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青睐,它不仅是重要的滋补果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物。诗人白居易说它:“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又云:“剥之凝如水精,食之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名状也。”其果实生时肉色白,干时肉色红。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的记述,荔枝味甘、酸、温,无毒。其果肉具有补脾益肝,止咳,养心神,止烦渴,发痘疮的功效。其核善于疏肝理气而治疝痛,也用以治脾胃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新鲜果肉汁多味甘,能生津止喝。《食疗本草》载云:“益智、健气”。《玉楸药解》则…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23,(1):121-121
托尔斯泰曾说:“人的智慧越深奥,其表达想法的语言就越简单。”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学术论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而简洁了。这里,笔者分享三条经验:第一,删去冗余字词。完成初稿后,可以删除不影响语意的“的”“了”等虚词、助词。另外,要避免使用英语语法。如,“对于我们来说,这项任务实在是太简单了”可以简化为“这项任务很简单”。  相似文献   

9.
旁观自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者”和“身在此山中”呢?  相似文献   

10.
籍、藉二字,字形相近,读音、意义也有相同之处,故很容易混淆。籍,读jí。汉许慎《说文解字》:“籍,籍书也。从竹,声。”可见,籍原指用竹简编成的用来记载文书、档案的册子,即名册、户口册。《汉书·高帝纪》:“肖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现在的“户籍”就有这个意思。“党籍”、“国籍”、“籍贯”等便是从这个意义引申出来的。又引申为登记。后来也泛指书籍。“藉”,读jiè,指凭借。《韩非子·五蠹》:“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藉仁义。”藉,从草,本意指草垫子。屈原《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  相似文献   

11.
1945年,茅盾在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单行本初版后记中写道:“我得坦白自承:写到一半时,我已经完全明白,我是写失败了。失败在内容,也在形式。”(见《茅盾全集》四卷474页,以下引文未加注者均引于此书)。作为一个曾创作过《蚀》、《虹》和《子夜》,并在后期又写出《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优秀作品的伟大作家,何以在这里“写失败了”呢?在接受理论看来,作家从事写作,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阅读。而未能被读者接受的作品,其潜在功能及其文本价值就没有实现,作者的创作目的就没有达到,也就意味着作品的失败。我们不妨就…  相似文献   

12.
朱正 《社区》2009,(8):9-10
一个作者写书,要写什么样的书呢?顾炎武的说法是:“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见《日知录》卷十九“著书之难”条)接着,他举了实例:“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其实他自己的这部《日知录》,也就是他“以一生精力成之”的“后世不可无之书”。  相似文献   

13.
妙生活     
《人生与伴侣》2014,(2):56-56
高领毛衣:温暖的扮靓利器 一说到高领毛衣,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其保守、老土和拘谨的形象。不过,只要稍微回顾一下2013年秋冬的T台,就会发现,不管是“大牌”还是“小牌”。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拥有高领设计的毛衣和单品。除了T台,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也随处可见高领毛衣的时髦身影。从优雅名媛到可受萝莉,似乎每个时尚红人都对“高领”趋之若鹜。现在,我们也来学习一下如何将高领毛衣穿出时尚和风情,将其从“不够酷”的阴影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飞白”书体是一朵具有奇姿别趣的浪花。其主要艺*特征为,用笔卷曲飞动,点画丝丝在白,体态宛转运连,一似进巴职云。“飞白”可视为古代的美术主体,有着特殊的艺术出格及其审美价值。唐张怀q(书断)曰:“飞日的法于八分、穷国于小篆。”这就明确指出了“飞白”与篆隶的媳条血缘关系。张又引晋王德、王u云:“、白,变措制也…了·势既0丈,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日”。复引王世虔云:“飞白,八分之轻者。”宋刍伯恩在《东观分论·论飞白法)上写道:“取其去丝发处调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由…  相似文献   

15.
论清儒辨伪     
“辨伪”一词含义甚广,本文所言,仅指辨别伪书.辨伪是整理古籍必须做的一项工作.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书简产生很早.由于种种原因,古书中有真有伪,而且伪书也产生很早.清龚自珍《家塾策则说:“伪书不独后世有之也,战国时人,依托三皇五帝矣,或依托周初矣.”自战国起,伪书代代有生,至清不绝.有人作伪,就会有人辨伪,我国辨伪之事由来已久.它起于两汉,延于唐宋,元明不绝,以清为盛.西汉刘向《七略》中多有辨伪语.东汉王充写《论衡》目的之一,也在于辨伪,该书“对作篇”说:“《论衡》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辨其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审美情趣的变化,要求中国画这门传统的艺术也随着历史的进程演变。这里就有个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有待于探讨。继承与创新是没有矛盾的。但是如果对继承传统、学习传统的理解有偏差,就会产生矛盾。前人有过“师心”与“师迹”的说法,齐白石也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就要求我们理会和掌握传统的根本道理,取其精华.反之,若撇开传统,另起炉灶,就只能说明其无知且狂妄,最终将事倍而功半.从历史上看,中国画一直在变.就山水画为例来说,从隋代的展子虔的《游春图》;至唐代“大小李一变也,荆…  相似文献   

17.
汤岱 《百姓生活》2014,(1):74-74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提出过一个“八分原则”:饭吃八分饱,菜做八分咸,果蔬占八分,凡事求八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何裕民,最近提出了一个“二八健康黄金法则”。其核心内容是,就像黄金分割点0.618是个神奇的数字一样,在健康领域2:8也是一个神奇的比例。如果能遵循以下几种“二八健康黄金法则”,就能在很多疾病面前绕道而行。  相似文献   

18.
廖育群 《市民》2007,(5):28-29
我与中医的缘分,始于幼时的耳提面命。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医坛则云:“熟读汤头三百首,不会开方也会开。”所以五六岁时即开始就着唐诗背“汤头”,其后继之以《药性赋》、十二经脉、针灸腧穴,  相似文献   

19.
“意象”辨析辛刚果古今中外的理论家在使用”意象”一词时,其内涵有着较大的分歧.从国内学术界情况来看,影响较大的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把“意象”看成是“心中之象”,”构思中的形象”,郑板桥所谓“胸中之竹”是也.华中师大的孙子威在其主编的《文学理论》中就...  相似文献   

20.
论晏殊词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词有别。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①即词虽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上有逊于诗,但在抒写情致的深度上却有所开掘。由于“词为小道”、“词为艳科”的观念影响,词这种文学体裁受到的封建伦理方面的约束就少得多,因而在表现世俗人情的真、深方面就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朱乔尊云:“词虽小技……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②刘体仁云:“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③王拯云:“(词)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